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主业“垄断”地位不保,红日药业难破“增收不增利”?

前控股股东股份被冻结,主业“垄断”地位不保,红日药业难破“增收不增利”?

经济观察网 余世琪/温家宝10月13日,红日药业(300026。深圳)宣布,其第三大股东天津大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通集团")因合同纠纷于10月11日和10月12日被法院冻结。这是大通集团今年第四次被冻结,加上此前冻结的股份,大通集团持有的2.04亿股全部被冻结,占总股本的6.8056%。

红太阳制药和大通的关系并不简单。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通是Reddick Pharmaceuticals的最大股东,持有21.19%的股份。据媒体报道,红日制药最初推出大通集团是因为资金不足,后者的股份条件之一就是控制红日制药。

直到2018年6月,大通集团才发表声明,表示将放弃红太阳药业控股股东的地位,并承认公司创始人姚晓清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六个月后,大通银行将其11.45%的股份转让给成都国资委旗下的兴诚集团,总价为13.2亿元。此后,大通成为第三大股东,此后多次减少持股。

Redding Pharmaceutical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冻结大通的股份不会对其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让许多投资者产生了怀疑,特别是因为红太阳制药公司近年来表现不佳。在这个节点上,核心股东也存在问题。

2016年后,红日药业营收从38.67亿元增长到64.88亿元,但净利润没有增无减,2018年最低,为2.11亿元。之后虽然有所复苏,但到2020年将只有5.73亿元,仍低于2016年的6.59亿元。公司可以说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循环。

其原因与其主营业务有很大关系。红日药业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中药配方颗粒、成品药和医疗器械。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是其最大的业务,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和绝大部分的利润。主要经营者为康仁堂药业,2017-2019年,康润堂的净利润占整体净利润的比重为90%、97%、91%。

但这是业务,这些年来一直在增加收入而不增加利润。2017年至2020年,业务收入由人民币12.72亿元增至人民币29.91亿元,净利润由人民币5.15亿元下降至人民币4.06亿元。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而净利润下降了21.16%。

Red Day Pharmaceuticals对目前的业务状况没有太多解释,并且不断下大赌注。2015年3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为中药产品自动化生产基地募集资金9.5亿元。当时,预计该项目将产生新的年收入约24.9亿元,税后净利润约4.01亿元。上述项目已于2018年6月达到预期运营状态,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累计实现效益为-972万元。

今年6月,红太阳药业继续在济南市开设新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宣布计划投资7.5亿元。以前的生产基地尚未达到预期,新基地已经开始。

更令人不安的是,政策环境正在朝着不利于红太阳制药业的方向转变。到2020年,国内只有6家企业获批试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红日药业就是其中之一,垄断了80%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

然而,今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验工作的公告》,结束了长达20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未来,所有中药企业都可以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实行备案制度, 不再需要申请批准。

相当于原来的"垄断"已不在状态,竞争对手也在施压。据相关统计,全国至少有60家企业已获得中药配方颗粒中试资质,开始布局相关品种。红日药业的竞争对手突然多了几十倍,价格战成了大概率事件,它甚至想保持"增收不增利"要困难得多。

第二大业务成品药也萎缩,收入从2019年的10.61亿元降至8.42亿元。其根源在于贡献该行业收入80%的核心类别,在2019年血液净值近50%的收入后,收入下降。

而即便在2020年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建议纳入抗疫中药"的"三药三药"情况,但也没有阻止这一趋势。该品种2020年的销售收入仅为5.04亿元,接近2018年。

在过去几年中,医疗器械业务一直是收入的重要部分。去年的收入为人民币21.51亿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6.55亿元增长228.31%,成为直接收入的第二大来源。

此次此次爆发的业务就是要抓住海外爆发的突发需求,业绩增长主要是子公司欧思医疗,其核心产品脉搏血氧仪是新型冠状动脉肺炎爆发的重要监测产品。公司去年实现年度净利润2.04亿元,占其利润总额的30%以上。

但在疫情爆发之前,该业务表现不佳。结果显示,红太阳制药从2017年到2019年每年进行1亿美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因为净利润低于收购时的预期。疫情爆发后,业务是否会继续增长是一个问号。

目前,红日药业还没有太新的计划落地。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各充满挑战,如何"破局",通过大健康会继续受到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