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作者:初衣胜雪

古诗五首,总把新桃换旧符,谈谈桃符与春联的历史

就算是现代的城市的高楼,过春节不能燃放鞭炮,但是每家每户,都会贴春联。现代的印刷术,春联往往红底金字或者红底黑字,主体是以中国文化中经典的平仄对仗喜庆对联,装饰门楣,看起来极其热闹喜庆。

既然是印刷出的对联,自然有着纸品的华丽,只是上面的对联都是已经印刷写好的,多迎春吉利话语。

但是在乡村或者城市中年龄偏长一点的人,还是认为请一个会书法的先生,在年前用饱满的黑墨在红纸上即兴即时,写下春联更有意义。

贴春联,往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去掉去年春联的残迹,贴完新的春联就是新年之交,门前一片崭新的红光,给人很强烈的辞旧迎新之感。

春联起源于何时呢?

春联应该是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我们知道唐朝是个重视文字和诗的时代,已经发展处极其工整的律诗,尤其中间的四句,无论五言还是七言,要求表面工整对仗,有着非凡的形式美。

往往诗人写诗,是先做中间诗联部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行文状态补充其余。曾经贾岛为一句“落叶满长安“苦思冥想下句,结果走在路上,没有看到地方官的车马,迎头冲撞了过去,被囹圄下狱。结果他在牢狱之中,关了一晚上,还在苦思冥想上联。后来上联出来,是秋风生渭水,应照下句落叶满长安,大气凛冽,写出了长安壮丽恢宏的秋来秋色。

好的对联凝聚着诗人的灵魂。好的诗是可以让人一瞬灵魂飞扬。

唐朝的人爱用诗表达节日节气自然世事以及相关心境。古人写认为文字有灵,诗也是灵魂沟通天地的方式。所以毋庸置疑,唐朝人过年定会写出无数好诗好句子。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桃符的来历,是上古桃树的崇拜,桃树以春发向阳,多花多子,被称为神木和仙木,这是古代生殖崇拜的遗留。桃树代表天界和人间的长生和绵延,生生不息,且桃木在古代医疗上重要的作用,就是治疗肠胃疾病。这在上古是影响人们生存和健康的重要病灾,往往疟疾,腹痛,让人殒命。所以桃木代表阳光,健康,长寿,进而认为有桃树和桃木的地方,能够克住不知名的鬼魅和疾病。

在《山海经》里,就有一棵巨大的蟠桃树,枝叶绵亘千里,但是在桃树的东边,有鬼魅出没,有两个神人 神荼、郁垒,手里拿着芦苇绳索,专门驱赶想来偷桃子的鬼魅。

这里可以看到,桃树代表的是兴旺的仙界或者人间,而神荼、郁垒就是守护桃树,守护生机的神。

先秦之前,是怎样一种仪式已经不太清楚。

但是汉朝过年,家家都会在除夕,用桃木上写着神荼、郁垒的名字,或者桃木做成的人形,放在家门口,垂着芦苇的绳子,旁边画着老虎。称为“桃符”。

这种风俗在南北朝时期依然盛行。 宗懔 《 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 苇索 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

忽死贱如泥,遥看畏近著。

东家钉桃符,西家县赤索。

丛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唐 · 王梵志诗并序 其一百二

这是早唐时候的一首诗,写的过年时候,相依为命的父子两,勤俭节约,但是父亲却在过年的时候逝世了。

正是因为过年去世,很多邻居都觉得晦气,不和他们家往来,认为他们家鬼气重。

东家正在门口订着桃符,驱除鬼魅,也包含着对他们家的无言歧视。

西边的邻居悬着红色的芦苇绳子,离他们家远远的。

这位儿子扶着父亲的尸体一路上山,唱着人生的无奈,却被左右邻居和帮忙的人催促早些埋掉。

实际上这一风俗,在现在还有遗留。比如有人家家人过世的第一年春节,亲戚朋友是回避的。当然现在的说法,是给一个时间他们节哀,但是其源头还是古代对于疾病死亡的畏惧,桃符和赤索,是保护活人的世界,对于平凡人的死亡,他们敬而远之。

桃符重要的功能就是驱鬼辟邪。

今天谈的是春联和桃符的关系。

因为到了晚唐五代十国时期,一首诗联正是写在过年辟邪的桃木板上,也许之前也有,只是没有流传下来。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唐 ·孟蜀《桃符诗》

这是流传下来最早的春联。

五代时期,宋军将攻打后蜀,这年除夕,蜀国的皇帝说,今年过年的桃木板上,就不用道士写的符箓,请中书舍人幸夤逊,各写一句诗联在上头。他为什么要幸夤逊写呢?因为这位大臣渊博,且正直,是蜀国的肱骨名臣,在即将到来的大战前,这位皇帝还真不是迷信神荼、郁垒这两位门神,是要这位臣子,在春节的桃木板上写诗联,代表一种诸神保佑,人要胜天的愿望。

这位大臣一定是在这样的良辰吉日,酝酿饱满的情绪,祝福自己的国家和未来。在桃木板上写下“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新的一年,收纳旧年的丰收美好,新年开始,就是要春天长久,帝国永存。

这对联写在桃木板上,悬挂在高大的宫门口,想必气势壮阔。

但是如此的祈愿,蜀国依旧不免于灭亡。亡国之后的幸夤逊被宋朝接纳,做了益州的地方官,他这才知道,宋太祖的生日,在农历二月,就叫长春节。

虽然不知道这个历史典故有没有被篡改修饰的痕迹,但是春节用诗写对联贴在桃木板上,或者直接贴在门口,在宋朝大行其道。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王安石时代,桃符,就是桃木的门神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宋朝教育发达,儒家主导朝政,各种文化现象兴起,其中桃符,多以诗联替代。

比如宫廷楼台出现很多大翰林大学士写的新春帖子诗,代替了门神。叫新春帖子,或者春联。

那么民间也流行,用喜庆的对联和诗联,写在桃木上,或者代替桃木。

宋朝虽然军事力量比金国蒙古弱,但是却是妥妥当时世界一流富庶的国家。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繁荣太平。

人们除夕新年之交,用盛大的爆竹鞭炮辞旧迎新,家家喝送年的屠苏酒。

半夜里,将新的春联贴上,将旧的桃符门神换下。

而正月一日的朝阳,打在千家万户崭新的门口,一片新的气象。

王安石主政变法,这首诗也代表了他新政的愿望。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北宋 · 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二 (1073年12月) 节录

很有意思的是苏轼这首诗可以和王安石对照看,因为苏轼和王安石是政敌。

苏轼不理解王安石的变法,认为这是一场人为的权力斗争。

而苏轼因此贬谪,远离京城。

我离开京城已经三年了,只怕我一辈子都会颠沛在道路上,回不了京城。

我老了,怕看一年的新日历。我打算退隐之后,专门研究如何写“旧桃符”。

实际这里的“旧桃符”,也是春联和诗,不是真正的门神板。因为苏轼这个“写”字很有意思,实际意味着诗,诗联和春联已经早就流行。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书就桃符第二联,殷勤整佩去朝天。

五更待漏衣冠盛,一气回春草木鲜。” 明 · 程通《和曹同官韵》节录

明朝的桃符是春联的代称。 明太祖 朱元璋 推广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迎新春的年俗,贫苦出身的朱元璋自有一种经济节俭的热闹。

红纸代替桃木,喜庆的对联代替桃符,雅有雅的写法,俗有俗的泼辣。

但是还是要以手写,虔诚,表达新春的祝福为胜。

这明代的官员,虽然将春联说成古雅的桃符,但是第一句就泄露了这是诗联。

写好了新春对联的第二联,一晚守夜,还要去宫廷拜见皇帝。

好在同去的官员,衣冠楚楚,华美盛大,那春天伴随着新年回归,到处草木新鲜。

古诗五首,书就桃符第二联,谈谈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到了清朝之后,春节对联更加喜庆接地气。不过好的春联,是讲究手写,应时,应景,应心应愿,倒是和桃符最古老的含义相近,是人心于天地灵魂的沟通,释放和祝福。

现在最珍贵的,就是手写的春联。要有好的书法,好的才思。

实在不能几全,你就写下属于自己的诗联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诗词#

岁酒劝屠苏,古诗七首,谈谈屠苏和屠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