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徽州不产骆驼,徽商为何被称为“徽骆驼”?这三点原因相辅相成

作者:说由来
徽州不产骆驼,徽商为何被称为“徽骆驼”?这三点原因相辅相成

上海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安徽商会紧急成立“徽骆驼”物资急助平台和支援队,为居住上海生活出现困难的皖籍老乡、老人、残疾人、学生等派送急需的生活物资,因其救助之高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令人好奇的是,骆驼是一种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动物,而徽州地处江南到处绿色葱茏,这两者没有半毛钱关系,为何徽商偏偏被称为“徽骆驼”呢?

徽州不产骆驼,徽商为何被称为“徽骆驼”?这三点原因相辅相成

徽商在今天代指安徽省的企业家,可是在古代,它专指旧徽州府地区的商人,包括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六个县。

徽州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活动记载,以后逐渐发展壮大,明朝成化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嘉庆时期,徽商经营活动达到顶点,与晋商、潮商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商帮,留下了“无徽不成商”的美名。

徽州不产骆驼,徽商为何被称为“徽骆驼”?这三点原因相辅相成

徽商之所以冠名“徽骆驼”,说法有三:其一,明清时期,徽商实力和资金非常雄厚,每到一个地方,便很快控制了当地的经济命脉,所以江南地区很多人称富可敌国的徽商为“徽老大”,而在徽州方言中,“老大”的发音与“骆驼”极为相似,慢慢就叫成了“徽骆驼”。徽商听了以后觉得挺有亲和力,渐渐接受了这个称呼。

徽州不产骆驼,徽商为何被称为“徽骆驼”?这三点原因相辅相成

其二,明朝灭亡后,明朝大臣金声率领义军退守到绩溪县东部深山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被俘前金声告诫部下说:“要做徽骆驼,不降异族。”他的部下遵其遗训,坚持抵抗长达百余年。就这样,“徽骆驼”宁死不屈的比喻流传了下来。后来,绩溪人胡适在美国看到了《荆驼丛书》五百种,对这段抗清的血泪史深受感动。1946年秋,胡适为南京徽州会馆首题“努力做徽骆驼”的条幅,此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徽骆驼”愈来愈被世人知晓,并成为徽州人的代称。

徽州不产骆驼,徽商为何被称为“徽骆驼”?这三点原因相辅相成

其三,徽州地理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的说法,人多地少,当地人只能在入仕和外出经商择一而行。而徽州商人多半以小生意起家,勤奋顽强、开拓进取,足迹遍布全国,他们与骆驼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任劳任怨、跋涉不止的特征十分相似,所以“徽骆驼”就成徽州人的精神象征!

万事万物皆有由来,我用故事讲给您听!

参考资料来源:《史学参考》文章《徽商为什么被叫做“徽骆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