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省宝丰县:“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精彩开场

作者:豫言见闻

“村晚”又开场 “汝韵”满舞台

——“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录制完成

  “可爱的卡通福虎宝宝早早登上了乡村舞台,串串大红灯笼伴着农家院的大背景呈现着一派温馨,欢快的舞蹈合着欢乐的歌声,一台乡村村晚大戏带来了满满的幸福……”1月18日,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文化广场,又是一个激扬的时刻,平顶山市“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系列活动在这里紧张录制。

这是该村继2021年后第二次举办“村晚”,因疫情原因广场上观众寥寥:虽没有现场观众的喝彩,但丝毫不影响演员们的激情。一个个灵动的眼神、一套套优美的动作、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处处展现着迎新春的喜悦之情。这台由该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处处充满“汝韵”,通过舞蹈、朗诵、戏曲、相声等节目把清凉寺村与汝窑之缘,从历史到现实以文艺的视角展现。

河南省宝丰县:“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精彩开场

“晚会以汝瓷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清凉寺村的昂扬风貌。”现场导演、宝丰县文化馆馆长王佩枫介绍道。

“五大名窑,汝窑为魁,玛瑙入釉,天青为贵。欢迎全国各地喜欢汝瓷的朋友前来打卡!”32岁的村民陈晓莉第一次参加“村晚”,表演完舞蹈《一起向未来》走下舞台后,她还要马不停蹄地回到自家的汝瓷作坊,和丈夫王定举一起,赶制刚刚接到的订单。参加演出使她难掩心中的激动,她说:“能够展示新时代乡村风采,我感觉无比骄傲。”

河南省宝丰县:“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精彩开场

因瓷而生的清凉寺村,如今正因瓷而新、因瓷而变。乘着宝丰县 “文旅强县”的春风,2020年9月17日,作为我市首个挂牌的省级文化合作社——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文化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为清凉寺村创新新时代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注入了新动力。

大营镇还借助清凉寺乡村文化合作社得天独厚的汝窑陶瓷文化优势,依托村汝瓷协会成立了清凉寺村文化合作社汝瓷文化合作分社,大力推进汝窑陶瓷文化和产业发展。吸收该镇白石坡村、韩庄村、李文驿村、胡茄庄村的多家汝窑企业和作坊加入了文化合作社,交流学习,抱团发展。截至目前,清凉寺乡村文化合作社汝瓷文化合作分社帮助成员破解技术难题10多个,为汝瓷企业协调解决场地、人员等问题20多个。

河南省宝丰县:“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精彩开场

该镇为进一步扩大汝窑陶瓷文化的影响力,把汝瓷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变成全镇产业发展优势。该镇不断创新汝瓷产业营销模式,推动汝瓷销售由线下主导向“线下+线上”齐头并进,秉承“产业+创新+电商+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汝瓷产业实现了新发展。曾滋养了汝窑陶瓷文化的这片沃土,历经千年岁月,重新绽放芳华,实现了由煤炭经济到汝瓷产业的转型发展。

大营镇党委书记杨普召介绍说:“我们大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省首批命名的‘中州名镇’,也是‘河南省特色文化乡镇’、‘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位于我镇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个‘兵马俑’。我们世代相传的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镇有汝瓷烧制技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72名,传习所18个,汝瓷企业140多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产值近5亿元,汝瓷产业正蓬勃发展。”

河南省宝丰县:“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精彩开场

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抽调专班成立电商产业发展办公室,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带动该镇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大营镇成立电商工作专班,发挥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的引领作用,以培育汝瓷等重点电商产品为抓手,以培养本土电商人才为目的,以促进大营镇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拓宽企业销售渠道,加速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该镇镇长李延彬介绍道。

去年,清凉寺村一跃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为增强文化品位,该村村民自筹资金680余万元,对老村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汝瓷元素命名的“玛瑙巷”“天青巷”“月白巷”“民俗巷”展露新颜。

河南省宝丰县:“春满乡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村晚精彩开场

汝瓷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精神生活同样不能落下。“去年我们就举办了第一届‘村晚’,网络点击量达到好几百万,不仅丰富了村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更是起到了宣传推介汝瓷文化的积极作用。”清凉寺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峰说。

目前,宝丰县拥有汝瓷大师160多人、陶瓷企业160多家,年产量约1000多万件(套),仅清凉寺村从事汝瓷制作、销售人员就达400余人。

 “日新月异的新农村,笑声在荡漾,唱着那喜庆的好运来,舞得那红旺旺,日子那红透了天……”伴着红彤彤的窑火,《共圆小康梦》的动人曲调久久回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