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控股股東股份被當機,主業“壟斷”地位不保,紅日藥業難破“增收不增利”?

作者:經濟觀察報
前控股股東股份被當機,主業“壟斷”地位不保,紅日藥業難破“增收不增利”?

經濟觀察網 餘世琪/溫家寶10月13日,紅日藥業(300026。深圳)宣布,其第三大股東天津大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通集團")因合同糾紛于10月11日和10月12日被法院當機。這是大通集團今年第四次被當機,加上此前當機的股份,大通集團持有的2.04億股全部被當機,占總股本的6.8056%。

紅太陽制藥和大通的關系并不簡單。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通是Reddick Pharmaceuticals的最大股東,持有21.19%的股份。據媒體報道,紅日制藥最初推出大通集團是因為資金不足,後者的股份條件之一就是控制紅日制藥。

直到2018年6月,大通集團才發表聲明,表示将放棄紅太陽藥業控股股東的地位,并承認公司創始人姚曉清為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六個月後,大通銀行将其11.45%的股份轉讓給成都國資委旗下的興誠集團,總價為13.2億元。此後,大通成為第三大股東,此後多次減少持股。

Redding Pharmaceutical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當機大通的股份不會對其營運産生不利影響。但兩者之間的複雜關系讓許多投資者産生了懷疑,特别是因為紅太陽制藥公司近年來表現不佳。在這個節點上,核心股東也存在問題。

2016年後,紅日藥業營收從38.67億元增長到64.88億元,但淨利潤沒有增無減,2018年最低,為2.11億元。之後雖然有所複蘇,但到2020年将隻有5.73億元,仍低于2016年的6.59億元。公司可以說已經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循環。

其原因與其主營業務有很大關系。紅日藥業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中藥配方顆粒、成品藥和醫療器械。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是其最大的業務,貢獻了近一半的收入和絕大部分的利潤。主要經營者為康仁堂藥業,2017-2019年,康潤堂的淨利潤占整體淨利潤的比重為90%、97%、91%。

但這是業務,這些年來一直在增加收入而不增加利潤。2017年至2020年,業務收入由人民币12.72億元增至人民币29.91億元,淨利潤由人民币5.15億元下降至人民币4.06億元。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而淨利潤下降了21.16%。

Red Day Pharmaceuticals對目前的業務狀況沒有太多解釋,并且不斷下大賭注。2015年3月,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為中藥産品自動化生産基地募集資金9.5億元。當時,預計該項目将産生新的年收入約24.9億元,稅後淨利潤約4.01億元。上述項目已于2018年6月達到預期營運狀态,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累計實作效益為-972萬元。

今年6月,紅太陽藥業繼續在濟南市開設新的中藥配方顆粒生産基地,宣布計劃投資7.5億元。以前的生産基地尚未達到預期,新基地已經開始。

更令人不安的是,政策環境正在朝着不利于紅太陽制藥業的方向轉變。到2020年,國内隻有6家企業獲批試生産中藥配方顆粒,紅日藥業就是其中之一,壟斷了80%的中藥配方顆粒市場。

然而,今年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四部門聯合釋出了《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驗工作的公告》,結束了長達20年的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未來,所有中藥企業都可以生産中藥配方顆粒,實行備案制度, 不再需要申請準許。

相當于原來的"壟斷"已不在狀态,競争對手也在施壓。據相關統計,全國至少有60家企業已獲得中藥配方顆粒中試資質,開始布局相關品種。紅日藥業的競争對手突然多了幾十倍,價格戰成了大機率事件,它甚至想保持"增收不增利"要困難得多。

第二大業務成品藥也萎縮,收入從2019年的10.61億元降至8.42億元。其根源在于貢獻該行業收入80%的核心類别,在2019年血液淨值近50%的收入後,收入下降。

而即便在2020年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并建議納入抗疫中藥"的"三藥三藥"情況,但也沒有阻止這一趨勢。該品種2020年的銷售收入僅為5.04億元,接近2018年。

在過去幾年中,醫療器械業務一直是收入的重要部分。去年的收入為人民币21.51億元,較2019年的人民币6.55億元增長228.31%,成為直接收入的第二大來源。

此次此次爆發的業務就是要抓住海外爆發的突發需求,業績增長主要是子公司歐思醫療,其核心産品脈搏血氧儀是新型冠狀動脈肺炎爆發的重要監測産品。公司去年實作年度淨利潤2.04億元,占其利潤總額的30%以上。

但在疫情爆發之前,該業務表現不佳。結果顯示,紅太陽制藥從2017年到2019年每年進行1億美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因為淨利潤低于收購時的預期。疫情爆發後,業務是否會繼續增長是一個問号。

目前,紅日藥業還沒有太新的計劃落地。三大核心業務闆塊各充滿挑戰,如何"破局",通過大健康會繼續受到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