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鲶魚”再出手,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注入新動力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鲶魚”将再度出手,繼續加碼上海。

5月4日,路透社稱特斯拉确認将在上海建設第二工廠,該工廠年産能45萬輛,加上第一工廠約50萬輛的年産能,未來将合力形成近百萬輛的年傳遞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樞紐”。

随後,此消息獲得了特斯拉中國内部人士的證明,隻是表述從“建第二工廠”換成了“擴産”。不管稱謂如何,此消息對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都是一樁美事。

特斯拉上海工廠自2019年年底啟動生産以來,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一系列積極變化,攪活了新能源汽車這一汪“春水”。如今,特斯拉上海工廠擴建,無疑将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積極的作用。

鲇魚效應攪活新能源市場

為什麼說特斯拉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鲶魚”?我們可以用幾組數字來解釋。

根據交強險資料,進口特斯拉2019在中國的傳遞量是45345輛,2020年,在上海工廠正式啟用并不斷實作産能爬坡後,特斯拉在國内的銷量也一飛沖天。乘聯會資料顯示,2020年和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分别傳遞13.7萬輛和32.1萬輛。

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快速攀升,給特斯拉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也對特斯拉業績扭虧為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而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這不僅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提升了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這一新興事物的心理接受程度。

在以前,國内接連發生的電動車自燃事故讓許多消費者對電動車保持質疑态度,加上續航裡程和充電時間的掣肘,很多人對電動車甚至極為抗拒,從“電動爹”這個外号就能看出國人對電動車的态度。而國産特斯拉的到來,讓一部分人開始接納電動車。

電動車在國内推廣普及面臨的阻力,技術和消費者心理接受度是兩個重要因素。特斯拉憑一己之力,打開了許多消費者心裡通往電動車的那扇門,并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新階段。

在特斯拉鲶魚效應的攪動下,國内新能源車企被迫加快研發腳步,以前靠騙補為生以及隻存活在PPT上的企業加快了被淘汰的速度,促進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優勝劣汰,健康發展。尤其是動力電池、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技術,短短兩年間獲得了巨大的進步,目前國内智能汽車的發展水準已足以傲視全球。

另外,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投産也帶動了周邊産業鍊的蓬勃發展。以動力電池獨角獸甯德時代為例,其特意在上海臨港建設了一座生産動力電池模組的工廠,以便就近服務特斯拉。

因為特斯拉工廠奉行“零庫存”,這促使其上海生産基地附近形成了一條能夠随時響應生産計劃的供應鍊系統。上海所在的整個長三角,有105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為特斯拉提供服務,而且特斯拉的供應商個個都是所在領域的頂尖企業。

助力中國汽車走向世界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累計傳遞量約為48.4萬輛,若再增加45萬輛的産能,未來将形成近百萬的年産能,成為特斯拉在全球的最大生産基地。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共有四大工廠,除卻上海工廠,還有加州工廠、德州工廠、柏林工廠。四大工廠中,上海工廠承擔了特斯拉2021年51.7%的産能,是特斯拉全球最大汽車出口中心。2021年,上海工廠所傳遞的48.4萬輛,減去在中國市場傳遞的32.1萬輛,剩餘的16.3萬輛用于出口。

最近兩年,中國汽車出口市場出現強勁增長,2021年出口量達213.8萬輛。雖然特斯拉在其中的直接貢獻隻有16.3萬輛,但其對國内新能源車企的倒逼作用,間接促進了中國汽車出口的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落後西方數十年,雖然從2009年起一直穩居全球汽車産銷第一,但隻能說是“汽車大國”,而非“汽車強國”,電動化和智能化給中國汽車帶來了趕超西方汽車強國的唯一機會。

特斯拉實作國産的這兩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作質的飛躍的兩年。

2019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是120萬輛,2020年是136萬輛,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增至350萬輛,兩年間累計增長1.9倍。

這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動力電池領域,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企業中,中國就占了6席,其中,甯德時代出貨量連續6年全球第一。

智能汽車領域,中國自主品牌對汽車智能化的探索百花齊放,大部分主流車企都對自動駕駛實作自研,車機系統和智能座艙方面的自研技術更是處于全球領先水準,華為、百度、小鵬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預言:到2030年,中國的智能汽車将領先其他國家兩代或者一代半的技術差距。

擴建也好,建立也罷,特斯拉上海工廠加碼45萬輛年産能,将對國内自主車企帶來更強烈的鲶魚效應,倒逼國内車企深入自研技術,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以及走向世界注入新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