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渭楼 艺术|生活才是绘画的源泉——黄胄

黄胄(1925年3月—1997年4月),字映斋,出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长安画派代表人物。

自幼酷爱绘画,自学成才,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

清渭楼 艺术|生活才是绘画的源泉——黄胄

作者:黄胄

名称:骆驼少女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在黄胄的艺术生涯里,老天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照顾。黄胄本姓梁,黄胄是他自己给取的笔名,原名梁金堂,字映斋。1925年出生于河北蠡县,那是一个荒僻的小村,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

黄胄自幼酷爱绘画从童稚时就显示出艺术天分,祖父是乡里戏班会头,所以小时候他常画“戏子人”,没人教,全凭自己喜欢。能分清并画出戏中人物脸谱,也画家畜,给父亲写信也要画上几个小人。

因日军飞机轰炸西安,黄胄随母亲和姐姐逃难到宝鸡,在宝鸡纺纱厂办的惠工中学读书。一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他获得一面上面写着“炎黄之胄”的锦旗,经语文老师讲解后,遂取名黄胄,立志做有为的炎黄子孙。初中只上了一年,就因父亲病故而辍学,为了学画,他背井离乡流落到西安,过着飘泊的生活。

清渭楼 艺术|生活才是绘画的源泉——黄胄

作者:黄胄

名称:墨竹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1943年,他拜西北著名画家赵望云学习中国画,那时的赵望云在西北是大画家。194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上做美术编辑,从此常到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区速写。

文革时期在新疆下乡时,黄胄被关进“牛棚”放了三年的驴。长时间观驴、放驴、与驴接触、与驴为伍、以驴为友、和驴对话,使他与驴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这期间黄胄画了大量的毛驴速写,黄胄画驴可谓画出了驴的精、气、神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连他的老师赵望云对他画的驴都赞誉有加,称“黄胄画的驴能踢死人!”

1969年,黄胄在军事博物馆的木工房接受劳动改造,具体工作就是喂毛驴磨豆腐,并将豆腐提供给附近家属区的住户。当时黄胄与家人离散各方,夫人郑闻慧带着3个孩子在河南信阳干校接受劳动改造,黄胄遭受着痛苦的精神折磨,没想到自己画过的毛驴此时竟成了他现实生活中最亲近的伙伴。

他对待毛驴如同自己的亲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驴喂草料,然后做好豆腐用驴车拉着去卖,卖完豆腐再去拉草料。有时候劳作疲乏了,黄胄就顺路在一个小酒馆喝几口酒解乏。这毛驴也心疼他,每次走到那个小酒馆旁边就自动停住不走了,非等黄胄喝几口酒才走。而且这驴自己认道,黄胄喝完酒在车上迷迷糊糊睡着了,那车不用驾,驴自己拉着回到家,准确地把车辕撞在门框上然后等黄胄醒来卸车。

后来国家部分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黄胄回到单位从事本行工作,离开了他心爱的小毛驴。有一天黄胄骑自行车从原来喂驴的地方经过,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毛驴惊了,小心啊!”接着人群乱作一团,黄胄也慌忙跳下车闪在路旁,只见一头毛驴拖着一辆板车飞奔过来,众人正不知所措,没想到那驴竟然跑到黄胄面前停住一动不动了。

这时候黄胄才认出这驴正是自己当年患难与共的“挚友”,原来那驴在很远处就看见了黄胄,所以不顾一切地飞奔过来,黄胄深情地抱住驴头摩挲良久,热泪盈眶。

清渭楼 艺术|生活才是绘画的源泉——黄胄

作者:黄胄

名称:笑口常开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文革”期间,他含泪烧了一筐筐的速写,并被强制劳动改造,被迫搁笔,导致传世的速写只有500余幅。“文革”结束后,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1977年病情恶化,致使瘫痪, 但他却激情饱满地坚持创作,在病榻上画了一幅20米长的《百驴图》作为邓小平同志访日时的国礼送与日本天皇。

黄胄的艺术界朋友甚多,画驴出名后,“驴价”接连暴涨,其实黄胄画人物和其它题材功力都极深,而朋友多点名要驴,黄胄则一一应之。

但是,索画者越来越多,黄胄应酬不了,累病了,自称欠了朋友不少“驴债”。其一便是黄宗江,五十年代,黄胄刚应徐悲鸿之邀,自西安来京,宗江便大赏他的毛驴画得好,希望得到一幅,黄胄欣然允诺,不料一拖就是三十年。

谈到自己的经历,黄胄绝口不谈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他几乎是历届运动的“老运动员”,尤其是“文革期间”“驴贩子”的绰号,几乎家喻户晓,可他却说:“没什么苦难可谈,既然是过去,还提它干嘛!人要往前看,有功夫多做点事,更多的画点画,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怨天、不尤人,打嘴仗、沽名钓誉无聊”。

炎黄艺术馆在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推动艺术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黄胄的艺术道路、治学精神以及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执著追求,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1997年4月23日,著名艺术家黄胄逝世。人生旅途上,他离幽燕、入关中、出秦川、履新疆,漫漫长路,他体验着一种坚忍和顽强。

抬眼望,仰天长叹,身边知音竟是喷着鼻息的毛驴。

编 辑:文水静

审 核:杨向雄

往丨期丨内丨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