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作者:新民周刊

公众眼中的"天才少女"一直生活在争议之中。

|竹

姜芳舟从小就出名,似乎也是一个搜身火热的男人。丢分入场,母笔、性骚扰、抄袭,让她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舆论争议。

昨天(6月7日),江方舟再次受到国际交流基金会审计文件的讯问,该文件在日本外务省官网上公布。在这份文件中,中国作家蒋芳舟受日本邀请并资助,在2015年居住在东京后出版了文学作品《东京一年》。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网友们在2017年接受了姜方舟的专访,当时她说她很高兴去,因为她对2015年底的写作有疑问,就像日本国际交流会邀请她到东京交流一年,每月提供约2万元的资助一样。江泽民当时的工作是"无所事事",2017年出版了《东京年》。

不少网友认为江方舟是在"拿钱做事",收到日本外务省的资金为日本申报,有人愤怒地问他"日元好赚吗?"。其他网友质疑江方舟的书对女性内容的描述有多么不恰当。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6月7日下午,姜方舟回应承认,她参加了2016年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交流活动,期间她与日本作家以及同期去过日本从事农村教育和旧环境改造的学者和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6月8日上午10.m,江方舟再次回应多起纠纷,称邀请方按照国际交流惯例支付了2万元,用于日间生活和研究的所有费用,此外不收取额外费用。为了驳斥网民"拿钱做生意"的指控。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被邀请的不仅仅是江方舟

这只是正常的学术交流

邀请函的来源究竟是什么"日本国际交流财团"

针对江泽民的回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于1994年3月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以促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2008年5月,继日本政府与日本政府签署《关于相互建立文化中心的协定》后,中日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政府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更名为日本文化中心。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文件中提到的所谓"加强中日智力交流",就是日本于2008年开始在中国舆论领域寻找和聘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体验日本生活和学习的机会,与日本各界人士接触, 然后,通过他们在中国的声音,促进中国社会对日本的理解。

江方舟于2017年出版的书也明确指出,这是江方舟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在东京独自生活了一年后写的日记小说。这本书现已发行15万册,并由日本《新闻周刊》报道。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然而,这场动荡并没有随着江泽民的回应而结束,从之前的报道来看,过去六年中每年都有"交流中国知识分子加强中国知识分子的招聘"项目。到2019年,该项目的累计受邀者人数将达到196人,其中105人将是个人,91人将是合作者。

其中,有许多中国知名名人,如何兵,熊培云,马国川,段红清等,截至撰写本文时,他们还没有听说过这一事件。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自嘲是"一个没有作品的年轻作家"

除了这本书的初衷受到了质疑,这本书的写作水平也受到了网友的批评。

笔者指出,在豆瓣上,《东京年》的评分为7分,其中三星和四星最多,但最受欢迎的评论几乎被负面评价所主导。有网友表示,书中内容不多,读一张便条《流水记》的感觉,价格68元,完全一文不值,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取景上,里面是很多姜方舟的照片。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而文章里面更多的是一种方式:江芳舟去看博物馆、戏剧、绘画展,没有实质性的经验,而是让她想一本书,然后再讲一遍书。比如,她写信去看唐朝子庙,提到日本作家石黑一郎的小说《寺庙的平衡》,然后又讲了一遍小说,最后不知道唐昭帝庙是什么样子的。

有网友评论:如果不是江方舟的名气,还会有人读这本书吗?回顾江泽民的人生经历,几乎一路开绿灯: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在多家知名媒体专栏,19岁被清华大学录取,23岁大学毕业后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但公众眼中的"天才少女"却一直生活在争议之中。2008年,清华大学丢了60分接受蒋方舟,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当时江方舟的高考语言只拿到了117分,不如清华的工科学生,很多人质疑"文学天才"的称号。

2012年8月1日,阿尔克孜在推特上说,江泽民的很多文章都是他的母亲、作家尚爱兰写的,而江方舟在散文集《打开天窗》中写了《打开天窗》,还有一篇文章《白字小姐》,粗暴地说,他经常写错字:"'好''好'是四横, 我写了三个水平甚至写了十年。"

这位九岁的孩子用错别字写了十年的书,令人怀疑,江方舟和他的母亲都没有对这一事件做出积极回应。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有一个关于"为什么姜方舟不被看到"的答案,指的是一个关键点 - 不值得坐下。成年后,江方舟的文艺表现水平并不令人信服。在公开场合,江方舟只有两种姿态:一是放下书包,江方舟只是被动地接受观点,很少自己输出;

25岁时,江方舟出版了一本新书《我承认我没有经历过沧桑》,但这一次,她开始被当作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对待。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审判的童年》中,江方舟似乎急于摆脱一系列标签:"两天前,一位记者问我,你是认为人们记住的是你的工作,还是你让人们记住了。后来我以为,我的成长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交新闻,我不想成为一个象征性的东西,也不想成为社交新闻的主角。"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在一次采访中,在自我评价上,江方舟自嘲:一个年轻、有才华的女孩,已经不年轻了,一个没有作品的年轻作家。创造是唯一能把蒋方舟记在心里的东西。正如她所说:你可以说我未婚,或者你可以说我在性别市场上被选中,但你不能质疑我一直在写它。

资料来源:Observer.com,北美国际学生杂志,Getty

蒋方舟最新回应:我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未经正式授权,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所有平台稿件,违者予以查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