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窗外,下雨了,

雨声潺潺,敲打着窗,

莫名,有些心安,

像住在溪边。

张潮在《幽梦影》里写: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其实,雨只是雨,

但听雨的人,却心境万千。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喜欢下雨天,

特别是暮春的雨,

温温柔柔,缠绵多情,

好似把一整个春天都捧进怀里。

无边细雨纷纷落,

掩去喧嚣,涤尽尘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且去听雨,且寻雅趣,

且得清欢,且令心安。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01

且去听雨,赏花开落

四月将暮,

处处繁花开且落。

落红铺径,小雨霏霏,

梨花淡白,柳色深青,

姹紫嫣红,终将作别。

想当年,大观园里,

宝玉不忍满地桃花被践踏,

兜了花瓣抖到水池里,

任其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

而黛玉却恐流水被污糟了,

担了花锄,花囊,拿着花帚,

扫了,装到绢袋里,埋进花冢,

只求一个干干净净。

惜花之情,至真至诚。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而今,为生活疲于奔波,

少有机会能静静看一场花开,

或许,只有在下雨天,

能有片刻的停驻,听雨赏花。

真想醉漾轻舟,

一个人漫行至花深处,

眼见烟雨朦胧,青山叠翠,

飞雨落花中,不记来时路,

沉醉其中,可抚慰一二

今春未曾好好赏花的遗憾。

或是,寻一个无人的角落,

与一朵牡丹对望,倾城国色,

染了微雨,更添艳丽,

也可赏赏烟柳,听听莺啼。

林清玄说过:“心里常有花季的人,

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看的。

即使花都谢了,也有可观之处。”

人人惜花怨春归早,

于花而言,花落花开皆有时,

纵被春风吹作雪,亦是心甘情愿。

人这一生亦如此,万事皆有缘法,

心外无物,且去听雨赏花,

尽心过好每一个当下,

你想要的,终会到来。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02

且去听雨,喝茶读书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

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正逢春夏之交的雨,

最宜喝茶读书。

任窗外雨声忽大忽小,

烧一壶水,抓一撮春茶,

沸水冲开,蜷曲的叶慢慢舒展,

茶烟袅袅,呷一小口,

清清浅浅的苦涩于舌尖荡漾开,

茶汤入喉,芳香四溢,心神清明。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茶香,雨声,

手中还缺一本闲书。

读《浮生六记》,跟着芸娘,

读诗、拣石、赏月、联句、游春,

那些被遗忘的风雅乐事,再次唤醒。

窗外夜雨不息,

屋内春意浓,爱人在侧,

绮怀万动,宜读花间诸集;

若有一架蔷薇雨中摇曳多姿,

蜂蝶乱飞,正在青春,谁能不醉,

宜细读《红楼梦》。

或是,隔离在家,

坐立难安,焦躁不已,

愁来愁去,莫如去读书,

托尔斯泰就是如此排解忧愁,

“忧来无方,窗外下雨,

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

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

在暮春,一帘雨,

一杯茶,一本书,

是最能得闲趣的,

雨声寄情,热茶畅神,

书则愈万千忧虑。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03

且去听雨,无事静坐

下雨天,

也有惫懒的时候,

不想赏花,也不想读书,

只想静坐,听雨。

静坐不神秘,

古人将之当作日常,

朱熹主张: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在静坐里,生出定力和智慧。

苏轼也说: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如此看来,静坐和听雨,

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很喜欢电影《无问西东》里的一幕:

在昆明一间茅草屋里,

西南联大的学子们正在专心学习,

只是窗外雨声渐大,将教授的声音盖住,

哪怕他拔高了声音,也无济于事,

于是,他索性在黑板写下

“静坐听雨”四字,转身坐下,

和学生一起细听雨声。

这份恬淡和温润,真叫人佩服。

如今,疫情四起,

核酸、隔离、居家办公,

房贷、车贷、养家糊口,

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苦苦支撑,

事已至此,即便忧心如焚,也于事无补。

不若想方定下来,

听听雨声,小坐一会,

把纷乱的心绪收拢再梳理开,

“管他惊涛骇浪来袭,内心永是桃李春风。”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04

且去听雨,寻得心安

在这样的当下,

还想讲讲苏东坡遇到的一场雨。

那年的春日,路途中天降暴雨,

同行人要么抱怨,要么避雨,

唯他一人吟啸且徐行,喊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一生,

坎坷愁苦,从不少,

但他总能把苦难酿成美酒、美食,

不管外界多糟糕,

总能找到令自己心安的法子。

且去听雨,且令心安!

愿你,无事时,

静坐听雨,觅得清欢,

有事时,静坐听雨,觅得心安,

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