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在《温柔壳》里,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一种人物刻画的极致感,一场用爱去抚慰受困的人生。两位主人公抵抗现实困难同时用尽全力地营造普通生活,在生活的废墟里,去直面家人的不解、阻挠。在生活的水洼里感受焰火的倒影, 在困难的丛林中掠过执念。一部设定很难但导演技法、演员表演、技术工种都全方位出色的电影。

王子文、尹昉两位主要演员打从一出场,他们消瘦的外形,表演节奏都快速制造了悬念,尤其是男主解开心结的一场戏,导演选择了用无台词的表演来呈现,女主和男主在疗养院相遇的第一场戏的疏离,到两人关系的走近,这些戏份难得地呈现了很生活化的处理。特别观影到中后段,你只会惊叹,这便是电影的力量。

作者:蓝二‍‍‍‍‍‍‍‍‍‍‍‍‍‍‍‍‍‍‍‍‍‍‍‍‍‍‍‍‍‍‍‍‍‍

编辑:王子之‍‍‍‍‍‍‍‍‍‍‍‍‍‍‍‍‍‍‍‍‍‍‍‍‍‍‍‍‍‍

版式:王威

在电影市场中,爱情片从来不是稀缺品,但稀缺的是,能真正展露这种情感质地的故事。

从1月在平遥电影展获奖到5月末勇敢进入爱情档战场,声量不巨的《温柔壳》,留下了自己的一抹殊色。

在这里,爱情,不成为一种口号,主义,或者奇观。

《温柔壳》最根本的故事讲述,事实上是关于两位有着精神困扰、生活于底层的小人物,走出生命黑洞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导演、编剧王沐带着观众一起感受,在生活光亮的明灭中,在希望与无助的人生境遇中,爱最简单纯粹的质地,以及它真正可以传递出的力量。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温柔壳”,既是一层足够温柔的保护壳,也是用力保护着这份温柔的壳,互为救赎,互为守护。

觉晓与戴春,是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角。一位抑郁症患者,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们彼此扶持着努力走出深渊的过程,恰成为“爱”的一次淬炼。

爱情的最初产生,可能是很简单很微小的。

觉晓从小被母亲抛弃,对家庭与母爱的求而不得,令她疏离、厌世。在疗养院轻生而被戴春撞见救下,成为两人相识的开始。

在影片的前半段,两人情感的萌发似乎与所有朦胧时期的爱情一样,不知所起已一往情深。

对于一个人的一点点好奇,日常的一些悄悄关注,天台上一次互不言语的单独陪伴,一个苹果充当的礼物,一次搞笑小把戏,一次动情歌唱,一起明目张胆的“出逃”……他们脆弱敏感的内心或许更能感知、也在深层次里更渴望那些细微的情感,在那个简陋的疗养院中,在孤单的人生中,这些算不上什么的小接触,就给苍白的生活一笔一笔加上了色彩。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戴春先充当救赎者和保护者,为觉晓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意义和光亮,也为两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的未来。但在爱最初轻快地萌发后,在它从疗养院这个特殊空间的限定保护中走出后,当两个人想将它认真长久地走下去时,所有暂被遮掩的现实生活困境全部重新展开,对爱的残酷考验涌了进来。

在影片的后半段,保护者与被保护者对调,爱情艰难地守护开始了。两人自己建立家庭,要努力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工作挣钱养家。在这一过程中,从小深受父亲暴力伤害、被母亲轻生阴影困扰,而有着躁郁倾向的戴春,更容易受到外部刺激而状况不稳。在因生活困窘、父子矛盾、工作意外等造成的不断加重的病情中,觉晓成了戴春的“药”,一次次地稳定着他,帮着戴春努力一点点破开心中的魔障,打开封闭着禁锢着他的“门”。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这样的一个故事,对于爱情的发生、成长与考验,可以说是最单纯的情境,因为它脱离了今天时代带来的那些繁复的语境——比如人们需要在大世界的诱惑、无限可能的远大前程,与一份年轻的情感之间进行选择的困扰,只是回归人最基本的生活中去;但它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情境,因为他们处于非常无力的底层困境中,因为生活的正常秩序,对他们来说恰恰是一件最难、最不稳定的事情,他们需要一次再一次地修复重建。

却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状态,反而能穿透现代社会的那些繁杂现象,很难得地去透出真情的质地。比如那些在一日三餐、分食一块月饼中得到的最大温馨;一块或许极便宜但却能体贴遮盖爱人手腕上轻生伤疤的手表,所透出的珍重;在秋日暖阳中,在公园与爱人和陌生人们一起共舞的快乐释放……

在这过程中,在这些朴素的点滴日常中,爱,真正启动的是对残破身心的“修补”。共同的不幸成长过程,关爱、稳定、安全感的严重缺失,令他们的内心都有着巨大的空洞,两个相似的人互相陪伴,在自己的小小空间中,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和抚慰对方,以最纯粹的善意让对方感受到温暖。当他们原有的家庭、亲人似乎都想推开或远离他们时,还有一个人带着最暖人的笑容走近,他们终于再次找到生命中可以有的寄托与支撑,这或许正是他们这份爱的“真相”。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同时,影片中围绕觉晓与戴春各自家庭关系,所诠释出的情感受困者亲密关系上的复杂,亦可视作一种关于长期生活的折射,提醒着这份爱的未来,或许仍会是艰难深重的。曾经因爸爸的相似病症而伤痛破碎的戴春家庭,一力将觉晓养大却与外甥女无法真正磨合情感的姨妈的失望,长期受累于爸爸和哥哥病症的弟弟戴河的疲惫放弃,都在真实诉说着这些特殊人群家庭中,情感关系的不易。它们在对照出觉晓戴春彼此之间珍贵的情感温度的同时,也在无声昭示着,在影片暂时句点的背后,那些真实长远情感将面临的更多考验。

《温柔壳》深埋的其实是残酷的人生与现实,但以导演王沐为代表的主创,希望以更温柔的方式去给到现实中的人们关照,因此在作品中,满含着关于“守护、治愈、和解”的诗意化的创作用心。

《温柔壳》:感受到了电影缺席已久,关于表达的力量

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心理意象的多处塑造。

典型如螃蟹与小女孩,是片中最重要意象之一,亦是对主题呼应的重要符号。在戴春的梦中,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建起沙土城堡,要保护蜕壳中虚弱的螃蟹,这是觉晓对戴春那颗温柔又脆弱心灵的保护;而戴春托举着小女孩进入大海游向更远处,则代表着他对觉晓及他们未来孩子的守护。

又如以“鸟儿”与“飞翔”,来征兆内心的困境与自由,贯穿形成人物心理变化的多次呼应。

在觉晓进入疗养院后,感受到的第一个新朋友小马的善意,即是小马告诉她听见了她身体中有鸟儿咕咕叫,意喻着觉晓困绝于心的病症;而在她们各自回归自己生活后的再次重逢时,小马则告诉她自己听不到鸟儿了,反而感受到了一些新的东西——这则是意指着觉晓内心的逐渐转好,以及她正在迎接自己孩子的到来。

同时,鸟儿飞翔,也成为觉晓与戴春互相救赎的一个关键动作。前半程,戴春带着觉晓去寻找老家时,在黑夜中抚慰她,帮着她“释放”内心的鸟儿,让觉晓第一次真正对他打开心门、有了接纳;而片尾,戴春从一次极其严重的病发中刚刚恢复后,则是觉晓对他做出了同样的释放动作,自己模仿着鸟儿欢快地飞起,引导着戴春开始新一次的生活重启。

主创们在影片中于无声处去传递治愈与和解,生命的循环,是其中很重要的关键词。让戴春困扰惊惧了半生的父亲的去世,与自己孩子的到来,在生与死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解与新生。让觉晓一直自苦的妈妈的遗弃,则在她怀孕之后,在她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一个新的“妈妈”、可以去做好一个妈妈,找到自己的亲密连接之后,也终于放下。尽管这些和解,包裹上了创作者理想化的柔光,或许却是他们可以对现实中处于过去困境的人们交付出的最大慰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