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作者:百业智库池生

疫情3年,美国持续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普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又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连续性的加息政策,收紧货币流通,致使全球连锁性的通货紧缩,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当银行卷(纸币)停止与金铸币的自由兑换,信用货币与价值符号融为一体,通货膨胀也就不时地威胁着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稳定与发展。

通货膨胀率:指一般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上涨率。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则通过物价指数来反映。

物价指数:是本期物价水平对基期物价水平的比率,用以反映物价的涨跌幅度。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者物价指数、核心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衡量城乡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核心物价指数:是剔除一些价格短期频繁波动且幅度较大的商品或服务后的通货膨胀,常用核心物价指数衡量。从CPI中剔除最易波动的成分。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称为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物价指数,用以反映不同时期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时价格变动的情况。生产者物价指数缺点是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变动幅度。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缺点是资料难以迅速收集,缺乏及时性,不包括进口产品价格变化。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划分

1)爬行式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速度比较缓慢,短期内不易被微观经济主体察觉或估计到,币值相对稳定,一般年通胀率在2%—3%。

2)奔腾式通货膨胀:又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人们对物价上涨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而是抢购商品或寻找其他保值方式。一般年通胀率在两位数以上(10%以上)。

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速度非常快、货币迅速贬值,一般界定为月通胀率超过50%。

按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到划分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人们已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存在和发展,由于心理预期的作用,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都要把未来的通货膨胀率计算在内,从而无形中又加重通货膨胀压力并引起物价进一步快速上涨的现象。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与心理因素无关,值由实际因素引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成因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当货币供给量和实际产出的增长率相同,则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但是当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超出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则会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而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实际产出增长率为0),任何货币数量的增长都将转化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也就是“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

半通货膨胀: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当有效需求增加时,产量已无增加的可能,物价就因而上涨,此时的情况叫作“真正通货膨胀”。

半通货膨胀:在接近充分就业时,增加货币数量就一面使产量增加,同时也使物价逐渐上涨,此时的情况就叫作“半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则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而小于充分就业才是常态。 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成为膨胀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的,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

1)有组织的工会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企业因人力成本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而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要求提高工资 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和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垄断性大公司也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3)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等造成原材料、能源成本提高,都是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混合型通货膨胀:人们将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混合型通货膨胀。实际上,单纯的需求拉动或成本推动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持续上涨,只有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到混合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成本上升,货币工资增加,失业增加,产量下降,政府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需求扩大。

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到混合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总需求扩张,导致利润增加,引起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货币工资上涨。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与其相类似地,也可能发生由供给冲击开始的通货膨胀。当发生一次性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时(如石油危机),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物价水平上升,收入水平下降,失业增加,经济产生“滞胀”。 如果供给的减少导致政府为避免产出下降和失业增加而扩大需求,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产生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从而形成由供给冲击开始的物价螺旋式上涨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即使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之时,也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其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需求转移性通货膨胀:随着新产业的发展和旧产业的衰退,一部分需求由旧产业转移到新产业,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另一些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其价格和工资未必会及时下降,最终结果导致物价水平的总体上升。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指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却趋于一致,而且价格和工资存在易升不易降的特点,从而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主要有:

A、一种情况是由于追求相对工资的公平性。结果是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并进而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

B、另一种情况是由“瓶颈”制约而引起的部门间差异。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包括生产过剩部门的价格上涨。

3)北欧型通货膨胀:指由国际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由于开放型小国一般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价格接受者的角色,世界通货膨胀就会通过一系列机制首先传递到它们的开放经济部门,并进而带动不开放经济部门,最后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升。

惯性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按照某种价格指数或者特定合同一起调整而形成的通胀,即由一些“惯性因素”导致的通胀,其典型特征是商品价格和劳务工资会交替上升,循环推动,导致通胀螺旋。

惯性通货膨胀也和通胀预期有关。通胀预期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预期的通胀率。

从中长期来看,当经济主体开始预测通货膨胀,并将这些预测作为调价依据的价格指数,这些价格指数可以在实际价格指数(通胀率)向公众公布之前触发价格调整。在经济中存在“预测通胀——调整价格——预期实现”的反馈循环,由于当前的通货膨胀成为未来通货膨胀的基础,所以通货膨胀指数超出了控制范围。 在最坏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往往呈指数增长,并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影响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即货币贬值。当总体价格水平上涨时,每个货币单位只能购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通货膨胀对经济不同部门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一些部门受到不利影响,而另一些部门则受益;不同类型的通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认为温和的通胀是有一定正面影响的,而高通胀则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研究通货膨胀的正负面影响和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通货膨胀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温和的通胀会导致储蓄者增加放贷、市场出清的实际利率下降,为投资提供更多资金。温和的通胀将导致企业减少资产组合中的货币余额,增加对有形资本(如工厂和设备)的投资。这两个相关的效应也称为“蒙代尔—托宾效应,即在经济尚未过度投资时,温和的通胀对投资有积极影响。此外,货币购买力下降也会刺激消费者增加当期的消费。

2)促进劳动力市场调整。由于通货膨胀使得即使名义工资保持不变,实际工资也可以下降,因此适度的通货膨胀使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快地达到均衡。

3)避免通货紧缩的危害。通过再通胀保持温和和适度的通胀率以走出通缩。

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

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第一,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难以将由于商品供给或需求的变化而导致其相对价格发生的变化,跟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变化区分开来,容易造成价格混乱,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2)加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的通胀使公司难以制定预算或者长期计划。

3)产生皮鞋成本。高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使得人们将大部分存入付息账户,人们需要更频繁往返银行提款存款,如行程中的“皮鞋磨损”。

4)产生菜单成本。在通货膨胀时,企业需要经常改变价格以适应整个经济的价格变化。但调整价格本身需要成本。

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如果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公众往往会形成通胀预期,即公众认为未来的物价水平会持续上涨,对政府采取的稳定物价政策不信任,而是主动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来保护个人利益。这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强制储蓄效应,资产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效应予以解释。

1)强制储蓄效应:当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的方式增加投资,导致扩大货币发行,就会强制性地增加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是物价上涨。但如果社会存在闲置资源,政府通过扩大投资的方式扩大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但短期内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2)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股票价格通常会呈上升趋势,存款和债券等则是债权人会受到损失,而债务人会获得收益。由此,会导致投资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投机风气盛行。

3)收入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有些人的名义收入因此影响也上升,有些人名义收入滞后,实际收入就会下降,在这期间,企业实际利润就会相应增加。退休阶层储蓄相应贬值。

在通货膨胀中,理论上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而增加财政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被称为“通货膨胀税”,但事实上,这种“征税”的收入不仅十分有限,而且会导致财政支出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加剧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治理

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指政府利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操作,降低全社会的总支出,以减少总需求,实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需求管理政策主要用来对付非预期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的货币政 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即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方法来减少总需求进而降低物价水平。其具体实施手段主要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减少基础货币供给,提升利率水平。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增加税收,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是影响消费需求函数的主要变量,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来减少个人及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达到控制消费需求的目的。

第二,减少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影响总需求函数的主要变量,因此,控制政府支出是抑制社 会总需求的重要方法。

总之,财政政策通过直接影响政府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来实现对总需求的调控;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但由于社会公众的理性预期和宏观政策的滞后效应,总需求管理政策并不一定会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紧缩性政策通常伴随着短期内的失业上升和产出下降,导致经济滑坡。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抑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调控物价水平。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应该采取以管制物价和工资为内容的收入政策,也就是由政府拟定物价和工资标准,劳资双方共同遵守,其目的是一方面降低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不至于造成大规模的失业。

收入政策的形式

1)确定工资一价格指导线。政府根据统计的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求各部门将工资一物价的增长幅度控制在这一标准之内。作为工会和雇主协会双方协商的指导线,要求他们自觉遵守。该指导线原则上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其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能否通力合作。

2)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一是对那些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长超额比率课以特别税款来抑制工资过快增长;二是对可获得暴利的企业的超额利润课征较高所得税来限制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

3)工资一价格管制。工资一价格管制,是指由政府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直至冻结工资和物价。在极端情况下,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直至暂时冻结工资和物价。这种措施对所得的控制最为有力,但对经济干扰较大,妨碍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供给政策

供给政策:同总需求管理政策一样,都是立足于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的政策。所不同的是总需求管理政策是试图通过减少总需求来消除缺口,而供给政策则是试图增加供给来达到目的。

供给方面的经济政策是既压缩总需求,又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法来增加供给,主要的措施有:

1)削减政府开支降低总需求;

2)降低所得税税率,并提高机器设备折旧率(延长使用寿命),促进投资,增加总供给;

3)限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压缩总需求。

通货膨胀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并没有形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并存,出现了低通胀之谜,菲利普斯曲线趋于扁平化。

后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中央银行只关注CPI、忽视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反思,达成的共识是:物价稳定并不意味着金融稳定,原因主要在于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在稳定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调控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这些挑战要求未来要进一步优化通胀的测度方法。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此外,失业率测度不够准确、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深化、数字化程度提高、部门结构分化加剧、通胀和失业之间的传导机制新变化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菲利普斯曲线 趋于扁平化,这些原因和应对措施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索。

通货紧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货紧缩和经济下行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通货紧缩的定义及特征

通货紧缩:简称“通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商品和服务总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即当通货膨胀率为负时,就产生了通货紧缩。

结合通缩的特点,经济学家们对通缩的定义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第一种观点是“三个特征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水平三个指标的综合下降。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相伴随,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

2)第二种观点是“两个特征论”,这种观点包括两个意见,一种是认为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两个指标的下降;一种是通货紧缩的标准应当是物价持续负增长和经济实际增长率持续低于自然增长率。

3)第三种观点是“一个特征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指一般价格总水平的 持续下降。

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通缩的概念: 第一,就经济实质而言,通货紧缩是因有效需求明显不足而引致的经济萎缩或衰退,是经济萎缩或衰退的货币现象或金融现象; 第二,就表现形式而言,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明显下降,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反映出货币数量与实际经济过程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通货紧缩的成因及类型

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或者总需求不足或者总供给过剩。综合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情况,通货紧缩的成因和类型有4种:

1)债务性通缩

根据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假设在某个时间点上存在过度负债的状况,当债务泡沫破裂时,这将导致债务清算,进而会引发一系列事件:债务清算导致债务人压力抛售资产;压力抛售导致资产减值,随着银行贷款还清,银行存款规模也随之收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导致价格水平下降,企业的净值进一步下降,加剧了破产和企业利润的下降,企业担忧亏损,会导致产出、贸易和劳动就业的减少;这些损失、破产和失业导致悲观和失去信心,反过来导致货币流通速度越来越慢。 上述变化引起复杂的利率波动,特别是名义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上升。

债务通缩理论认为衰退和萧条是由于通缩引起总体的实际债务水平上升,导致人们拖欠其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而抵押物的价值下降,进一步导致银行资产下降,银行不良贷款大幅上升,银行减少贷款,这反过来又导致支出减少。

2)货币供给性通缩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所致,即货币供应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的乘积下降,导致货币供给侧通缩。

货币紧缩往往是货币政策从紧的结果。如果为追求价格稳定,中央银行把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胀,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样政策效果就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治理了通货膨胀却引起了通货紧缩。故而,很多学者认为,把货币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胀是非常危险的。

3)信贷性通缩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通货紧缩可能由央行提高利率(如为了控制通胀)、引起资产泡沫破灭导致。在信用经济中,放贷的放缓或下降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减少,随着信心下降和货币流通速度减弱,货币供应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就业或商品需求急剧下降,进而导致价格下降。当价格跌至低于生产融资成本或偿还先前价格水平的债务水平时,这将成为通缩螺旋,即价格下降导致了恶性循环。

伯南克的债务通缩螺旋:价格水平的小幅下降只是将财富从债务人重新分配给债权人,而不会损害经济。但是,当通货紧缩严重时,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债务人破产,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名义价值下降,银行将通过收紧信贷条件、减少不良贷款做出反应。这会导致信贷紧缩,严重损害经济。信贷紧缩降低了投资和消费,导致总需求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的漩涡。

4)流动性陷阱和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未带来利率的相应降低,而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增加的现象叫“流动性陷阱”。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债券价格上升,人们会用多余的现金购买资产,从而使利率下降。 但是,一旦当人们认为目前的证券价格过高,今后可能下跌,利率也太低,以后可能升高时,人们就会放弃购买证券而保持现金。如果此时货币当局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只会使人们手持现金增加(被流动性陷阱吸收),而不能使利率改变,货币政策将不起作用。货币供应量增加既然对利率没有影响,也就无法改变投资和消费,难以增加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水平下跌。

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经济生活产生各种消极影响:

1)通货紧缩的财富分配效应

由于物价水平下降,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通常也会随之而降低,降低的幅度有的会高于通货紧缩率,有的则低于通货紧缩率。金融资产中的股票由于其货币价值取决于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股票的货币价值在通货紧缩中的变动方向难以确定。对存款、债券等货币性资产而言,由于利息固定,其货币价值会上升,有利于债权人;而对货币性负债来说,通货紧缩将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此外,通货紧缩还可能引发银行业的危机。首先,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债务人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还贷,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上升;其次,通货紧缩会降低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将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贷款者净资产的进一步减少,使破产的财富效应趋强。

2)通货紧缩的收入分配效应

经验表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收入水平低的社会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在通货紧缩时期,收入下降,高收入者减少了奢侈品的支出,中低收入者则可能减少日常的消费支出,原本就存在的分配不公就会加剧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时期,因为物价普遍下跌,名义收入一般也会下降,如果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但是严重的经济衰退会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致使企业下调工资。然而,工资的下降存在刚性,在经济增长呈剧烈下降的情况下,工资下降的刚性会阻止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进一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如名义工资基本不动,实际工资会出现上升的倾向,这一点对于制止通货紧缩的进一步恶化是有益的。

3)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价格效应,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者会推迟购买,以等待将来更低价格的出现,从而在储蓄增加的同时,个人消费相应减少。 二是收入效应,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长下降而下降,预期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开支。 因此,通货紧缩条件下,价格效应使消费者推迟消费,而收入效应使消费者缩减支出,最终使社会总需求受到抑制。

同时,消费需求下降将导致商业活动相应萎缩,进而影响就业增长、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等,经济会因此而陷入通货紧缩的螺旋之中,最终可能导致衰退或萧条。

4)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使投资项目的吸引力下降,因为持续的物价下降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变得昂贵。同时在价格水平下降的预期下,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重置成本也会趋于下降,会使投资者推迟当期投资。加之,通货紧缩下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环境也使投资前景变得淡,企业、个人和国家增加投资的冲动会受到抑制。

5)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现实经济中,物价的持续下降往往是与经济疲软或衰退一起发生的。通货紧缩使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但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势必减少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收入;企业单位被迫压缩生产规模,又会导致职工下岗或失业;社会成员收入下降必然影响社会消费,消费减少又会加剧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人们对经济前景悲观,反过来又影响投资;投资消费缩减最终会使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但如果价格水平下降是由技术全面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这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增加企业利润。由生产力进步产生的通货紧缩大都是短期的,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因为生产力提高带来的好处会抵销价格下降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货紧缩的治理

根据通货紧缩的产生原因和类型,目前治理通缩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有效需求两方面,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对于债务性和信贷性通缩,一个解决方法是再通货膨胀,即先使价格水平回到通缩之前的水平,然后再稳定价格,利用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对债务进行重组,修复资产负债表,打破债务通缩螺旋(“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对于货币供给不足引起的通缩,扩大货币供应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发展。

但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货币流动性下降削弱了货币供给对产出的拉动作用,货币供给的政策功能下降。由于货币供给所具有的外生性,使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效果较为理想,而在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效果却不明显。因为中央银行无法强制商业银行扩大贷款,也不能主动改变货币的流动性,货币政策只能起指导性作用。 因此,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其作用应主要体现在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定市场信心方面。此外,在一些特殊时期,央行还可能要采取非常规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负利率政策等。

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特别是当私人部门处于去杠杆的过程中,其投资消费需求会下降,这往往需要借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加杠杆来增加有效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赤字规模,以及降低投资和消费方面的税收,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等。减税涉及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能作为一种经常性调控手段,但在对付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时也会被采用。在减税的同时扩大政府支出,通过投资乘数作用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债务负担问题,因为减税会使财政收入减少,而扩大财政开支又会使财政支出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发行国债,但国债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政府偿债负担,甚至引致债务危机。 二是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的增加如果没有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增长,那么在支出增加和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利率的上升,由此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缩减。因此,在对付通货紧缩时,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总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宏观经济失衡问题。宏观经济均衡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内在的平衡力量,依靠各个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制衡,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以及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矫正和指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