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科生,你为啥学编程?

文科生,你为啥学编程?

前言: 很惭愧,虽然来了CSND这么久,但是却从没有认真的写好一篇文章。刚刚看了一位同学写的博客,虽然他是一名软件专业的专科生,但已经是博客专家了。

他的每篇文章都排版精美,内容详实,让读者受益匪浅。 我觉得从今天起,应该要认真的对待我的每一篇作品。

在这里,写一写作为文科生非科班生,大四的我为什么要转行的初心。给后来者和同行者一点激励和借鉴。

也希望在理科生横行的互联网世界,消除理科生对文科生的偏见,于是写了此篇文章。

01土生土长的文科生自述

没错,从高中到大学我都是学的文科。高考考的文科,大学学的文科专业。

高中时,就单纯地因为喜欢文科,所以学习了文科。但当时的自己沉迷于玩乐和小说,加上自己初中的基础本身就不好,努力的程度不够,最后高考的分数只能读一个专科。没有达到目标的我对自己很失望。

最后我还是通过复读还是来到了一所二本大学。

所幸家境尚可,父母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填写志愿之际,没有按照父亲的建议去报故乡省市的警察学院,我听从自己的内心,通过自己的分析,经过学校和地域的筛选,结果被调剂到现在的这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但因为来到了我喜欢的城市,我并不后悔。

大学4年目前已经过去了3年,和大多数的大学生一样,最后我也发现我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没有太多的用处。

即便在大学还算努力,认真的考取了中文导游证书,英文通过了CET6,认识了一些旅游行业的前辈和学校的老师,提前出去了专业实习,了解了一些行业。

但最后却发现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能够干的工作,其他专业的同学同样可以,我在大学所学习的这些知识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不能构成任何的竞争壁垒,最后也只能凭借经验的积累和关系资源来领先他人。

3年的学习,我才明白,从短期来看,本科学历和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是没有太多用处的,除了学历能让我们有机会考研升学,考取公务员,以及优先在一些大城市落户之外。

假如去企业工作,我的专业,能够有机会最后获得高薪水的工作机会就是成为一名专职导游。

直到今年的上半年之际,我才思考清楚,我对自己的期许并不是成为一名导游,未来的生活愿景也不是终年奔波在外,浪迹天涯。

于是,在今年的3月份我开始关注互联网行业,6月份的时候,决定开始学习Java。

在面临即将毕业,自己需要经济独立的情况下,我还是做出了转行的决定。

这代表我否定了之前3年的自身经营和部分努力,但是我相信在大学所获得的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和经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会给予我回报。如同当年高考毅然复读一样,我也相信自己可以转行成功,虽然看上去甚是艰难。

02为什么选择转互联网IT

1、向往的工作

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我们从小时候就被问到,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答案,不同的人也许也有着不同的答案。在这个00后想成为网红的时代,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高中的时候,我主动想要做的事情有三件:成为一个想诗人般的作家;登上珠穆朗玛峰;考上一个自己期望的大学。幸运的是,这几件事似乎都在路上。比如在大学给喜欢的姑娘写诗,开自己的公众号在朋友圈写作,在CDSN写作,坚持跑步锻炼身体,外出旅游爬山。

在大学过去的这三年,通过外出短暂实习和对自身的了解之后,也许我还不能坚定的对别人说出,我要成为什么。但是我已经可以坚定的告诉别人,我不想成为什么。我不想要长期奔波在外的生活,不想没有一点自己的业余时间,也不想要微薄的薪水,不想被金钱和工作所束缚,这些是我不想要的。

销售、导游、公务员这些工作都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不会从事我所学的专业。

2、你是什么类型的性格?

目前中国社会似乎有一个常见的认知:内向型的性格是不好的,外向型性格才是好的。但实际上这两种性格各有优势和特点,没有什么好与坏。

只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外向型的性格的人因为喜欢与他人沟通交流,往往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更能够解决需要靠关系解决的问题。

这是我在大学期间,广泛阅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加上对自身和周围人的观察后得到结论。

我是一个非典型的内向型性格。喜欢独处,安静的思考和阅读,从过往的经验和记忆中汲取能量,这是内向型性格的特点。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不会与他人交流,不会大方的展示自己。

在我几年前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之后,我经常刻意的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积极主动与别人交流。

所以,在大学期间,我没有受到性格的限制,当上了班长,参加了很多校园比赛,还成为一个职业培训班的招生负责人,取得了一些荣耀和奖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一个与陌生人交流紧张到脸红,走上讲台不敢直面观众的人,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意与别人谈笑风生的人,即便还是会紧张,但已不再恐惧。

但我依然想在有选择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性格天性的工作。

3、你可以成为上帝?

传说,上帝创造世界用了7天时间,因为前面6天太累了,于是第7天用来休息。这让我想起了互联网行业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996,程序员恰好也是第7天才休息。是不是意味着创造者的宿命都是如此呢?天生劳碌命!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程序员是网络虚拟世界的创造者。

只不过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网络世界已经被先行者构建的似乎很完美,所以后继者只需要做一些修修补补,进行一些所谓的增删改补就行了。

我们只需要成为一个用轮子的人。

但真的是这样吗?

这让我想到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幕,20世纪初期,物理学大V——开尔文勋爵断言: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好了,后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余音未落,物理学的发展迎来了井喷,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量子理论,相对论,相继诞生,开启了一个物理学的新时代。

互联网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互联网永远存在,技术不断进步,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机会成为1个创造者,成为1个造轮子的人。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不仅想成为精神世界的创造者——创造一些文字作品。也想成为这网络世界创造者的一员,创造一些代码。

4、挑战和好奇是我进化的本能

说实话,对IT技术我是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的。

作为用户,我很好奇为什么微信和QQ成为了每个人的必需品,为什么淘宝和拼多多可以这么多人疯狂,为什么朋友圈和王者荣耀让这么多人痴迷。

我也很好奇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是一个技术的世界,万物互联的世界,大数据分配个体的世界,还是在经过快速发展后回归理性和原始的世界。

在有生之年能够作为小小的个体参与其中,是我的机遇和幸运。

虽然我很好奇这些,但是不可否认,转行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特别对于我而言。

由于文科生学习内容的特性,长期的记忆式学习,让人往往习惯于经验性的思考。

虽然我自诩是一个想象力丰富,讲究逻辑,注重理性的人,但这种思维弱点肯定是存在的。

尽管经过高考数学和高数的熏陶,但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所以编程对我很有挑战性。

海明威说过: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尽管你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

认知到自己的弱点,迎难而上,克服弱点,这应该是作为人,拥有的一种精神。

王小波也曾写过:给我一场战斗,给我一场失败!我就认输!

于我而言也是如此。

假如在我毕业之前,无法通过自学转行成功,那么我就认输,成为一名旅行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原来是有缘分的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是接触过编程的,还是有一定的缘分。

高三的时候,我的一个同桌就自学IT,好像因为还写俄罗斯方块这个小游戏,到北京参加比赛获得过1个奖项,只是当时忙于应付高考,我也没有过于关注这个。

高考失败后,原本打算找一份工作,但是当时一无所有,什么都不会。在得知一个同学正在培训机构学习IT之后,我也跑到那儿去了解一下情况,试听了一节课。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来到了大学。

那时是在2015年,如果那时候就开始学习IT的话,也许境况会很不一样,但是我并不后悔自己的大学生活。

每一个人生阶段应该都有它独有的意义所在,每一段经历都值得好好品味。

去年6月份的时候,和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发小交流,得知他专科毕业后就在上海做程序员,工作待遇和环境还行,让我有点羡慕。

这些点串起来,成为了一条线,突然发现我和互联网行业早有缘分,这或许也促使我做出了现在的选择。

03目前的学习方向和状况

在今年3月份我才开始了解这个行业,5月份的时候,意识到python语言的火爆,购买了一本零基础学Pyhon的书籍,断断续续的开始自学python。

后来6月份的时候,才了解到,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开始工作的话,先学习Java语言才是最优的选择,于是半路开始在慕课看Java视频,自学。

即将大四面临毕业,有很多杂事,一直断断续续的学习,加上是接触一个新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困难和枯燥很容易分心,所以进度很慢。

直到这几天,才算真正的静心学习,决定重新认真对待在CDSN的的每一篇作品。

截止到目前,已经将慕课上的Java基础入门几乎学完。在能够活学活用之后,准备学习一些框架。

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编程的语言繁多,每一门语言都博大精深。Java也是如此。

正如古人所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已!古人所言,诚不我欺!

但我愿能用我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去解决这些前进的困难!完成这次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愿景!

愿此刻的你也能够在IT学习的蜿蜒曲径上继续前进!

如果你是文科生,也想学编程的话,坚定自己的决定吧!不要理会别人的偏见!

如果你是理科生,愿我们一起同行,无有偏见,共同成长!加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