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鲶鱼”再出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新动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鲶鱼”将再度出手,继续加码上海。

5月4日,路透社称特斯拉确认将在上海建设第二工厂,该工厂年产能45万辆,加上第一工厂约50万辆的年产能,未来将合力形成近百万辆的年交付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枢纽”。

随后,此消息获得了特斯拉中国内部人士的证实,只是表述从“建第二工厂”换成了“扩产”。不管称谓如何,此消息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都是一桩美事。

特斯拉上海工厂自2019年年底启动生产以来,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搅活了新能源汽车这一汪“春水”。如今,特斯拉上海工厂扩建,无疑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鲇鱼效应搅活新能源市场

为什么说特斯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鲶鱼”?我们可以用几组数字来解释。

根据交强险数据,进口特斯拉2019在中国的交付量是45345辆,2020年,在上海工厂正式启用并不断实现产能爬坡后,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也一飞冲天。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分别交付13.7万辆和32.1万辆。

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快速攀升,给特斯拉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也对特斯拉业绩扭亏为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而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不仅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提升了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这一新兴事物的心理接受程度。

在以前,国内接连发生的电动车自燃事故让许多消费者对电动车保持质疑态度,加上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掣肘,很多人对电动车甚至极为抗拒,从“电动爹”这个外号就能看出国人对电动车的态度。而国产特斯拉的到来,让一部分人开始接纳电动车。

电动车在国内推广普及面临的阻力,技术和消费者心理接受度是两个重要因素。特斯拉凭一己之力,打开了许多消费者心里通往电动车的那扇门,并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阶段。

在特斯拉鲶鱼效应的搅动下,国内新能源车企被迫加快研发脚步,以前靠骗补为生以及只存活在PPT上的企业加快了被淘汰的速度,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优胜劣汰,健康发展。尤其是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技术,短短两年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国内智能汽车的发展水平已足以傲视全球。

另外,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也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以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为例,其特意在上海临港建设了一座生产动力电池模组的工厂,以便就近服务特斯拉。

因为特斯拉工厂奉行“零库存”,这促使其上海生产基地附近形成了一条能够随时响应生产计划的供应链系统。上海所在的整个长三角,有105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为特斯拉提供服务,而且特斯拉的供应商个个都是所在领域的顶尖企业。

助力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累计交付量约为48.4万辆,若再增加45万辆的产能,未来将形成近百万的年产能,成为特斯拉在全球的最大生产基地。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共有四大工厂,除却上海工厂,还有加州工厂、德州工厂、柏林工厂。四大工厂中,上海工厂承担了特斯拉2021年51.7%的产能,是特斯拉全球最大汽车出口中心。2021年,上海工厂所交付的48.4万辆,减去在中国市场交付的32.1万辆,剩余的16.3万辆用于出口。

最近两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出现强劲增长,2021年出口量达213.8万辆。虽然特斯拉在其中的直接贡献只有16.3万辆,但其对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倒逼作用,间接促进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落后西方数十年,虽然从2009年起一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但只能说是“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电动化和智能化给中国汽车带来了赶超西方汽车强国的唯一机会。

特斯拉实现国产的这两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质的飞跃的两年。

2019年,大陆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是120万辆,2020年是136万辆,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至350万辆,两年间累计增长1.9倍。

这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企业中,中国就占了6席,其中,宁德时代出货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

智能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对汽车智能化的探索百花齐放,大部分主流车企都对自动驾驶实现自研,车机系统和智能座舱方面的自研技术更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华为、百度、小鹏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预言:到2030年,中国的智能汽车将领先其他国家两代或者一代半的技术差距。

扩建也好,新建也罢,特斯拉上海工厂加码45万辆年产能,将对国内自主车企带来更强烈的鲶鱼效应,倒逼国内车企深入自研技术,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注入新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