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务云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成为云计算行业重要的推动力量。IDC报告称,2021年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427.16亿元,同比增长21.47%。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3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7.3亿元。
而在建设与应用中,政府机构对于异构的云服务与云能力的统一纳管要求日趋强烈,对能够实现异构云资源的调用、云服务的统一规划、多云承载的业务与数据的互通协同等都提出了要求。
政务云的主要特点
政务云主要是运用云计算技术,为政府机构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综合性服务平台,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
安全合规:需通过中央网信办党政部门增强级网络安全审查;按照公安部三级等保要求建设政务云平台。
政策响应:各地区建设政务云需紧扣国家和地区十四五规划、数字政务十四五规划、云计算发展规划、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等与本地经济特点和本地企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
业务驱动:政务云建设需要明确服务对象(各政企单位)的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从咨询规划、建设再到运营运维,政务云服务需要覆盖业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
质效评价:包括基础资源快速部署、快速上线、服务质量,高于行业的标准化产品及平台,且需要具备科学的使用分析和辅助决策,合理缩减整体运营成本。
统一管理和服务运营的需求
统一管理,是指政务云建设中,用基于云计算和多云管理技术统一管理政务云基础设施,形成产品化、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多层次管理平台,并为上层应用提供资源组件,从而实现异构架构管理、资源服务平台化能力和敏捷交付的需求。
服务运营,是指政务云建设中,用产品和服务运营的理念和思路,将基础设施服务产品云化,并根据业务或者其他客户部门的需求,对服务产品进行设计、交付、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
为了政务云服务单位实现数字一体化,发挥整体能力提高效率,服务的运营至关重要。服务运营部门将不仅关注特定的流程,更重要的是再造服务能力,以开发政务云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致力于帮助客户成功的目标,专注打造更高效、可定制、有价值的服务产品,并像业务部门一样运营这些服务产品。
服务运营主要体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服务运营体系、数据价值化运营管控三方面,政务云需重组技术工具、人员组织、流程规范和服务管理等关键要素,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运营体系,最终实现服务运营的需求。
政务云多云管理的功能框架
结合政务云统一管理和服务运营的需求,多云管理平台可通过如下主要功能来满足政务云的建设与应用。
云技术专业方面,实现多云资源操作集中,多组织管理集中,多种应用交付集中,多种场景使用集中和多环节适配集中。
精细化管理方面,实现交付质量统一,服务水平统一,集成框架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和流程运行统一。
能力特点方面,具备资源供给自动化,运营运维自动化,过程管理自动化,数据分析自动化,资源管理自动化。
创新方面,探索智慧决策,智慧规划,智慧分析,智慧运营和智慧监管等创新。
统一管理和服务运营的能力框架
政务云通过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建设集云、网、边于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集中管控多云,并通过统一的运维和运营,为上层业务提供协同与自动化、自助式的服务。
多云管理平台建设是通过业务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合,提升效率的过程。即利用数字技术,把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推动技术、业务、人才、资本等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从而提高服务与运营效率。
因此政务云能力框架第一级别以服务产品化运营为基础,第二级别为能力平台化运营,最终实现数据价值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