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纵横|宋代大国工匠趣事多

文化纵横|宋代大国工匠趣事多
文化纵横|宋代大国工匠趣事多

宋代是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士农工商各业都得到大发展,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正所谓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诞生了能工巧匠,工匠推动了科技进步。宋代工匠灿若星辰,我们不妨通过一些趣事去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文化纵横|宋代大国工匠趣事多

建筑工匠走出国门

宋代的建筑工匠十分了得,建筑大师更是层出不穷。营造法祖李诫,北宋著名建筑学家,他主持修建了开封府廨、太庙及钦慈太后佛寺等大规模建筑。他编修的《营造法式》是一部建筑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之一,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附有非常珍贵的建筑图样,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制图学和美术工艺的高度、水平。

建筑学家喻皓,亲自设计、主持建造了十三层的开宝寺木塔。建成后,人们发现塔身微微向西北倾斜,很奇怪,就去询问,喻皓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刮西北风,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为的是抵抗风力,估计不到一百年就能被风吹正。”可见喻皓在搞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了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注意到周围环境以及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

更为可喜的是,宋代的建筑艺术还走出了国门。日本的东大寺初建于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间,日本东大寺曾一度毁于战火。据日本九条兼实的日记《玉叶》记载:日本寿永元年(1182年),即南宋淳熙九年,重建时,由于日本工匠无力修复,就聘请了正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师陈和卿为总技师,指挥两国匠人重建了东大寺;来自明州(今宁波)的工匠伊行末等四人则负责雕造了南大门的雌雄二狮,据《东大寺造立供养记》记载:“建久七年(1196),中门石狮、堂内石胁士、同四天像,宋人字六郎等四人造之。”这位“六郎”,即明州工匠伊行末,所用的石材也是从大宋明州购买的。陈和卿、伊行末参与重建东大寺,充分展示了中国建筑水平的高超和中国建筑文化艺术的魅力。

刻书匠的气节

众所周知,宋版书极其珍贵,“一两黄金一页宋版”的说法即是明证,如今已经成了国宝级的文物,当时的刻书工匠功不可没。他们从笔画到插图,从版式到字号,从校对到印刷,全是手工完成,充分展示了他们精湛的艺术功力和敬业专注的职业精神。

宋代刻书工匠十分珍惜自己的创作,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姓名、堂号,或书坊字号、刻书年月等事项刻于书中,这应该是最早的版权吧。

宋代的刻书匠不仅有精湛的技艺,更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据《邵氏闻见录》载:“长安百姓常安民,以镌字为业,多收隋、唐铭志墨本,亦能篆。”崇宁初,蔡京为相时,上书皇上,要把元祐党人司马光等入党籍,刻石立于文德殿门,并要求全国州县,每地都刻“元祐党碑”。长安也需要立碑,官府召常安民刻字,他不愿意做这种缺德事,于是,官府要治他的罪。常安民不敢辞掉这个差使,便请求石碑末尾处不要刻上他的名字。因此,他的道德品质广受士大夫的称赞。

落榜生做裱书匠

由于宋代出版业发达,人们崇尚读书学习,购书藏书更为普及,于是,与此相关的职业——裱糊匠应运而生。职业无贵贱,许多儒生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南宋诗人王迈有一首诗,就记载了一位因裱糊成名的儒生:“丈夫惟穷不可讳,仆妾于人真短气。一技能精百不忧,有功翰墨尤足贵。林生家世本业儒,读书不利改佣书。计穷未肯与书绝,又学裁翦兼黏糊。就中颇得三昧诀,翻腾碑画更奇绝。持此可疗寒与饥,十指便当张仪舌……”诗中的林生虽是位落榜考生,但最后成为裱糊行业翘楚,可见行行出状元,并非中进士才是出路。

针匠家的广告

在北宋的济南,有一家制造缝衣针的工匠商铺,叫刘家功夫针铺,其造针技术十分高超。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仅产品优良,还善于宣传自己。

国家博物馆现存的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白兔商标铜板,是已知大陆最早的商标广告,用铜版印制,该铜版长13.2厘米,宽12.4厘米。印版上方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正中有白兔捣药图,两侧注明“认门前兔儿为记”,提醒人们认清白兔品牌,下方还有一些关于商品及销售方面的说明文字:“收买上等钢条 造功夫细针 不误宅院使用 客转兴贩 别有加饶谨记白”。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广告做得非常精美到位,雕版中最为突出的是针铺产品“针”,兔儿抱的“铁杵”,令人不由得想到李白(幼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向世人传达了他们秉承匠心的精神。可见,刘家功夫针铺为了搞好宣传,的确在策划上下了一番功夫。

弓匠爱《论语》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一种最佳的武器,宋代的弓箭制造业很发达,弓箭质量非常高。当时,有个说法“三年方得成”,可见弓箭制造的精细。宣和元年,宋将领童贯领军路过扬州,发现扬州郡所储存了160年前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弓箭,但弓弩的力量仍然饱满,丝毫没有减弱。

正因为这样,在宋代,弓匠很受大家的尊重。据洪迈《夷坚志》载:饶州工匠马保义,精于弓箭兵器制作,经常出入军营,与王姓主官相处甚好,经常一起聊聊时事军政。但由于他读书少,常感自己文化的匮乏,便开始读《论语》,偶尔也引用几句。一天,他又去军营见这位主官,“趔趄门外,望王出厅,仓黄趋入。马望见即谢曰:‘孰不知礼! ’意谓他人情稔熟而失礼云。又问之曰:‘近日曾做得好弓否? ’对曰:‘述而不作。’言不曾用工也。王云:‘此后结果了,欲回一两张。’对曰:‘做得中使,便当纳来,何敢望回! ’王笑而遣之去。”马保义口中的“孰不知礼” “述而不作”“何敢望回”,均出自《论语》。

银匠家出了宰相

宋代的工匠不仅自身技术好,而且十分注重自身及后代文化水平的提高。据北宋李昭玘《乐静集》载:京东路莱芜铁器制造工匠吕正臣,出身儒家,“博学工文,不专记诵,务晓大意”,他“募工徒,斩木锻铁,制器利用,视他工尤精密……”有文化的工匠当然不一般,他的铁器制造一度垄断了京东路的铁器市场。

宋代工匠还十分注重后代的文化教育,前文所说的刻字匠长安常安民“教其子以儒学。”据洪迈 《夷坚志》载:在州学兴盛的政和年间,饶城县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教子任钧使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后来其子果然考中入仕。

最为典型的是官至宰相的李邦彦,据《宋史》载:李邦彦“父浦,银工也。邦彦喜从进士游,河东举人入京者,必道怀访邦彦。有所营置,浦亦罢工与为之,且复资给其行,由是邦彦声誉弈弈。”在父亲的全力培养下,李邦彦官至宰相。由于其父亲的工匠身份,别人常嘲笑他,他母亲却说:“宰相家出银工,乃可羞耳;银工家出宰相,何羞焉?”

在宋代,四大发明就占了三项,除了印刷术,还有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宋代的市井工匠还有很多:医工、园艺工、陶工、铸造工、雕塑工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大多是以巧夺天工的神奇技艺而立世的。宋代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成就都离不开严谨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本版插图王进城

【请关注我们】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关注晚报微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