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氢能产业“京沪争霸”

氢能产业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层面与经济层面共同发力,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和经济中心的上海无疑将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

随着国家两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名单出炉,各地燃料电池示范工作相继开启加速模式,北京、上海两地申报工作已正式落实。

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排头兵,京沪两地的示范对于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聚集众多央企国企,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政策型产业需要这样的大企业牵头发展;

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国内第一经济重镇,是目前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氢能条件最完备的城市,其发展对产业具有引领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比京沪的燃料电池联合示范政策、燃料电池布局企业、氢能示范区域的不同,为产业内企业作相关参考。

示范补贴:北京灵活机动、上海细致严格

去年8月,国家五部委批准上海与北京成为首批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随后,上海和北京两地先后出台相应的示范补贴政策,以谋求当地产业平稳发展。

图源:势银能链

势银能链整理发现,两地氢车联合示范的申报条件有所不同——

01

牵头单位北京整车带动,上海系统领衔

北京“示范应用联合体”的申报牵头单位为燃料电池整车制造企业;上海则是由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

北京明确要求“应用场景示范+示范联合体”,由整车企业牵头主导,一定程度表明北京地区要求的是下游应用端带动整个产业示范运营;上海则是要求系统关键技术方主导,由系统方拿到政府分配的示范额度,说明上海侧重考量中游系统关键技术对于产业的整体影响。

02

示范车型北京客车占比近半,上海物流占比过半

北京本次要求示范总数1162台,主要包含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重卡三大类别,其中客车占比最大,同时乘用车不纳入地方奖励范围内;

上海要求示范车辆总数为1000台,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物流车、乘用车、重卡、客车四大类别,其中物流车占比最大。

从推广示范车辆类型上看,上海重点关注物流车的示范应用,同时还在推动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北京则是更加关注燃料电池客车的示范应用情况(有一定冬奥会的因素影响)。

图源:势银能链

03

补贴执行北京灵活机动,上海细致严格

在补贴方面,北京同上海市一样,均按照国家1:1标准执行。不同的是,北京运营车辆在核算年度完成最低标准即可享受奖励,示范结束后政府将进行实际运营里程核实;上海市则是针对不同车型,给予满一年补贴一年的鼓励模式。具体而言——

北京市是按每个核算年度发放的补贴,若示范期内未跑满3万公里,将全额追回。在车辆运营补贴上,北京将车辆划为4.5吨以下和以上两个区间,各补0.3万元和1万元每年;

上海市分为12-31吨、31吨以上、通勤客车三种,分别按照每年不超过0.5万元、不超过2万元、不超过1万元进行补贴。

总而言之,北京的示范补贴政策更加灵活,可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而上海则是更加细致与严格,区分了车型所对应的补贴程度,能较好的实现运营目标。

企业分布:北京倾向终端带动中上游,上海中游核心带动全产业链

势银能链发现,目前京沪两地做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要地,布局的燃料电池企业都是多而广。但是,因其地域特色所布局的企业类型仍有一些不同。

01

企业总数上海略胜一筹,北京国企央企居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注册在北京地区的燃料电池企业就有345家。

势银能链发现,布局北京地区的燃料电池企业是十分多元化的。同时,布局企业主要特征也十分明显:国企/央企扎堆落地,整车及运营企业颇多。

(注:以上表格为势银能链整理的部分企业,并未覆盖全部)

上海地区则略有不同,注册燃料电池企业约有511家。总体数量相比北京总数较多,其中涉及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占据产业大头。

(注:以上表格为势银能链整理的部分企业,并未覆盖全部)

02

北京示范受冬奥影响较大,上海示范工作推进节奏领先

由于2022绿色冬奥的影响,布局北京的燃料电池企业大都有相应的示范申报机会;而上海作为大陆较早开始燃料电池示范运营的城市,也有多家企业有丰富的运营经验。

势银能链发现,布局北京的公司有很多业内龙头。其中包含了亿华通、国氢科技、氢璞创能、新研氢能等在京当地的公司;也有其他公司神力科技、爱德曼氢能、捷氢科技等在京布局的子公司;还有丰田等外资企业。

根据4月北京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的通知内容,北京的示范运营主要围绕省际间专线货运、城市重型货物运输、城市物流配送、城市客运四大应用场景展开,这其中涉及到多家燃料电池产业的竞争与配合。

近日,北京经信局也发布了“示范应用联合体”名单,其中北汽福田、一汽解放、宇通客车、金龙联合(苏州)四家企业成为联合示范牵头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北京客运申报项目中,有3个子项目共计312辆客车涉及冬奥会示范车辆转赛后使用的要求。在申报上,需要已经服役冬奥会的车辆才具备资格。

因此亿华通、国氢科技等已经配套过冬奥会氢车示范的企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先机,但未来随着其他企业的发力,整体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变局。

相比北京地区,上海政府对于燃料电池示范推广的进度更加快速。

作为国内第一个宣布通过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审核、第一个宣布示范城市群工作启动的城市,上海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执行环节再次领先,于2022年1月正式公示了第一批示范应用牵头企业。

势银能链了解到,重塑科技、捷氢科技、神力科技、航天氢能、上海清志、上海青氢科技6家公司将分别带头上海燃料电池示范应用。

其中,重塑科技、上海清志(清能股份子公司)、神力科技等均是上海本土的知名企业,捷氢科技、航天氢能是实力雄厚的领先企业,青氢科技(爱德曼子公司)则背靠嘉兴母公司(爱德曼氢能)的强大实力。

总而言之,目前从上海与北京的燃料电池企业布局来看,上海是更加倾向于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的掌控,以核心技术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北京地区则是倾向以终端应用带动中上游技术的发展。

示范区:大兴以国际化活动引领产业,临港区以实打实政策推进发展

势银能链发现,为保证形成完整的燃料电池产业链,多数城市在产业发展初期都会选择在某些区域打造产业集群,集中资源发展产业,这其中也包括北上两地。

北京、上海两地均布局了氢能产业集中发力的示范区,以较为宽松的政策和大量补贴资金来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上海发展较快的区域主要有临港区、嘉定区等;北京主要有大兴区、延庆区等,这些区域已成为了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之一,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入住企业的发展。

北京大兴区作为首都南部发展新的增长极,依托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加速发展氢能产业示范区,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

上海临港区作为上海市氢能发展的后起之秀,示范补贴政策尤为积极,吸引了燃料电池产业的多方重量级企业入驻,使得业内前沿技术进一步聚集,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因此,势银能链选取两地作简要对比介绍,以分析产业聚集区内的发展情况——

01

两地均进驻综合交通便利的地区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位于北京南部中心位置,毗邻大兴国际机场,京东“亚洲一号”、京南物流基地等重要交通枢纽,致力于构建氢能创新产业链、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科技应用场景和氢能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示范区。

该示范区集研发、试制、测试、生产于一体,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氢能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北京南部和东部乃至雄安新区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海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直接腹地。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构成了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临港作为上海发展氢能产业的重点区域,充分利用产业先发优势,合理规划氢能产业发展路径,现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之一。

总而言之,两大示范区的选址都是在综合交通十分便利的地区。同时,两地通过政策规划等释放红利,吸引大批量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入驻,以形成燃料电池产业聚集效应。

02

大兴区建立“3+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临港区主张全产业链同步发展

势银能链了解到,大兴区是代表北京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单位,率先建设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组织氢生态年会、城市群启动大会、国际绿氢大会等重点活动,打造“大兴氢能”品牌。

目前,大兴区依托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产业资源优势,构建以加氢示范站、国际氢能交流中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N”氢能产业生态体系。

截至2022年3月,大兴区围绕燃料电池、氢的制储运加和建筑能源三个产业链,累计对接项目超过300个,其中98家企业注册落地,亿华通、东方氢能、稳力科技等超40家龙头企业签约入园。

而上海临港新片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起步于2016年,经过5年多的创新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碳纸、储氢瓶、检验检测等具有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该区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土地空间、制度创新、应用场景、对外开放、平台承载等6个方面。

后续,该区域将以“依托存量整车、聚焦技术创新、找准应用场景、构建完整产业链”为发展思路,依托万象、中车数轨等存量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的示范推广。

目前,临港新片区集聚了上海擎动、唐锋能源、司氢科技、氢晨科技等业内优质企业和项目,形成了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态势和强大的氢能产业基础能力。

对比京沪两地示范区,它们都吸引了大量拥有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同时,两地区内依靠地域优势开展示范补贴、产业会议、投融资对接等活动来营造国际一流的产业环境,打造更加活跃的创新集群。

但是两地布局也有所不同,势银能链认为,大兴区依靠业内龙头企业亿华通、东方氢能以及更加国际化的市场条件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上海则是依靠拥有核心技术的系统龙头企业重塑、捷氢等以及下游应用端企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03

大兴政策推广具体化落实,临港政策更具有全局性掌控

截至目前,北京大兴区政府已联系发布了两次关于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今年4月,《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正式出炉,办法进一步强调了对运营车辆的补贴,同时还对行业交流会提供经费支持,进一步体现了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图源:势银能链

相较于北京大兴区,上海临港新片区更加积极布局,目前已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在规划中,临港明确将氢能列入“未来产业”,致力于将新片区打造成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五大最”,即:最高端链条、最前沿技术、最独特场景、最完备政策、最协同合作的地区。

事实上,此次“京沪争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比。

北京和上海作为大陆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最具典型性的两大城市,其政策的导向性、示范型地区以及氢能企业的发展格局对其他城市来说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因此,势银能链希望通过此文,给其他有资源禀赋、有发展基础的城市做一定的借鉴,从而带动全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蓬勃向上。

文章来源:势银能链

推荐报告

不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