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关注梧叶秋声,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且看详情,领略一代文豪苏轼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名震京师。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考中进士后,苏东坡步入仕途,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被贬黄州。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后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青云直上。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主动请辞。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再次回朝。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一贬再贬。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被贬到更远的儋州。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苏轼直面人生中的“三起三落”,屡遭艰危而无悔,身处逆境仍泰然。苏轼真的牛,不简单,必须点个赞。

苏轼最可贵之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豁达、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生活境界呢?

原来,苏轼长期受儒、释、道三教融通的影响,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下,苏轼兼修儒、释、道三家思想,取长补短,构建自己特有的人生观。儒家的经世之道,佛家的超脱旷达,道家的无为而治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他。可贵的是,他并不是只坚守一种思想,而是将儒家的学以致用、精忠报国,佛家的不慕名利、通达变化和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思想融会贯通,由外渗透到内,作为自己处事行事的准则。从儒家思想中,他找到了自己救济天下苍生的胆气;在佛老思想下,他又学会了当事情不顺意时,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的思想使他即便不用隐世,也同样能够完善自我。苏轼集三家思想之大成,用儒学来实现政治抱负,用道学来排解苦闷,用佛学来调整心态,用兼收并蓄的理念,吸收三家思想的精髓,作为自己做人行事的根本。

经世之道,超脱旷达,无为而治,直面人生三起三落,苏轼真的牛

苏轼

当今社会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这种乐观豁达、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你说呢?

—END—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