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的四种定位。
项目总的四种定位:基于项目总在项目开发全过程中的责任大小。项目总分为工程型、协调型、运营型和经营型四种定位。
·从工程型到经营型项目总的责任越来越重,权力越来越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并对应职能型矩阵型(包括弱矩阵型、平衡矩阵型和强矩阵型和项目公司型三类项目管理模式。不同项目总的定位对应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
·定位为工程型的项目总,通常对应职能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负责。其中的进度指的是工程进度而不是整个项目的进度。
·定位为协调型的项目总,通常对应弱矩阵型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开发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负责。同时协调型项目总对于利润、销售签约和成本等经营指标也承担少部分责任。但考核权重相对较低,通常这部分的总权重不超过20%。定位为运营型的项目总,通常对应平衡矩阵型和强矩阵型管理模式。房企对运营型项目总的授权也会相应增加。
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会将营销与报批报建都划归项目总管理。运营型项目总此时需要对整个项目的开发进度、质量乃至运营过程中的成本、销售回款及利润承担部分责任。相比协调型项目总运营型项目总在销售回款和利润上的考核权重会更大一些。这些经营指标的考核权重通常会达到20%~40%。
定位为经营型的项目总,通常采用项目公司型管理模式。经营型项目总对项目的利润、销售回款和成本都要承担责任。通常对于销售回款和利润的考核总权重会达到40%甚至更高。对项目总的授权力度会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定位要求来设计,企业也可以对项目总进行分级。
例如:储备级项目总可以是协调型项目总,合格级项目总属于运营型项目总,同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定位进行相应授权。
例如:如果某项目有100项关键事项,那么企业对储备级项目总可能授权60项;对合格级项目总可能授权80项。而资深级项目总可能要负责所有的关键事项。各级项目总的职责有不同要求。匹配的人权事权与财权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