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是促进扶贫增收、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共柳县塔什干沙子村恭柳镇坚持以工业扶贫为救助之策,不断开拓和发展产业特色优势,注重激活产业"造血"功能,提升水产养殖产业效益,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贡柳镇塔什干沙子村,库瓦提肉鸽育种合作社可以看到,工厂里一排鸽笼整齐地摆放着,鸽子在吃,有的在育雏,好生活,兴奋不已。
塔什干沙子村是典型的农业村,长期以来,村民以传统耕作和畜牧为主,收入渠道单一。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村党支部于2016年7月带领农民成立了桑田肉鸽育种合作社,采用"支加合作社加基加农"模式,由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肉鸽育种。
贡柳镇塔什干村的Kuwati肉鸽育种合作社负责人刘太生说:"起初有3030名种鸽,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8000只。今年,我计划继续与村里的23个农民合作,为他们提供育种者,他们饲养它们,我会买它们。"
为了促进更多村民增加就业收入,村"两委"共筛选出23个家庭开展庭院育种,为每户补助扶贫项目资金15000元,用于建造30平方米的鸽舍和配套鸽笼,合作社还免费发放了24对种鸽。村民卡斯穆江·阿瓦克里(Kasmujiang Awakri)曾经是村里的一个贫困家庭,去年他喜欢一个为贫困家庭提供住房的项目,建造了阁楼,并开始饲养肉鸽。
村民卡斯穆江阿瓦克里:"鸽子不累,我们还能打零工,生意兴,收入增加很多。"
目前,合作品种的肉鸽有白羽王、黄卡奴、红卡奴等品种,这些鸽子的特点是生长快、抗病性强、繁殖能力强。后来的合作社也打算吸收更多的人加入农业的行列,大家一起致富。
桑田肉鸽养殖场园长刘太生说:"我会继续扩大种厂的规模,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繁殖,增加收入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