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英格兰同盟后,对法围支持苏格兰的行动表示极为不满,爱德华三世时英法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屈勒味林认为,正是因为苏、法建立的联盟才使爱德华三世早年对苏格兰的野心转向了法兰西。早在百年战争之前,法国已经意识到与苏格兰结盟的重要性,联合苏格兰对抗英格兰是当时法国的主要目的。
苏格兰国王约翰做出的与法国的结盟的决策是在中世纪后期将苏格兰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方针。苏格兰与法国的联盟不仅仅是山于共同反抗英格兰人的需要,而且其中还有经济因素。苏格兰国王约翰王派驻法国特使的目的是希望在不列颠群岛上阻止法国商业禁运税的重新征收,这个赋税曾经严重阻碍了苏格兰毛织品向佛兰德的出口”。
佛兰德在11世纪就因为原材料、料充足且质量高、手工业者的技术成熟,再加上劳动力充足等各种因素,毛纺织业非常发达,是当时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正因为如此,英格兰与法国为争夺佛兰德而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并持续了百余年。
佛兰德的富底自然也令苏格兰垂涎,企图能够在这块肥肉上分得一杯羹;苏格兰希望在百年战争中依仗着与法国的结盟,在佛兰德获得更多的利益。
苏格兰面对的问题
爱德华一世时期在苏格兰面对若一系列的问题,如:财政困难、供应短缺过度扩张的交通线、当地人的敌意,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遗留给了他的继任。英格兰境内也因此受到了爱德华的苏格兰政策的许多诟病。爱德华三世维位之后,针对苏、法结成的联盟给英格兰带来的危险,再次把矛头对准了苏格兰。
1333年,爱德华三世率军打败了苏格兰的军队,重又占领了苏格兰的南部地区,其中包括爱]堡(Edinburgh)辖区、哈顿(Haddington)和林利斯(Linlithgow),派驻官员征收赋税。1335-1337年和1337-1338年,在这些地方每年的税收都超过300英镑。
但是,英格兰千室在这些地方的权威维持的并不长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爱德华三世本人对苏格兰地区的兴趣以及他与法围的关系。1337年,法国国王菲利普六世没收了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世袭领地一阿基坦公爵领地,百年战争由此爆发,受英法战争的牵制,英格兰在苏格兰的优势不再。
百年战争的导火索源自对法国王位的继承。1328年法国最后--位直系王室的国公查尔斯(Charles)四世在去世,卡似正朝只能从旁系中挑选了腓力继承公位,史称腓力六世。这引起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强烈不满,他要求以自己的母亲是育尔斯妹妹的身份续承法国的王位。
为此,法国国王根据《萨利克法典》注释的要求,即“在关于自由份地只能传给男性而不能传给女性的条款解释上以法学家之口宜布法国王位继承的父权制原则,不承认爱德华三世拥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拒绝了爱德华三世。同时加上法国国王没收了英格兰在法国的全部领地,这些把爱德华三世彻底激怒了。
于是,133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自称为法国国王,这就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百年战争爆发之后,英格兰人在军事上的目标现在转移到了法国,苏格兰似乎并不举足轻重,成为英格兰的后方。七年前被流放到法国的苏格兰国王大卫(David)二世也在1341年回到了苏格兰,重新执政。
然而,英格兰的这个后方并不安定,大卫二世返回后继承了他的前任罗伯特·布鲁斯执政时反抗英格兰的政策,罗伯特普经领导苏格兰人成功地战胜了英格兰的军队,赢得了争取独立战争的胜利,是苏格兰人的骄傲。大卫因遭到英格兰的放逐并饱受国人的诟病。
回到苏格兰以后,大卫坚守与自己同盟的腓力六世的约定,连续率军进攻英格兰北方的目标,迫使爱德华三世分兵救援。苏格兰虽然地处不列颠岛上,但它在百年战争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亲自率领大军在1346年大举进攻法国,对法国的加菜也进行了围城。
腓力六世急切恳请大卫二世出兵入侵英格兰,希望能以此迫使爱德华三世为抵抗英格兰军队而减轻对法国的主要进攻。在法王腓力六世看来,当时英格兰的北方应该是毫无防卫的真空地带,苏格兰军队可以长驱直入,大卫根据与法国签署的《奥尔德盟约》,出兵攻打英格兰。为了解救英军对法国加莱的围攻大卫亲自率领120000人远征英格兰。
10月17日,两国军队在英格兰境内杜汉(Durham)附近的内维尔十字(NevillesCross)发生激战,结果苏格兰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大卫本人面部中两箭,被英格兰军队俘虏,为了彰显英格兰的权威大卫被送到加菜由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进行审讯,此后他在英格兰被囚禁了11年之久。
直到1357年英苏和谈,苏格兰答应支付巨额的赎金,大卫才被赎回虽然大卫二世在内维尔十字战争中苏格兰失败了,但他作为法国的盟友,在关键时刻仍忠诚地遵守《奥尔德盟约》,出兵英格兰,给予法国极大的军事援助。百年战争前期,法国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是苏格兰却没有因此而忘记曾经的盟约。
从小在法国长大的艾伯尼有着深深地法国情怀,在担任苏格兰摄政干的期间,再次与法国签署了《路仁条约》,再次重申了苏格兰与法国的联盟关系。艾伯尼还于1418年命令他的儿子带领支苏格兰军队奔赴法国同法国协同作战。~艾伯尼在苏格兰东部的邓巴建立了军事要塞,以防范英格兰的军队,此后,法王派了9000士兵入驻苏格兰。
百年战争中,苏格兰与法国作为盟友互相支持有效地遏制了英格兰,双方都由此从中获利。对法国来说,虽然战争初期处于劣势地位但并没有-败涂地;对苏格兰来说,其保持了自己国家的独立性并在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个性。亦或可以这样说,英法百年战争的过程也是苏格兰争取独立的过程。
百年战争局势的转变
在英法的这场长期冲突里,侵略者的形象总是被历史学家们加在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头上,实际上法王腓力六世在对战争和侵略的热情上并不逊色于爱德华三世。腓力六世的弱点在于,他总是低估了对手的实力,盲目地认为法国比英国强大,以至于在战争前期骄傲自负,加上法国军队装备的不足,最终导致节节败退,失去了很多地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自1337年开战以来,英格兰的军队屡获胜利,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从朴茨茅斯山发,率领一支人数不多但装备良好并根据契约由大贵族率领的有军饷的家臣队,以及训练有案同样领取薪棒的自由农民的军队向法国北部进军,“渡过海峡进入了法国的诺受底1347年攻占了加莱。
战争初期法国的失败除了对军队的组织不力,步兵不足外,在国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叛国事件。当时的佛兰德需要英格兰的帮助以摆脱法国的控制,于是两个拥有共周利益的国家走到了一起,也为英格兰入侵法围提供了借口。
其次,为了得到更多盟友的支持,爱德华三世主要用金钱贿赂的方式来拉挽其他国家,至1340年底,爱德华就为这项事业支出了将近400000英镑,而这些钱都来自于贷款,这些钱大部分都用来在大陆收买盟友。无论是克雷西战役还是普瓦提埃战争,都是在法国土地上进行,使法国的很多城市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战乱尤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贵族及国王的赎金、巨额的战败赔款、不作为的政府等几乎掠夺了人民的所有积蓄。不仅如此,民众还要面对本国骑士和雇佣军的劫掠,一个名叫格里非特的法国贵族率车四处抢掠,导致民不聊生,在塞纳河流域和卢瓦尔河流域之间的地区因为无法进行正常的劳作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法国的城市也因为战争遭受很大的破坏贸易通道上盗匪的掠夺,致使城市的贸易大为缩减。因军费庞大而征收沉重的赋税使城市的手工业者不堪负重而纷纷破产。在农村,由于兵荒马乱导致土地荒芜,农作物大量减产,有史学家在编年史中记载:“在法国农村里,土地荒芜,五谷不生,牧场上无牛羊,教堂村社成为一片凄凉仍在冒烟的废墟。”
更因为在农村已经实行了货币地租,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许多家庭处于濒于破产的境地,农村经济显现出极大的衰退。1415年,战争重又爆发。英格兰的军队再次入侵法国,在克雷西附近的阿让库尔大败法国军队。这次战争与克雷西战争和普瓦提埃战争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英军再次以少胜多,而法国似乎并没有从前两次的失败中找到真正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