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苏州博物馆“晨光熹微”部分展出的史前陶器。

人类会烧造陶器,表明生存的能力又提高一大截。之前,都是对现成的材料,比如石头、树枝等做简单加工,制成石斧、犁铧、碾子等工具。烧造陶器则不同,要从无到有,得制作成型,得掌握火候。是人类对火利用更为“纯熟”的另一个证明。

苏州博物馆展出的史前陶器来自三个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彩绘陶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它是一件水器,材质是泥质红陶,出土于吴江的梅堰遗址。他的口沿两端有穿孔,肩腹部有水波纹组成的装饰带,造型十分规整。

它是最早出现的漆绘陶,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红陶甗。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双耳陶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黑皮陶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此黑皮罐形状规整。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灰陶圈足豆。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刻划水波纹折腹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水波纹刻划规整。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良渚文化 黑皮陶壶。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陶器主要是红陶,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多素面,外表常有红色陶衣,器形以宽檐釜(或称腰沿釜)、牛鼻形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马家浜文化 红陶甑。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马家浜文化 红陶壶。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马家浜文化 红陶钵。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马家浜文化 粗砂陶三足器。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马家浜文化 红砂陶鬲。

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 年,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它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

开创了轮制陶器。崧泽文化陶器,除炊器(夹砂陶)仍为红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为主,红陶偶见。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崧泽文化 刻纹黑皮陶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伴随灰陶的烧制,还出现了一种灰胎黑衣陶,其制法是在窑中陶器即将烧成时,不但封窑,还塞入浸水的湿柴,使之在窑内闷烧冒烟,让黑烟渗入陶器的器表。这类黑陶,由于器表微小的孔隙为黑烟所渗填,因此具有不渗水的特点。以往只知道乌黑发亮的泥质黑衣灰胎陶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现根据考古资料得知,这类陶器在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崧泽文化 黑皮陶尊。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崧泽文化 梅花足灰陶折腹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崧泽文化 黑皮陶罐。

苏博:是陶器,不是淘气

崧泽文化 灰陶壶。

推荐相关阅读:

苏博:镇馆之宝,展出的是复制品

苏博:最接近宋代文人雅居的小院落

沈阳:这个春天终将空付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