天天看点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作者:这是愤世嫉俗的

记者:刘艳梅 编辑:杨欢

"关于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什么阶段,以及未来能否继续增长,还有很多问题。我个人的判断是,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几轮调整,未来五到七年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5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阳在2021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

目前,百年变化尚未叠加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出现了"双循环"战略。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

在姚洋看来,经过过去十年的调整,整个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长增长周期。经过我国经济几轮调整,陈旧企业、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已基本清除,这为下一轮经济复苏和长经济周期奠定了基础,下一波是新的技术长期周期的到来,一般持续10~20年。

也就是说,在本世纪前十年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将在未来十年迎来另一个黄金时期,成都等内陆城市有望在新的增长期获得领先优势。

以下是姚洋的演讲稿(删节,小标题由编辑添加),城市演进授权出版。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 图片:张健,Via 记者

<h2>"储蓄率太高,消费太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h2>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十年。

首先是再平衡。我们过去有过高储蓄率和低消费,这在过去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净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9%、10%的峰值,实际上已经比较低,所以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消费和资本形成。

我们所说的"中国经济失衡",主要是从2000年到2010年,消费份额下降得非常非常快,在十年内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直到2010年以后才恢复。我们现在所说的"双周期",指的是消费占比的增加,以至于实际上,我们在2010年开始进入"双周期",而且主要是国内周期。

查看资本形成或投资的总额。本世纪头十年,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在过去十年中,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再主要由投资驱动。

再看消费的变化,其实主要是家庭消费占GDP比重的变化,因为企业按照会计准则不消费,而政府消费占GDP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而如果你看一下家庭储蓄率的变化,从扣除新购房来看,家庭储蓄率波动很大20多年,1990年代居然下降,本世纪头十年非常高,然后开始下降,不到20%,没有那么高。

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由于消费不足,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放缓。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不符合经济原则。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增长,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储蓄转化为投资,二是技术进步。消费何时有效?只有当经济增长率没有达到潜在的增长率时,它才有效。因此,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下一步,我个人认为,重点不是进一步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是要回到原点思考如何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与储蓄率和消费的提高相对应,劳动收入占比增加,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可以看出,在国民收入构成中,政府收入占比相对稳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占比"上下"。随着劳动收入占比的增加,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和2009年后开始下降,并且在过去两年中略有徘徊,但总体上正在下降。经济增长不仅能看GDP数据,更要看普通人是否受益,家庭收入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

<h2>去工业化伴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转变</h2>

二是去工业化。

就就业构成而言,我们的工业化在本世纪头十年增长得非常非常快,二次就业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顶峰,然后下降。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事实上,经济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是"农业份额下降-服务业份额上升-工业份额先上升后下降",这是所有国家特别是成功经济体经历的过程,这不是坏事,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然而,必须指出,金融危机确实导致我国过早地去工业化。我们计算过,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应该持续到2017年和2018年,但实际上2010年会有一个转折点,这与金融危机有关。

相应地,人口红利正在消退。根据"总人口占劳动人口比重"的重要指标,2010年也是我国人口红利的高峰期,随后开始下滑。因此,工业化过程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高度相关。

这次人口普查大家聊得很多,我们也看到中国口正在大幅度调整,人口增长的大省基本上都是经济增速较大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我们过去的城镇化正在跨越式城市化,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这些人口大国省份,人口直接流向沿海地区,但现在这一过程基本停止,人流进入分步流动,即三四线人口向一二线流动, 农村人口向县和县三四级城市流动,因此引发了人口大战。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我们正在转变,过去主要依靠扩大规模,现在技术进步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科技投入增长非常快,据中国统计,到去年,研发投入达到2.4万亿元,占GDP的2.4%。

然而,这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其设定为2.5%,因此它比它差0.1个百分点。当然,国际统计数据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美国约占全球研发支出的29%,中国占23%,超过这四个国家的总和。

具体来看2019年的子数据,中国基础研究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仅占6%;相比之下,美国有很多基础研究,超过10%,这是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中国仍在追赶。

但是我们的研发是线上的,华为2019年的研发投入已经花费了1300亿元,在全球排名第五、第六位。而从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顶端来看,顶端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兴等,都是通信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我们还经历了去产能化、去杠杆化。值得注意的是,去产能主要针对华北地区,在淘汰落后产能、污染企业、北方地区产能过快,这反过来又导致北方去工业化比南方更有力量。

<h2>PPI的上升表明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h2>

这些措施出台后,我国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效率较低的企业在一轮又一轮淘汰,其余企业更有活力,技术力量雄厚,这也为下一轮经济复苏和长期经济周期奠定了基础。

对于下一波周期较长的新技术,增长潜力主要来自AI和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中国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首先,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这非常重要,因为一项技术必须出来让市场消化这个成本;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遥遥领先。我们的太阳能装机容量是全球的三分之一,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三的光伏组件。我们上一轮光伏爆炸造成了很多问题,但留下了很多容量,而这个容量已经升级了。现在,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基本与火电相同,3.5毛一次,更先进的企业甚至可以做1毛钱一次,远低于火电。风能也是中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太阳能如果能有更多技术突破,比如储能技术突破,就要实现"十四五"期间煤炭能耗降低10个百分点,或者有可能实现。

电动汽车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战略,似乎仍然更加成功。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30%至40%,而燃油车占10%。显然中国是电动汽车的领跑者,锂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70%,宁德时代从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家锂电池企业,非常了不起。电动汽车领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将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电动汽车领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将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中国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不仅仅是电池领域,比如我在山东看到的一家尿酸企业,他的企业效率可以比日本企业高出一倍,日本企业干脆"投降",没有办法跟他玩。

与此同时,今年的复苏相当令人鼓舞,第一季度增长了18.3%,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有人说,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会下降,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美国经济复苏肯定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它不是零和游戏,经济竞争永远是积极的游戏。我预测,今年15%到20%的出口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相比之下,投资复苏则严重分散。增长最快的投资部门仍然是房地产,这意味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前哨"部门仍然是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赶上了2019年的增长。此外,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在3月和4月恢复得相对较快。

复苏较慢的是消费、餐饮,与2019年相比负值,这个"五一"黄金周可以看出,游客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3%,但2019年的消费只有77%,差距非常大,为什么?主要是,我们的收入复苏相对缓慢,特别是在低收入部门,收入增长没有跟上步伐。预计下半年,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就业质量将进一步提高,消费将跟上步伐。

此外,今年PPI被大量讨论,很多人担心中国是否会进入滞胀。其实,从PPI传导到CPI最终不会推动中国整体物价上涨,其实看看2016年、2017年,都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当时,也是PPI商品价格飙升,但实际上CPI并没有涨得太大,为什么?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产能过剩过多,原材料价格会被这种过剩产能完全吸收,所以我们不必担心CPI会随之而来。

姚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黄金时期

在我看来,PPI的上升是一个好兆头,表明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我个人认为,未来五到七年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因为落后产能、落后产能已经清理干净,我们也应该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本文中的图表,除了"过去十年各地区人口的绝对变化"外,来自姚洋的现场演讲)

每日经济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