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家长在报考时曾经踩过的"坑",填报时要小心。
想把志愿填好,先要学会避免踩坑!
哈喽大家好!我是支招给你更多升学知识的嘉树老师。每位考生、家长都想为自己寒窗苦读12年的孩子填好志愿,但是我告诉你根本就不会存在完美的志愿。填志愿的过程一定是有舍有得的过程,因此今天我把往考生家长们踩过的一些"坑"给你总结总结,希望你先学会的是避免踩坑。
·首先我说一下选校时的坑。
→第一,一门心思报名校。很多学生盲目的冲985、211、双一流大学,却压根不考虑如果压分填报,最后录取的就是个冷门专业,将来就业时一样很难。
→第二,认为大学比专业重要。对于大部分中高分段文科生而言,这样选没问题。但是理科生和那些低分段的文科生,还是要优先考虑专业为主。
→第三,选大学只看省内不看省外。省内大学虽然招生计划多,但是竞争也是最激烈的。同等分数放眼省外,说不定还有更好的选择。
→第四,只看校名不看历史。很多野大学抓住的就是家长这个心理,校名高大上,但是真实情况却不忍直视。还有一些家长了解大学很少,把民办当公办,把计划外当计划内的也不再少数。
·接着说下选专业时的坑。
→第一,盲目冲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分数高,报考人多自然竞争也大。因此不妨选择热门专业的相近专业,比如说同一院系,或者同一一级学科的相关专业。
→第二,误以为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未来发展是相同的。举个例子,长安大学的土木偏向路基建设和桥梁结构;而中国矿业大学的土木则是偏向通风、通暖通、天然气以及市政方面的。所以你选专业的时候,要进入学校官网做深度了解。
→第三,被名称相似的专业所误导。眼视光学和眼视光医学,前者属于医学技术类,后者属于临床医学类,只有后者才能考医师资格证,前者只能配眼镜。
→第四,误认为转专业很容易。报考时无所谓专业,想着先进了学校再说,殊不知有些学校转专业特别难,或者压根没机会转。
·最后再说一下报考时的坑。
·第一,忽略位次的重要性。照搬往年的分数线来填报志愿完全不考虑分数线是个波动的状态,根本无规律可循。
·第二,设置冲稳保时。保底院校根本兜不住,一定学会看一分一段表。兜底很多时候就是"保命"。院校多留,且位次差距拉大一些。
·第三,不看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具有权威性,包含学校层次、录取规则、身体要求等重要事项。一定要看,并仔细核对自己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退档。
·第四,认为一分不亏才是好志愿。很多考生家长都不愿意浪费一分,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往年录取分数只代表了报考这一个环节,无法直接与未来个人发展和就业一并相关。
总结一下,什么才是好的志愿?它一定是从规划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职业性格倾向、家庭背景、学科成绩优势以及高校学科优势、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诸多因素做出的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嘉树老师,关注我,支招给你更多的升学知识。高考报考有技巧,嘉树老师来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