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零跑抢发CTC,噱头or风口?

4月29日,有媒体曝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蔡建永离职加入宁德时代,负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业务。

同样因为CTC,零跑汽车最近流量不错。

CTC,即“cell to chassis”,所谓的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几日前,零跑汽车正式对外发布该技术,并宣布会在C01上率先量产应用,是CTC量产首吃螃蟹的车企。

不少言论在鼓掌:认为零跑CTC大力推进了汽车电池技术3.0的到来,甚至汽车电池的格局将发生变动,CTC或成为行业新风口。

甚至有评论称,CTC技术将打破电池厂商在电池供应层面的强势壁垒。

CTC真的会成为汽车行业电池的大趋势吗?CTC的优势是什么?都有谁在CTC?

零跑抢发CTC,噱头or风口?

什么是CTC? 都有谁在CTC?

据零跑科技董事长朱江明表述,CTC技术酝酿6年之久,起念是源于对智能手机电池的观察。

既然手机电池可以由可拆卸迭代为集成式电池,汽车电池是不是也可以?

出于这样的思考,2016年起零跑旗下动力电池团队开始攻坚。

零跑汽车CTC主张“少即是多”的概念。官方将这一技术解释为,通过重新设计电池承载托盘,使整个下车体底盘结构与电池托盘结构耦合。

简单概括,就是将电芯直接封装于车身底盘,避开了模组与电池包的装配过程,构建出电芯与底盘的的一体化集成。

公开资料显示,很多企业试足CTC。特斯拉提出过4680 Structural Battery方案,大众、沃尔沃、福特、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汽车或动力电池企业,都相继参与研发。

以上大厂入局,是围观者认为CTC将成为趋势的主要原因。毕竟CTC研发的背后是汽车产品事关电池容量、电池能量密度等核心竞争力。

有专业机构认为,CTC技术正处于从概念到量产阶段。随着一众企业入局,CTC 技术有望加速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而随着电动汽车对于便捷性、轻量化的要求提升,CTC方案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成组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零跑抢发CTC,噱头or风口?

CTC的优势是什么?

据官方介绍,零跑汽车采用的“CTC双骨架环形梁式结构”可为整车生产减少20%的零部件数量、15%的结构件成本,并提高25%的整车刚度。

从C端体验而言,该技术较之CTP技术,将对电池仓空间利用率提升超5%,综合工况续航方面也有10%的增量。

此外,零跑汽车的CTC技术平衡了看似矛盾的高度集成化与模块化,便于跨平台适配未来各级别、类型车型。

总而言之,CTC可凭借软硬件共同创新,全面赋能产品。其具备的高适配与强拓展属性,能够为高效柔性化生产带来便利,同时由于可更广泛地兼容电压平台与车型,故而具备迭代属性。

有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动力电池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电池材料和系统结构两方面。

由于目前固态电池、碳硅负极等新材料距离大规模应用落地还有一定距离。因而, 电池系统结构的优化创新被寄予众望。

鉴于动力电池封装传统技术,“电芯-模组-电池包”的三级装配模式被称之“1.0时代”;以比亚迪刀片电池为典型案例的CTP模式,即“省掉模组装配,将电芯直接整合进电池包”被定义为“2.0时代”。故业内将“夹层”更少、结构更轻省的CTC看作“3.0时代”的象征。

此外,CTC技术集成化能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近乎至燃油车水平,这是研发的另一驱动力。

CTC会成为行业趋势吗?

CTC是有门槛的:对电芯容量需求、产品设计能力、产品销量稳定性都有不低的要求。

换言之,强大的品牌技术能力、充足的订单量,以及产品的稳定表现是“CTC的入门券”。

“起码短期内,CTC不会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江西新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当前对CTC的宣传是比较片面的,只强调拿掉电池包可节省空间,便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而忽略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当前更普遍的电池包,由于CTC的集成特性,使得底盘除电芯外,还要完成同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的适配,产品的组装难度会复杂很多。

零跑抢发CTC,噱头or风口?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一但车辆遭遇车祸或被损坏,势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个零件出问题, 维修时则需要拆卸整个车辆底盘,维修的难度和成本被大大抬高。

此外,CTC作为新技术,生产中机械性能等制造成本的增加也不可避免。

可能由于上述原因,特斯拉虽然进入了CTC的研究领域,到截至目前并没有大规模应用。有消息称,特斯拉只将相关技术注入最新款Model Y,且只是在公司内部小范围试用。

此外,没有其他企业真正开始启用CTC。

当前CTC技术应用将面临的问题,或同宝马汽车曾采用的碳纤维车身类似。此前宝马由于采用碳纤材料,使车身重量得以大幅度减轻,“两个工人就可以抬起来的重量”。但是后来实践中发现,一旦发生碰撞导致变形,就需要更换整个车身,由于这个原因宝马的相关车型停产。

CTC技术的长处和痛点都非常鲜明。

在张翔看来,CTC技术尚待市场验证,零跑汽车在行业技术瓶颈尚未解决的当下宣传此技术,更多是希望借此吸引资本市场和消费终端的注意。

“不成熟的技术,谁走得太往前,会容易变成趟水的先烈。如果是规模较大车企,抗风险能力会相对较强。哪怕技术研发失败,还可有其它车型支撑。同时,研发费用压力的分摊会容易些。各方面压力不会过于沉重,但对于资历较浅的车企,失败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张翔如是说道。

后面的话:

零跑汽车的CTC发布,着实吸睛,有着突出重围的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当前的CTC,其实是打了“宣传技术擦边”的。

其并没有严格遵循CTC原理中电芯直接集成底盘的概念,而是选择加入部分电池模组。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并不完全符合CTC标准,但对于接下来的规模性量产,以及后续可能涉及的维修算是“减重减负”了。

公开数据显示,由于坚持全栈自研,零跑汽车2021年每卖一台车,亏损约6.5万元。卖得多亏得多,结合“2025年销量达80万”的目标,零跑汽车当前面临的压力不小。

或许,这个“约等于CTC”的方案是零跑当前多渠道吸引关注同时稀释风险的最优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