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1296年的3月26日,爱德华一世带领他的军队袭击了卡莱尔,当时驻守在卡莱尔的是罗伯特·布鲁斯。爱德华的侵略过不了多久就要来到了,这能够验证法国一苏格兰联盟的作用。

这个联盟在1296年6月份正式生效,并且在以下时刻达到了顶峰,即通过法夫郡的麦克道夫(MacDuff)和其他人上诉英格兰王室法庭、苏格兰国工拒绝出席审判庭或者移交出他曾经宣布被没收的三座城堡利城镇。首先是特威德河畔的贝里克郡(Berwick)被迅速攻占,这里边的很多市民被无辜杀害。

随后贝里克郡成立了英格兰人社团,其至爱德华一世竟然承认它的权力,这也是爱德华的高明之处。爱德华一世在苏格兰维护既得利益最好的选择就是与曾经那些非常坚决有力反抗他的政治团体的合作,这一合作保证了爱德华一世在苏格兰腹地的持续胜利。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苏格兰的军队在登凹(Dunbar)被击溃,并且爱德华开始全面深入整个苏格兰腹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强烈的反抗。约翰于除了顺从并没有其他的选择。爱德华表面上考虑答应约翰王的英格兰伯爵身份并以此作为他放弃苏格兰合法权利的问报。但是这个好处仅仅是形式上的最终还是被收回了。

约翰主作为一个可悲的牺牲品,最终脱去了公宝的服饰被带到了英格兰的监狱。爱德华也将命运之石运到了英格兰,在它之上像传统苏格兰国于一样加冕。据记载,有超过1500人宣誓表示对爱德华·-tt的效忠。无论他最初的意图是什么,苏格兰王国已经落入了爱德华的手中,苏格兰成为英格兰的一部分。

破坏苏格兰国内的平静

爱德华一世用武力的方式破坏了苏格兰国内的平静,也打破了英格兰与苏格兰和平相处的状态。约翰王的软弱以及此后的下场激发了民众的债怒,也激发了苏格兰民众抗击侵略者的决心,苏格兰开始走上反抗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道路其中最典型的是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WilliamWallace)。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今为止有关华莱士的出身和生平的原始资料并不多见,有关他的事迹都散见于传说中传说他深受其身为叔父的影响,因英格兰军队入侵不得不居无所定,因此对英格兰的军队充满仇恨。华莱士打着巴里奥的旗帜联合苏格兰的贵族抗击英格兰的军队,在他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核心,率领苏格兰的农民和市民为争取苏格兰的独立抗击英格兰的入侵。

1296年,华莱士率领苏格兰人在斯特灵桥(StirlingBridge)大败英军,这是苏格兰反抗英军的一个伟大功绩,这次胜利在苏格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也引起了英格兰军队对其的注意。1298年7月,英军与华莱士的军队在法尔科克(Falkirk)展开激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华菜士率领的军队虽然奋勇作战,但最终寡不敌众而致全军覆没,华莱士倪幸脱逃。

英格兰在法尔科克的胜利并没有浇灭苏格兰人恢复独立的热情,也没有树立起爱德华在苏格兰的权威,苏格兰反抗的争斗也一直没有停止。1300年1301年、1303年、1305年此后,爱德华一世又曾多次出兵苏格兰,镇压华莱士起义,并迫使许多苏格兰贵族臣服,最后华莱士也由于同伴的出卖,被处以死刑。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爱德华一世也因此被看做是“挥向苏格兰人的榔头”。但是,苏格兰并没有屈服于爱德华一世这个榔头,没有因此停止独立的脚步。1306年,罗伯特·布鲁斯登上了苏格兰的王位,改变了前任国王软弱的立场,带领苏格兰人为恢复政治上的独立性而抗击英格兰的军队。此外,罗伯特还试图与爱尔兰结成联盟共同抗击英格兰的局势。

与苏格兰的战争耗费英格兰大量的资金,贫的苏格兰无法为英格兰军队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物资,这就使英格兰的军队很难维持在苏格兰的驻防,军队的首领以及王室的官员也不情愿长期在这个物资乏的地区留守。

尽管在苏格兰北部地区英格兰利用苏格兰当地的官员建立了行政机构,但英格兰出征苏格兰并没有从中获得在征服威尔士后所能获得的利益,在那些被占领的地区苏格兰人从来不情愿受英格兰人的统治,地区的骚乱时常发生。英国学者认为,“爱德华一世已经意识到他不能像征服威尔士那样征服苏格兰,也不能把苏格兰变为英格兰的殖民地”。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另方面,爱德华在苏格兰采取的政策在英格兰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抨击,爱德华也在国内失去了众多的支持者,正如英国学者所形容的,“对于爱德华一世来说,苏格兰已经成为一个流脓的伤口。”1328年,英格兰国王与罗伯特在北安普顿签订条约,英格兰国王承认罗伯特为苏格兰的国王,放弃对苏格兰的宗主权。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入侵到此告下一段落。

苏格兰与法国的结盟

由于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入侵,力量较为弱小的苏格兰不得不寻找其他政治力量的支持,尽管教皇卜尼法修斯八世曾因为爱德华一世向英格兰神职人员征税而表示极为不满,表示了对苏格兰的支持,罗马教廷自身的困境使其失去了以往的宗教权威。与英格兰有若利益冲突的法国是苏格兰能够找到的可靠支持者。

苏格兰位于英格兰的北部,可以说是英格兰腹地的内部,是英格兰的大后方法国人清楚的知道控制了苏格兰,法国就获得了--个在英格兰家门口进攻英格兰的基地,法国既可以从苏格兰南部直接入侵英格兰,也可以从苏格兰进入爱尔兰,在爱尔兰挑起叛乱,使英格兰不得安宁。"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就苏格兰方面来说,虽然与英格兰有联姻导致的血缘关系,但长期保持着独立的统治,“以13世纪苏格兰使用的语言为例,北方的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通行北欧语,上流阶层及法庭盛行法语,东南部地区讲英语,西北部高地讲盖尔语(Gaelie),西南部讲凯尔特语(Celtic)”可见当时的苏格兰已经受到法国的影响。

而且当时在苏格兰占统治地位的是罗马天主教,而英格兰信奉的是新教,所以信率天主教的苏格兰必然会倾向于有相同信仰的法国,加上早在罗马征服时期苏格兰与法国就开始有了交往。所有的背景都能看出联盟是两国的共同需要。因为法国与英格兰的矛盾早已存在,--直企图寻找各种方式限制、削弱英格早在威廉一世入侵苏格兰时法国人就看到了机会。

于11世纪末开始与苏格兰建立了一定的联系。12世纪中叶以后,在对待英格兰的问题上双方通常都可以达成一致,例如,1174年和1215年,苏格兰与法国同时对英格兰爆发的叛乱表示支持。苏格兰和法国的联系还通过双方的通婚进一步加强,1239年,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二世迎了法国贵族的女儿。苏法之间日益密切的交往为1295年两国的结盟奠定了基础。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而英格兰对苏、法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交往感到不安于是将矛头指向了苏格兰,加紧了对苏格兰的侵略,企图吞并苏格兰,阻止法、苏的结盟。苏格兰的国王巴里奥软弱无能,对于13世纪末英格兰的凶残入侵不敢公开反抗,苏格兰的贵族们对此表示出极大的愤慨,态度明确地公开对抗英格兰。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当时看到机会的苏格兰贵族决定与法国表示友好,请求法王菲利普四世支持苏格兰以抵抗英格兰的入侵法国因为战争的需要答应了这一要求,因为“对于法国而言,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英格兰发生内乱或遭受外来攻击”,法国也正好利用苏格兰钳制英格兰。

在共同利益的作用下双方于1295年10月23日在巴黎签了《尔德盟约》(AuldAlliancc),确立了双方建立同盟。双方在这个盟约中商定苏格兰国王约翰一世的长子爱德华·巴里奥要迎娶法王腓力四世的侄女;如果两国中有任何一方遭到英格兰的攻击,另一方需对英格兰发起进攻予以牵制。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根据这个盟约,法国每年提供给苏格兰补助金5万镑,同样作为交换条件,苏格兰必须每年有4个月的时间与英格兰作战。这在苏格兰历史上被称为“老同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著名的同盟一直持续到16世纪。1295年2月23,苏格兰的6位市政代表在邓弗姆林批准了苏格兰与法国的协定。

“此后,苏格兰成为法国在英格兰腹部的一个代理政府;与此同时,苏格兰也就成为英格兰心腹大患。根据这个盟约,苏格兰随时可以与法国结成联盟对抗英格兰。这个盟约的签署无疑对在此之后发生的英法之间持续的一个多世纪的战争中决定了苏格兰的立场。这个盟约当然也完全符合法国抵抗英格兰的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英国的主要注意力被转移到法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