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阅读“小处方”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鄢静慧 蔡卫萍

4月23日,在武汉图书馆举行的江城读书节线上启动仪式上,此前因为“小处方”而广泛被媒体报道的社区医生、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受邀参加启动式,分享自己的阅读,并上台朗诵。68岁的她一头银发,朗诵起来不输朗诵艺术家,让人不禁感慨——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家对王争艳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是从她的职业方面,比如:从医37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的治疗理念,千方百计减轻患者负担,退休至今十余年来,她继续发光发热,在2011年她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3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而在生活中,王争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她说,她家里几乎每个房间都有书,自己的卧室有书,客厅有书,90多岁的妈妈的房间里也有书。

活动结束后,王争艳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及一生的阅读习惯,她说,自己受益无穷,感慨“阅读可是很治愈的噢!”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阅读“小处方”

阅读不需要“坚持”,“坚持”太苦了,读书是享受

王争艳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欢读书,也是朗诵、唱歌、跳舞的积极分子,每次活动赢奖品,她都会说“就奖励给我书吧”。“我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等我懂事的时候,就到了60年代。那个时候,知识贫乏,书籍很少的,我当时生活在小镇上,书籍的来源很少,我把镇上的小书摊上的连环画都看遍了,最后到新华书店里面看。每到周末,就在新华书店站一天,站着读书。”

王争艳说,后来有积蓄了,就开始买书。到了上大学之后,武汉的新华路书店是她常去的地方。每到周末,走着去,走着回,节约钱拿来买书。到了上世纪80年代,知识的春天到了,市面上的书也变多了,“我经常一堆一堆地买,有一点疯狂。那时候街面上还有好多旧书摊,看到这些书摊,步子就挪不动了。”

有记者问道,你的阅读习惯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王争艳说:“这不叫坚持,你说得太苦了,读书是一个愉悦心情的事情,医生把它叫——很治愈噢!”读书,就像喝一碗鸡汤,品尝一杯冰镇酸梅汤,吃一个大西瓜,是很开心的事情,太享受了。如果有一个半天时间,读读书,和几千年的先人,和世界各地的牛人交流思想,多么美妙。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阅读“小处方”

医学书、闲书都喜欢读,看心理学著作也很有趣

那么,王争艳都在读哪些方面的书籍呢?

她说,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要求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医生越老越值钱,不是说年龄大了,就值钱了噢,而是你的知识积累越多,医术越高越值钱噢。”王争艳说,医学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所以,专业书籍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除了专业书,王争艳也喜欢读“闲书”。从初中就读《文心雕龙》《希腊神话》,古代小说。当了医生之后,她又喜欢上了破案的小说。“因为医生诊疗的过程,跟破案很像。”《医生的精进》《医生的修炼》《柳叶刀下的人文修养》,心理类书籍,像毕淑敏的书,都是她很喜欢的。

王争艳说:“有时候和病人打交道,也要学心理,方便与他们有效沟通,不然如果病人不听你的,医生也治不了病。”

“有的病人长期有慢性病,很难治愈,我就建议他们去阅读。”王争艳说,读书,的确可以舒缓情绪和疾病带来的压力。

谈及阅读推广,王争艳说,时代在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读书变得越来越方便了,在人手一机的时代,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端阅读海量的电子书,比过去的人幸福多了。

四位阅读推广人彭硕禾、吴炎坤、张裕、王争艳,给你荐书

除了王争艳,还有几位特别的嘉宾,来到了2022年江城读书节的现场。

一位是过去一年在武汉图书馆借阅图书最多的小朋友——武汉市北湖小学六年级学生彭硕禾。彭硕禾说,“我特别喜欢阅读,尤其是地理、历史和科普类的书籍。每次阅读时,仿佛我就成为了故事里的主人公,上山下海、穿越过去、探索未来。我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它们都会慢慢发酵成为养分,滋养我茁壮成长。”

第二位是少儿阅读推广人——汉阳区玫瑰第二幼儿园的吴炎坤。他说:“2020年与疫情作战的日子里,白天我是下沉社区的志愿者,晚上回到家就录制抗疫晚安故事。我把科普知识童趣化,制作了《孩子们这些谣言你知道吗?》等系列科普小节目。很多小朋友渐渐了解新冠病毒,还成了家里的健康小卫士。从2017年第一次给孩子分享绘本,到现在已经有1570晚了,还在图书馆、社区和孩子们分享,我希望让孩子爱上阅读,也让父母们感受到亲子阅读的价值,让每一个家庭因为阅读充满爱和欢笑。”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阅读“小处方”

还有一位是网友们都记忆犹新的那位救人快递员——张裕。张裕说:“我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共产党员。很多人认识我,都源于去年12月的那件小事。当时,我正在派件,突然看到一栋住宅楼的三楼着火了,想着自己当过兵、徒手攀爬没问题,就冲了上去,把被困的一家三口救了下来。我来自红色老区罗田,从小就听父辈讲红色故事,后来进部队,阅读、学习、历练,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关键时候要站出来、挺上去。现在,工作虽然忙碌,但我依然保持阅读的习惯,阅读不停、力量不断,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奋进。”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阅读“小处方”

彭硕禾、吴炎坤、张裕、王争艳,分别为江城读书节读者各推荐了一本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飞向太空港》、人民日报社出版的《传奇校长张桂梅和1084个女孩的故事》、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生命摆渡人》、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最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