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作者:码字不吃葱

在2020年的国际妇女节,时尚杂志《Girls, Girls, Girls》制作了一则名为《Be A Lady They Said》的短片,从上帝视角道出现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要少吃点,要减肥,不要太胖,不要太瘦,别多嘴,别抱怨,要清纯,要性感,要化妆,要自然,别穿太少,别被强奸,别对陌生人笑,别太情绪化,要做女人的本职,做个好妻子,做个好母亲……

短片一经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前后矛盾的台词句句直指社会对女性的操控——要按照TA们的标准生存,不能做自己。而“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该不该做自己、该怎么做自己”,正是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所要讨论的问题。

【反性别歧视】平权短片:Be A Lady,They said! 句句诛心 @欧美IN迹_哔哩哔哩_bilibili

家庭中,相夫教子是女性的本分

82年生的金智英是全职主妇,丈夫温柔体贴挣钱多,女儿伶俐可爱不捣乱,一家三口生活在首尔,金智英既不必为物质生活担忧,也无需日日面对微妙的婆媳关系,这该是多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繁重的家务让金智英全年无休,终日围着丈夫和女儿打转,逢年过节更要扮演好逆来顺受的儿媳,伺候公婆的同时还要照顾从婆家回来的姑姐一家,稍有懈怠,便会引来婆婆的冷嘲热讽。只有在妈妈家中,金智英才能安心休息片刻。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尽管韩国在二战之后就引进了“男女平等”的教育理念,并在90年代中期制定了相对完备的女性教育政策和计划,但男尊女卑的男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金智英的妈妈从小学习优异,却不得不为了弟弟放弃学业;受过高等教育且有一份不错工作的金智英,也不得不在女儿出生后辞职照顾家庭。女儿稍大一点后,金智英和丈夫商量决定回到职场,可婆婆却严声指责说:“你太过分了,我儿子前途一片光明,你怎么能让他在家里带孩子?”

女性要为父兄、丈夫、后代牺牲自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被现代社会冠以伟大之名,而“伟大”也成为困住女性的围城——不管你的父兄、丈夫、后代是否成功,你都要为他们放弃“自我”。女性生而为人的多种可能性被一点点打压,最终浓缩在百十平方的水泥箱子中,因为这才是她们最终的归宿,相夫教子是她们的本分,外出打拼不顾家庭是她们的失职。

于是,金智英守着“本职”,在“平静的主妇生活”中渐渐失去了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职场上,子宫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雷

国文系毕业的金智英顺利进入宣传公司后,工作能力受到肯定,但她并没有机会升职,反而是水平稍逊一筹的男同事先得到提拔。金智英的女上级说,女职员要结婚、休产假,这对公司的5年计划有害无益。

女性天然拥有的生育能力成为男权社会用以反向打压、管控的工具,使女性难以在职场中得到和男性一样的机会。年轻的金智英曾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就算结婚生子,也有自信能好好工作。但显然,一切远没有那么简单。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假如金智英在怀孕后没有辞职,职场会对她好一些吗?并不。

在2013年的国产剧《小儿难养》中,宋佳饰演的职场精英在生子归来之后,不仅失去了晋升高层的机会,还被贬职成每天写报告的基层员工。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现代东亚国家,女性既要守着相夫教子的本职,又要努力让自己不被社会淘汰,想要在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更是难上加难,稍有偏颇就会被人诟病。就像金智英的女上级,虽然身为管理者,却是以牺牲自身为代价。她坦然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一个好女儿,更不是一个好母亲,尽管在公司管理层占有一席之地,但依然时时受到男性领导、同事的讽刺。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问题,永远只会针对女性提出,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永远要排在相夫教子之后。生育本是权利,却被刻画成女性的义务,什么?你是丁克?你讨厌孩子?对不起,女人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生孩子就不是女人,是丧失了母性的缺陷品。放心生吧,有了孩子你的想法就会改变的。你妥协了?这才对,做好贤内助,把管理社会的工作交给男性吧!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金智英,你凭什么抑郁?

在繁琐的家务中丧失了理想的金智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虽然平日里毫无异样,但金智英始终不快乐,在压力爆发的临界点,她会变成另一个人同身边人交谈。

在影片的的豆瓣讨论区,有一位女性发言者将金智英的抑郁归因为“矫情、不知足”。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很难想象,对女性最大的恶意和不解竟然来自于女性。

没错,金智英的确不必为生计发愁,在面对微妙的婆媳关系时,丈夫善解人意,从不和稀泥,但这些,能够成为金智英“知足”的理由吗?

2012年韩国疾病本部的调查报告显示,韩国女性经历抑郁症的比重是男性的1.8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让她们左右为难。

辞职做家庭主妇的金智英,常被职场人讽刺为“妈虫”,试图外出工作时,又被婆婆斥责,金智英失去了对人生的选择权,在“自己”这个命题里越走越远。她对心理医生说:“我觉得这样活着也不错,作为一个人的妈妈,作为一个人的妻子,有时候也会觉得幸福,但有时候,又有被困在了哪里的感觉。”

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是金智英患上抑郁症的最大原因,失控感来自社会对女性约定俗成的要求——照顾孩子、体贴丈夫、孝敬公婆。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在男权思维的惯性打压下,女性难以成为“自己”,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许多女性受其害却不自知。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写道:

将男人社会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价值观的女人,会主动适应男人的序列,期待通过男人得到财富的分配。这些乐于成为被男性物化的女性,甚至会帮助男性打压女性,何其悲哀。

“小赫敏”艾玛·沃森特在联合国演讲中提到,男性和女性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男性可以脆弱敏感,女性可以坚强独立,性别不该成为定义性格的教条。但在很多人的极端理解下,女性主张个人权利成了她们妄图与男性争抢社会资源的卑劣手段。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上映前,曾遭到韩国男性的大规模抵制,影片主演也遭受网络暴力,电影上映后,韩国男性观众将其称之为“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欢”。饶是如此,电影依然在韩国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因为金智英不是一个个体,而是韩国乃至亚洲千万女性的真实写照。

82年生的金智英丨做姐姐,做妻子,做儿媳,做妈妈,别做自己

不得不说,女性的觉醒让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男性充满危机感,他们害怕女性的自我意识会夺走他们拥有的荣光。然而,如此害怕女性觉醒的男性,又是从哪里来的自信,认为自己能支撑社会的良性运转呢?在此借用网友评论——

男人不要怕女人站起来,女人站起来不代表男人就会倒下去,这个世界足够大,站得下两拨人。

#硬核影视鉴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