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写在世界读书日」人生至乐莫如读书

作者:晓绥

#以书之名#我从小喜爱读书,读起书来如痴如醉,小时候常因看书而忘记父母的吩咐遭到责骂,后来上山下乡,因看书也屡屡受到责难,但痴心不改。

中青年时生活艰苦,上有老,下有小,教育教学工作繁重,根本无暇读书,可我仍"贼心不死",还是见缝插针地偶尔看几本。

我多么渴望着什么时候能有时间痛痛快快读书。那时朋友家人都不理解我何以如此爱读书,说我是自找苦吃。可不是,读书能当“过日子”吗?我辩解说:“人世间,能有工夫读书是最福气的事情......”我常想,等退休了,我的读书的福气就来了......

「写在世界读书日」人生至乐莫如读书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慢慢领悟了读书的真谛 ,无论多么叱咤风云,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而读书却可以使我们拥有几世,顽强地延续着我们有限的生命,并使之提升,我们能够拥有除现实以外更为浩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世界,可以走进先哲的精神世界,探询生命的价值,叩问未知的领域。人生最能致远的是书香,生活因读书而精彩,读书能提高人的生命的厚度、高度和品位。

一次偶然,从清朝人张潮著的《幽梦影》中看到这样的话:“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我的心颤然一动,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相契,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人世间,有工夫读书是最福气的事情。

一个人哪怕一无所有,哪怕两袖清风,但不能没有书的滋润,就像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从书中读出悠然、超然、淡然。

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诗:“几间茅屋闲临水、一盏孤灯夜读书。”茅屋、闲适、孤灯、读书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让人闭目遐思:在连绵的山谷中,树掩几间茅草屋,孱孱流水在鲜花丛中缓慢流淌,朵朵白云悠悠前行。入夜了,一盏忽明忽暗的灯下,随意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品读,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凝眉沉思,可以掩面低泣,可以拍案而起。窗外,月如银,山似黛,水自流,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啊。这和杜甫所说的“花屿读书床”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妙不可言。

试想:春天,微风习习,鸟鸣唧唧;夏季,清风入帘,萤虫点点;秋来,银河灿灿,黄叶堆门;冬夜,雪落无声,炉火融融,一年四季,无俗世的纷纷扰扰,无外界的勾心斗角,无人间的衣食之忧,不汲汲于蝇头小利,不营营于蜗角微名,尽享世外桃源般的书香墨韵,那读书的惬意,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

其实,古代的贤人雅士能真正达到那样的读书意境者,也少之又少,何况现代,为生活而忙碌,为事业而奔波,紧张的节奏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读书成了可有可无。步入中年,更多的是工作之余,少唠一些无聊的家长里短,挤点茶余饭后的时间看书。

我喜欢把自己紧锁一室,静静地躺在床上,背靠枕头。一卷在手,不一定每篇都仔细摩挲研读,也许是随意翻翻,也许是读读想想,也许看某段文字发发呆。时间可长可短,但每天都读一点点。有时难得遇到一本好书,既有思想又有文采,好像冥冥之中寻觅好久,又好像专门为自己写的,爱不释手,可以茶不思,饭不想,彻夜不眠,一气呵成读完,一边展读,一边泪流,自己的思绪完全融入书的境界中,如饥似渴,如泣如诉,如痴如醉,在书海中漫游,全然忘我。这时,忽然顿悟,《诗经》里为什么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好书如好友,可遇不可求!

在书海漫游中,我曾经走进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友谊,领略了汉武大帝“舍我其谁”的气度,曾经沉浸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别绪,感动于“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的读书情怀,赞叹于“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的豁达和乐观,陶醉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高超和玄妙。曾经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品读一份秋实和洒脱,从“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收获一份逍遥和自信,从“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摘取一份辽阔和宽广,从“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学会一份恬淡和安详。

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其乐无穷,那种乐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想那些年每当在火车上旅途中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不是因为暂离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因为对目的地的向往,而是我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带上几本书,在颠簸的车上,在办公事的空余,研读思索,书是我最忠实的伙伴,从不弃我,一路走来,颇有收获。

读书使人内心清静,除却很多杂念,更单纯一些,更纯粹一些。生活的脉动,很多时候是需要安静才能体会的;很多时候,从心涌动出的馨香,是需要心境淡泊才可以细细领略的。人总有心烦意乱、灰心丧气的时候,不要紧,捧起一本书慢慢读下去,你就会在字里行间发现读书之趣,它会让曾经浮躁的心,慢慢地冷静下来。

阅读成为了习惯,我开始懂得什么叫情趣,什么叫丰盈,什么叫明净。是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洗去了我的无知和浮躁,让我在安静中体会人生真味。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心随书走,率性而为,没有功利,没有苦读,读书是心灵的放逐,生活变得单纯而明净。我不喜欢“锥刺骨”“头悬梁”,也不喜欢“映雪”和“囊萤”,把读书当成累赘和名利,读书的乐趣索然。我坚信:有福的人才能读书,人生至乐莫如读书。

作者:晓绥

「写在世界读书日」人生至乐莫如读书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以书之名##原创#

#说说你知青岁月最难忘的记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