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产15万吨的背后-云南咖啡产业的酸楚

我国云南咖啡的引进历史已有一百多年,适宜的温度和微气候使云南生产了大陆地区98%的咖啡豆。

据云南行业统计,云南2016年小粒咖啡产量超过15万吨,随后由于市场、气候等因素,产量开始下降,2018年统计均为13.6万吨。它下降了10%以上。大陆目前生产世界咖啡的1.5%。基本上,云南咖啡行业的现状代表了中国大陆咖啡行业的现状。

年产15万吨的背后-云南咖啡产业的酸楚

产量下降通常意味着供需向供给侧倾斜,但事实是,由于质量缺乏稳定性,云南谷物咖啡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定价权,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发言权。雀巢长期以来一直以低于纽约期货价格每磅10-20美分的价格购买云南咖啡,这仅为哥伦比亚咖啡的三分之一。而云南咖啡作为一般销售,产业利润大多流向大型食品厂和买家。

根据《云南咖啡产业报告》的一组数据,云南省有30多万农民从事咖啡种植,涉及100万农民。年总产值仅为25.9亿元。咖喱农平均每年种植咖啡的收入只有2590元。

B站博主《周末咖啡报告》制作了一系列短片《咖啡人日记》深入云南咖啡产区,了解农民的处境。在云南咖啡看似美丽的风景背后,是无数咖喱农户,他们在每个季节结束时犹豫是否要切断咖啡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由于粗放的种植和加工方法,注定会导致质量不稳定,与价格疲软形成恶性循环,有上述数据结果。

年产15万吨的背后-云南咖啡产业的酸楚

该博主对咖喱农户为了数量而不一致成熟度地捡起咖啡进行了视频测试,在大雨中露天太阳豆,而不是躲避雨水,让雨水浸泡咖啡豆。因此,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将生的,煮熟的,破碎的,发霉的豆子放在麻袋中,然后运到贝壳清除站。

年产15万吨的背后-云南咖啡产业的酸楚

这些豆类最终将被星巴克、雀巢和麦克斯韦等大工厂以非常低的价格带走,然后作为我们的高价产品出现在他们的咖啡馆和货架上。

年产15万吨的背后-云南咖啡产业的酸楚

除了种植方法外,品种抗性的退化也是云南咖啡品质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云南种植的小粒咖啡品种主要引进于20世纪80年代的卡蒂姆系列,经过多年的单一品种栽培,抗咖啡锈病(咖啡植株头号杀手)的能力下降,由于咖啡锈病造成的生产能力每年损失30%以上。除了咖啡锈病,还要面对害虫:旋转器和杀虎牛。这两个物种会导致植物坏死,这对农民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

年产15万吨的背后-云南咖啡产业的酸楚

必须施肥来控制病虫害,这进一步降低了咖啡生产的有机速度。云2018年云南咖啡有机率仅为5%,精品率为6%。在世界其他知名地区,咖啡的质量存在巨大差距。

在明亮、醇厚的咖啡豆背后,是无数农民的挣扎和大工厂的垄断收购,以及不可持续的粗放种植。云南咖啡面临的这些问题,作为中南美洲咖啡的主要来源都经历过,所以现阶段这些地方生产的咖啡不再只是追求数量,而是追求品质和品牌。这样,咖喱农户的利益就可以在最大化过度种植的前提下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