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化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春天正是读书时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一座被书香萦绕千年的城,今天迎来了第27个“世界读书日”、第8个“江苏全民阅读日”。

金陵图书馆

已经恢复开放的金陵图书馆,以“阅美金陵 书馨满溢”为主题,为读者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4·23世界读书日”线上平台另辟蹊径,金图直播间内馆员主播带你典籍觅真情,“尽数书中情话”;场外直播阵地直达红山森林动物园,邀你一起“本地物种连连看”。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品牌活动“朗读者”第十一季线上启动,聚焦“传承大运河文化 喜迎党的二十大”,熟悉的感觉,全新的体验。

另外,金图“阅美共享志愿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启用,“微知堂:享读·享听·享看”主题活动以及“中国故事 助我翱翔”——金陵图书馆萌物伴读项目都将助力读书日,让“云上”阅读走入读者心中。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除此之外,

金图各类服务也迎来全新升级启航。

本月22日至28日

“免押金办证”服务正式上线,

金图馆藏任你读。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不知道看什么书?“留下你的烦恼”,金图馆长亲自上阵为你荐书解惑。

想看的书不知在哪?金陵图书馆“书服到架·慧找书”智能寻书系统试运行,为你精准导航到书架。

除此之外,“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荐悦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多主题书展、主题书目推荐也纷纷推出,总有一本书适合你。

“科学的南京”全市科普系列活动第二季启动,将以讲座、展览、直播等形式增添趣味。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金图讲坛”与“金图展览”则纷纷开始聚焦“南京铁路边的那些人们”“图书馆人写的书”“江南艺术的前世今生”等内容,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你讲述漫长岁月里的那些人、书、事。“星火·文踪”“地铁里的金陵”等主题活动则将带你“云游”南京的大街小巷,体会书香金陵的多元精彩。

南京新华书店

“阅读·越读悦享读”,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读书日主题活动陆续在南京新华书店旗下各书店开展。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多个主题书展热闹开展,如2022江苏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荐12本好书展、“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主题读物展、“凤凰好书赏”主题书展、2021年度“中国好书”展等;

4月23日当天,新街口旗舰店、教育书店、少儿书店、江东中路、中山北路新华书店购书可享受8折优惠(特例商品除外);即日起至5月5日,外文书店全场图书9折优惠(特例商品除外)。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书香南京晚七点”是南京新华书店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邀请读者每周五晚上七点走进书店,参与一场文化沙龙,倾听主持人与嘉宾的人生对谈,分享阅读的喜悦。4月23日起,连续七天,每天晚上七点,书店邀请凤凰姐姐用直播的方式为家长和孩子们领读7天绘本故事,家长将亲子共读的照片或者视频、共读体会等发至打卡群内,活动结束后,连续打卡7天的亲子家庭将获得精美图书1册及参与证书。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南京新华书店4月23日在南京科技馆开展科普主题图书展销,当天展出三百余种科普读物和少儿科普绘本。活动当天还邀请了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教授做客“科学大讲堂”,为小朋友们带来生动的科普讲座。

“书香南京下午茶”、“凤凰文化早市”,五一假期还有这些活动将与读者见面。

书香文都

公元五世纪的南京城里,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学馆;

昭明太子的《文选》,是在南京编纂的;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在南京撰写的;

《诗品》是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批评专著,《千字文》是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山水诗派”是第一个山水文学派别……这些“第一”都在南京诞生;

李白一生云游四海,曾七次来到金陵,远多于他进入长安的次数,并写出了‘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诗句,表示对南京的依依不舍;

王安石和苏东坡在朝廷里针锋相对,但他们在南京的半山园里相逢时,却心平气和地谈诗论文,以至于东坡动情地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安徽人吴敬梓寄寓南京,在秦淮河畔写成《儒林外史》,其中才子杜慎卿在雨花台上听到两位挑大粪的人说: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于是慨叹,这里的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市井里巷,尽揽六朝烟水气;

将相布衣,共写古今大文章。

石头城下的风声雨声伴着琅琅书声,

南京城里的南京人,

血管里就淌着诗意。

在这里,

我们能追溯到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

昭明太子读书台

萧统,是梁武帝萧衍长子,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谥号“昭明”,后世称他为“昭明太子”。

天妒英才,这位聪明绝顶的皇子30岁时溺水身亡,但因为主持编纂了《昭明文选》而留名中国文学史。

萧统自幼嗜书如命,南京至少有五处和昭明太子有关的读书遗迹,分别是紫金山北高峰的“太子岩”、江宁湖熟秦淮河边的“梁台映月”、六合横山的六峰书院、玄武湖的梁园(相传是萧统编选《文选》的地方)、江宁牛首山佛窟寺的“昭明太子饮马池”。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2005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在梅花谷开挖80亩燕雀湖,湖畔建三间歇山顶廊柱式建筑,名为“台想昭明”,以纪念这位昭明太子。

周处读书台

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东侧老虎头小巷尽头,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牌坊式大门,横额上写有“周处读书台”五个字。

西晋名将周处,年少骄纵,人们将他与山中猛虎、水中蛟龙合称为“三害”,深恶痛绝。周处得知后羞愧不已,随即入水搏杀蛟龙,入山手刃猛虎,并痛改前非,跟随当时著名的学者陆云学习,勤奋读书,励志图强,终于成为一代能臣。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民国时期的周处读书台

周处读书台所在地,其实是周处故宅的堂屋,名曰“子隐堂”。古人将此地作为激励年轻人勤奋读书的“教育基地”。《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登临周处读书台时,就留下了“昔者周孝侯,奋身三恶除。家本罨画溪,折节此读书”的名句。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王安石读书处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头衔颇多的北宋王安石也曾在南京静心读书。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紫金山定林山庄内的昭文斋于2008年修复开放,木结构的房檐下悬匾“昭文斋”三字,集古碑帖中的米芾笔法之神采,两侧楹联用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名句,集苏轼古碑贴中的精髓,行书阴刻,怀古励今。

孝子读书台

隐士郭文举,东晋临安(今浙江余杭)人,早年就以孝顺名闻乡里,父亲死后,他在余杭的山里隐居躬耕,每每有多余的粮食,必定要分给穷苦人。居东晋丞相王导听说了郭文举的美誉后,邀请他来南京。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郭文举在王导的西园(今朝天宫一带)居住了七八年的时间,与书为伍,留下了一个“郭文举读书台”,成为南京古代著名胜迹。

惜阴书院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两江总督陶澍于如今龙蟠里9号的位置办书院,培养人才。书院盖好后,取名惜阴书院。

同治十三年(1874),21岁的张謇以第一名考取惜阴书院,进入书院读书,此后他以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惜阴书院旧址文保碑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惜阴书院原址兴建江南图书馆,成为大陆最早的大型公共图书馆。

1912年2月下旬,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从绍兴到南京任教育部部员,空暇时,鲁迅便会与好友许寿裳同访龙蟠里江南图书馆,埋头读书。

辛亥革命后,江南图书馆几经更名,建国后定名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南图新馆落成后,古籍部迁出,这里成为江苏省文化厅的办公地。

津逮楼

明清两代,南京的私家藏书之风颇盛,尤以甘熙宅第中的“津逮楼”为最。

津逮楼系甘熙之父甘福所筑,落成于1832年。据考证,津逮典出《水经注·河水》,意指求知的入门之路。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津逮楼最多时藏书达16万册,其中不乏宋、元两代的善本,被称为“金陵第一藏书楼”。1853年,只存在了21年的津逮楼毁于太平天国兵火。现在的甘熙宅第后花园的东南角,两层小楼津逮楼是2007年在原址复建而成的,形制与宁波天一阁相似。

在“爱阅之城”,

总有一卷书、

一行字和你相见恨晚。

世界读书日,遇见一座“爱阅之城”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