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 禾
"禾"(he2),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禾"字非常像一株成熟了的谷子,上部就像垂向一侧沉甸甸的谷穗,中间部分像谷物的叶片、秸杆,下部是根茎。整个字的架构就是一株成熟了的谷子象形。
"禾",是数千年前的古代先民,将野生的"莠"(即"狗尾巴草"),经过漫长的培育,终于成为一种北方旱区的主要农作物"粟",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谷子"。在殷商时期,"谷子"已经广泛种植,也是当时主要的口粮之一。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的"禾"字写成了"木"字上部加了一撇。隶书承续小篆字形,笔画变得平直,楷书由此写成"禾"。
"禾"的本义指谷子,后泛指所有粮食作物。唐.李绅《古风二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此处的"禾"既可以是指"粟",也可以是一切谷物的总称。
《说文解字》释:"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禾",在秦汉以前,是"粟"的专有名。《吕氏春秋.任地篇》:"今茲美禾,来茲美麦?" (今年丰收了美禾,来年又可丰收了美麦。)
"禾"后来作为谷类农作物的总称,"禾苗"则多指水稻的植株。
"禾"是一个重要的构字边旁,一类是用于表示农作物有关的字,如"秀、秆、秕、秧、稻、秸、黍"等; 另一类是用在与农作物行为有关的字,如"利、种、称、租、委、乘、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