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关于转行的故事

前言

本来是一个一年前的回答,关于转行的故事,当时只写了一点点,现在重新补上去。

其实哪有什么难不难的问题,谁不是在死命撑着。

一年前的老版本

没考上大学,也不喜欢复读。

特别不喜欢父母从小说的,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的说法。

所以心里头一直想的就是,考不上大学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什么都不会,于是读了个自考。

电子技术,老爸说,以后可以修计算机了。

后来又找了个朋友教我做PS。

专科考完以后,就想考研。

那得先考本科,于是本科读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考研的时候报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间还做过通信工作,地理信息系统的画图,直到毕业都没写过一行代码。

硕士毕业之后混进去一家公司做程序员。

从架构到算法到知识库到大数据到搜索引擎都接触过。

开始做leader当管理梳理项目流程。

再跟着评需求,突然间对PM和运营感兴趣。

后来又接触了一点UI/QA/Android/IOS/WEB。

现在自己当老板做CEO。

修得了打印机换得了桶装水写得了代码陪得了客户水的起文章带得了团队当得了老师发得了传单站得了讲台可以做客服也能谈项目。

你说转行难不难。

感觉还没有在一件事情专注超过两年。

很难,回想起每一个选择都很难。

特别是在24~32岁这八年最中最难的时光。

一不开心,就想换个公司,换份工作,换个行业,换个职业。

觉得一个东西没意思了不想一直耗下去了就换个新鲜的。

有时候也是被逼的,对了,也摆过地摊扛过桶装水。

无论是主动转行还是被动转行,都很难。

特别是要重头开始的时候。

但是,难有什么大不了的。

比难还要难的事多了去。

我是一年半之后的分割线===

一年之后的新版本

想了想,还是认真写一下。

过去不想写,是因为总觉得写出来没什么意义,又不是刘强东和马云,等到有一天跟他们一样的时候再写不好么。

但又想了想,假设我自己的个人经历,能够给其他人一些启示,也就够了。

经历很长,所以没点耐心的看完上面的简述版就不用再看了。

高考之后

小时候没人照顾我,所以上学早,基本上都是同年级里年龄最小的,所以高中以前并没什么太多经历,不过就是学习打游戏离家出走挖了七天的坑栽电线竿碰到一群小混混被打过一顿之类的。

高考落榜之后,才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毕竟高中三年一直在玩儿,上课不喜欢听老师讲,就喜欢自己看,又经常逃课打篮球下象棋,被校长逮着过好几次,98年高中毕业又是扩招前一年,我只考了545分还是480多分来着,不记得了,那时候是标准分,没过档案线。

逆反心理很严重,从小就不喜欢争一些钱啊权啊,特别不喜欢为了这些事情勾心斗角,能安安静静的躺在太阳下面看大门,就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满足感。

所以在高考这个千军万马抢着要过的独木桥,我是一个失败者。

怎么办?父母找老同学帮忙,看看能否让我上学,后来因为我没有到建档线,没办法,只好放弃。

他们问我要不要复读。

同样的话,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被父母问过。

我是4岁半读的半年级,5岁半读的1年级,班主任特地跑到我家,说我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年龄太小,要不要再复读一年?

我的直接反应就是摇头,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做出来的关于自己命运的选择。

十一年后又是同样的问题,要不要复读?

我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我是这么想的,人这一生,只有一辈子,对不对,这么几十年,如果我把时间浪费在了做重复的事情上,我是不是相当于少活了一年?

不喜欢再读一次补习班了,那怎么办?

其实当时很难理解父母的感受,现在想来,这条路走的是无比的艰辛,父母大概一直都期望我能够做一个公务员,稳定的收入,就够了。

铁饭碗,比什么都好,再不然就是医生,我爸爸也曾经考虑过让我去做律师,或者是老师。狗狗最适合的就是律师,医生和老师,可是这三个我都不喜欢,自然也不会想到以后会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的老师,这是后话了。

知道高考成绩下来之后,我躺在床上,想自己大概是另一个世界,因为犯了错,所以才来人间历练的主角,现在已经失败了,今天闭上眼睛,明天一觉醒来,就会回到了原来的世界,而地球,就是我一段失败的历练而已,我承认自己失败了,所以,可以结束了么?

但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世界中,仍然是在地球这个讨厌的星系活着,还是要做为一个高考落榜生的角色,继续当前的游戏。

同班同学有从省会学校里做招生代理的,在学校门口摆小桌子,关于【自考】,也就是从他们的嘴里听到的。

不懂什么是自考,只知道自考很难。

难就难呗,当时心里想的一句话,就是,就算天底下自考只能有一个人考的过,那也是我啊。

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对不对。

反正只要能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可以了。

老爸经常说的考上了大学少奋斗十年的话,我不怎么喜欢。

我就是喜欢靠自己奋斗,不可以么?

就这样,跑去上学了。

选专业很简单,就是找一个没英语的,所以一些就看到了电子技术。

老爸去学校里问了咨询老师,老师说,现在电脑普及的越来越多了,可是坏了怎么办?

学了这个以后可以修电脑啊。

老爸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很认同,就这样,电子技术,这大概是人生里第一次有这种所谓的方向的概念。

两年专科

自考其实是一个很坑人的事情。在学校里,备受歧视。首先,这是自考辅导班,虽然在大学里上课,但是没有军训,没有学生证,没有图书证,没有学籍。

什么都没有,还不如成教。那个时候看着窗外穿着军装去军训的人,说不出来的羡慕。

其次,自考的考试安排很不合理,不同的省份不一样,我们省一年只能考两次,一次可以考四门课。武汉可以一年考四次,北京一次可以考六门课。

所以很多人去武汉参加考试,可是当初我不知道,9月份入学的时候,因为10月份要考试了,所以老师们只安排了两门课。

有少数几个人报了三门课,而我还是听老师的安排。

考试成绩还不错,自考的难度,在当时的我看来,不算太大,毕竟人还算是有一点点聪明,只是不愿意好好学习了而已。

所以拿出来了高考前三分之一的精力去学习,就轻轻松松的考了全班的平均分第一句,一个是九十多,一个是八十多。

但考再多都没用啊,六十分就够了。

这是我当时读自考时候的学习状况。

麻烦就麻烦在那年十月份,我只报了两门课。所以在99年和2000年,我每次都是按照最大可能报的科目去考试,每次考试都会通过,还是落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2000年的10月份我还剩下一门课就可以全部通过了。但是这门课只有2001年的10月份才能开始考试,中间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拿不到毕业证。

那个时候就隐约有了一种感知,现在的一件小的决定,在你以后未知的时间里,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连锁反应,只是当时自己根本看不到而已。

两年里的学习时间,其实大部分都是在玩儿,考前差不多一个月或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才会疯狂的去看书。从早上七点看到晚上十一点,基本上一个月都不怎么休息。

看的太早了会忘,每次考试之前我会先大概翻一下目录,感受一下难度,所以每次都还算好,学的好一点的科目,分数都在八十五分以上,也有几门课是卡在六十门多一点的,可惜成绩单不见了,不然还可以拿出来秀一下。

正是在自学考试中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对我以后的职业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更是对现在做的事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之后再说。

学校没课上,找工作没人要,怎么办?

老妈一直盼着我可以考个博士,我也曾笑着甩一下头发对老妈说:妈,不就是一个博士吗?我给你考一个不就行了么?(可惜到现在都不是博士,而我的高中同学,几年前就是北大博导了)

想考博士,就先从硕士考起。

查了一下硕士报名的条件,很尴尬。

要么有本科毕业证,要么是专科毕业两年。

而我哪一个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办?

两年本科

考本科呗,继续自考呗,只不过这次本科的学习没有去找学校报名,因为要省钱啊。

而且以我的天赋和努力,自已在学校里学没问题的。

考本科也很尴尬,因为没有专科毕业证,是不允许你报考本科科目,后来才改掉,只要你在本科毕业证拿到之前,拿到专科毕业证就好了,但是好政策我一直没碰到过。

所以2001年日子过的很轻松,我去冷饮店做过三色冰琪琳,冲过热牛奶,胖姐姐告诉我说,牛奶一定要拌的很均匀,要有敬业精神,虽然是奶粉冲的,但是一定不要让顾客看出来是奶粉冲的。

老爸还帮我找了一个做平面设计的小公司,让我在里面学制版。

我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Mac。

看着一个圆圆的鼠标,散着蓝光,真的是惊艳到了。

在那里做制版的时候,学会了PS,Illustrator,Coredraw,pagemaker等一系列排版设计的工具,也亲眼看到过是怎么做出大宝这种版面然后去印刷的(所以你懂了么),以及各种酒的外包装。

对电脑接触最多的就是那个时候。前前后后可能也就是一两月左右,一周去一两个星期,暑假里住过一个月。

所以当时就发现了,怎么他们家一家三顿吃米饭,每次吃饭都要炒那么多的菜,怎么鸡蛋炒西红柿居然是甜的,不行了我要早上跑出去吃肉包子。

就这样接触了电脑和网络之后,突然的就对黑客感兴趣了。

我想我应该是一个黑客大侠,在现实生活中,我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在网络世界里,我才是至高无上的王者。

然后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梦想,一心想当黑客,所以去找各种教程,没想到下载教程的时候把各种木马和病毒也下载过来了。

一台电脑简单就成了养毒场,随便杀一杀,几千个病毒是有的。

最关键的,也没学出来个什么门道,那些二进制的文件根本看不懂,什么端口了,什么协议了,什么扫描了,什么后门了,根本不理解。

然后就看到一句话:低级的黑客才用工具去破解,高级的黑客都是顶级的程序员。

我才明白,噢,原来只用个端口扫描工具还是很菜的啊,我需要会编程。

那我本科就报一个跟编程相关的专业好了。

找了半天,惟一合适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想了想,从电子技术转到计算机网络专业,还行。

这大概就是第一次正式的转专业,还不是转行业。

之前的三年没什么计算机相关的基础,好在计算机网络里讲的也一些基础课程,只是跟编程没有关系,所以那个时候想要写代码,还是要自己去学习。

本科也同样是大概考了两年左右,98年到2001年,专科毕业证拿到之后,报考的本科。所以2001年10月到2003年10月两年的时候考完了本科的课程,但是同年仍然不能以本科报考研究生,因为还有一门毕业设计要在2004年上半年才能拿到,但我已经可以用专科的名义报考硕士了,所以本科相当于是没什么用处。

在中间,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地理信息研究所做MapGis。

时间记不清了,反正就是路过的时候,看到有招聘,就去面试了。

面试很简单,就是看你的打字速度,一分钟能打多少字。

我是练五笔的,所以打字什么的还不成问题。

但是那时候没有手机,只有传呼机,我的传呼机,是我朋友送我的,要呼叫这个号码,必须说“上海的”号码。

所以当时他们打电话通知我可以参加培训的时候,是没通知到我的。

过了大概十天左右,我还是决定打电话问一下。研究所的老师说:啊,对你印象很深刻,可是跟你联系不上,现在怎么办,人家都已经培训了十天了,还有几天就结束了,你还能来吗?

我说:没问题啊,我可以的。

我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但是那个时候就概懂得了,有机会就要把握住,毕竟之前面试过很多次,都因为年龄太小被拒绝,十八九岁,我又看着面嫩,很多人都以为我十六岁以下,是童工,NND,抹不去的怨念。

跑到公司一看,有十几个人在同时学,Mapgis是一个专业的软件,很多人都不知道,就是用点线面画质堪测图,对我来说还好,毕竟是之前摸过不少电脑。

考试的时候,笔试第一,机试第二还是第三,不记得了,毕竟只学了两三天,很多东西不熟练。

最后,所里面留下来了六个人,我是其中一个。

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每个月工资350元,有工时提成,还有100元的奖金是留着的,什么时候发我忘记了,这么算下来,最多一个月可以拿到五百多,最低也有四百多呢。

很开心,正式上班的前一天,还发生了一点别的事,差一点儿没忍住就要拿刀子捅人了,想了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不能轻易放弃,就没捅。

嗯。如果捅了,估计你们现在也见不到我了。

所以找工作还是有帮助的。

这份工作做了差不多四个月,大家都在抱怨工时低,我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总之,我决定写一封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把我自己关于工资结构的想法的建议写出来,递到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同时为了标明我不是即得利益者,我决定辞职(其实也是因为要考试了,需要花时间来复习)。

脑袋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老师看到之后,当场就拍桌子说:如此天才,有冶国领军之能,怎么能轻易放弃?快给我追回来,加薪升职,一定要把人才留住!

我等了半个月也没等到他们给我打传呼,而且我确认这次他们都知道我的传呼号。

所以,电影和电视剧看多了,也不好,没有那么多伯乐,也没有那么多千里马,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份工作而已。

想通了这件事,剩下的事儿其实也好理解多了。

考完了几门课之后,又过上了每天吃喝打牌玩游戏看小说的幸福生活。

但是穷则思变,静极思动,第一次正式的转行,也就开始了。

这次,是跳到了通信行业。

第一次转行,我选择通信

通信行业刚好是最红火的时候。正是【四大中华】名震天下,华为中兴大战外企的时候,基本上在国内市场上,阿尔卡特什么的市场份额很小,华为扩张的很厉害。

这家公司,就是以前华为的员工,华为的策略是,只做研发,生产,安装和运维,全部交给第三方公司去处理。

所以他们几个人,也算是出来创业,做为华为的合作方,去给联通和移动安装部署基站,而那个时候,我对通信一窍通,公司的职位分成两种,一种叫做硬件工程师,一种叫做软件工程师。

我应聘的是软件工程师,但是按规定,必须要先从硬件工程师做起。

通信真心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当时手上的学习资料都有十几本,而且大部分都是听都没听过的。

传输,交换,光纤等等各种设备,机柜的安装,2兆头的焊接,最难的大概就是布线,一定要做出小辫子。华为的布线要求很高,所有的线,必须是四方的,外表面不可以有交叉,机柜里的两兆线,必须是圆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