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想说|还没搞懂怎么演戏,你也敢带学生?

咱们过去讨论过师徒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也举过不少名师高徒的例子。在这些事例里,德高望重的老师和虔诚好学的学生,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师父认真教、徒弟认真学,为戏曲界培养出一代代名家,成为业内典范。

典范的一层含义是榜样,是特别理想化的状态,即“应该向他们学习”,另一层含义是稀缺,毕竟大部分师徒之间尚未达到典范的境界,戏曲行业里也有不少师徒反目甚至逐出师门的例证。

想说|还没搞懂怎么演戏,你也敢带学生?

“衰派老生一绝”刘毓中先生为徒弟桑梓排戏

父子父子,先有父才有子;师徒师徒,先有师后有徒。做师父的,总要给徒弟传授技艺、传播美德、传承思路,这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含义。

戏曲艺术教育其实包括很多层面,最基础的应该是基本功训练和身段唱腔表演培训,毕竟戏曲首先是个实践性的行业,传授腔怎么唱、动作怎么比划,乃至于戏怎么演,这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戏曲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

如果从更高层面要求,戏曲教育工作者还要德才兼备,在教好基本功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艺术观乃至人生观。我们常说的德艺双馨、德在艺先,强调的是艺术家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才能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担当起高台教化的责任。

想说|还没搞懂怎么演戏,你也敢带学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豫剧名家马金凤师徒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各地戏曲学校或新建或恢复招生。当时的戏曲学校之中颇有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名演员任教。他们阔别舞台十余年,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又担心自己满身的本事浪费了,所以在教学上狠下一番功夫,培养出的学生如今基本已成为各剧种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这批老师基本都是演员出身,其中不少还是剧种的代表人物,或在全国较有影响力,他们的表演水平自然很高;另外,他们自身往往是苦孩子出身,受教育并成长于解放初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对艺德有深刻的理解,对艺术传承也非常急迫,所以他们在哺育新苗时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想说|还没搞懂怎么演戏,你也敢带学生?

秦腔名家马蓝鱼教学中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老师本身的艺术修为有限,“自己还没搞懂怎么演戏呢”,就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教学生甚至收徒弟,以己昏昏居然还妄想使人昭昭,自己一肚子大白粉居然就要在学生的艺术生涯里挥毫泼墨,效果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也确实有某些人,不但肚里空空、身上凉凉,而且脑子空空、思想混沌,再要是有了好为人师的心思,就更可怕了。“自己还没搞清楚怎么做人呢”,就广开山门开始收弟子了。

想说|还没搞懂怎么演戏,你也敢带学生?

我们以前曾经说过,要“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要“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首先要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不能要求每一位戏曲教育者都成为品德上无可指摘、业务上精妙绝伦,但他们至少应当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榜样、艺术上的指南。

作者:李想

编辑/审核:杨瑶

终审:王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