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特别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还上了热搜。

他就是,把检测生意做到美国去的九安医疗。

作者想写一写这家公司。因为,九安医疗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如果还没听说过九安医疗的朋友,我先大概讲述下,他们的背景。

九安医疗是一家1995年成立的公司,你没看错是1995年。查这家公司的时候,作者惊呆了,1995年到现在有27年了,相信大家也好奇,为何27年的今天才火出了圈。

这段故事,我会在后面讲。

九安医疗的创始人名叫刘毅,作者干过10年财经媒体记者,从来没听过这么一个人,名气跟作者前面写的“500亿独角兽无人接盘,70岁刘姝威呼救,又一创业天团吹不下去了”里的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名气“天壤之别”,可谓一个泥巴里,一个天空上。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总之,刘毅就是没名。他为什么没名?一个是,九安医疗以前不火,另一个是,他为人低调。

相关资料显示,刘毅1967年出生在安徽,毕业于天津大学分析仪器专业,大学期间当过班长、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去了一家仪器厂工作,干了一年去南下闯荡。

在一个干医疗器械的民企,从普通员工干到了高管。

整体来看,刘毅的经历并不出彩,跟那种清北出来,跑到美国斯坦福读书,在全球顶尖科技巨头上班,又回国创业,吸引融资的精彩路径,完全相反。

刘毅的经历非常普通,却符合一个人创业的逻辑。

那么,刘毅为何要从民企高管辞职?

关于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从同行口中找到了一些线索。“当年刘毅离开民企,是觉得中国缺乏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产品,他不认为,外国产品就该比中国强。”

由于这个说辞类似坊间传闻,只能当作刘毅选择创业的一个线索。

1995年,刘毅回到了天津,号召有点能力的同学一起吃了个饭,大谈自己要创业的想法,至于干什么,他想做电子血压计。一顿饭后,他和其中一些同学成立了九安医疗。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下面开始出现一些戏剧性内容,建议不要“气愤”。

这家公司在1995年——2004年间,于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都没什么风浪。

直到2005年,刘毅和团队把德国市场开拓后,公司才好转起来。

写到此处,是不是感觉有点“奇怪”。对于这个问题,我咨询了一个年长的媒体人。

他是这么说的“当时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习惯海外产品国内代销,国内市场对海外品牌认知度很高。”也就是说,大家可能都喜欢买外国货,九安医疗这种民营公司很难拥有市场。

作者觉得,很有道理。就像以前我们都喜欢吃洋食品,买耐克、阿迪的鞋,用洋货,觉得牛。也就最近几年,消费者意识提升,国货崛起,国产品牌销量才慢慢缓上来。

如果回到九安医疗的那个时代,不买他们的产品,可能就不奇怪了。刘毅和团队要吃饭,要发展,他们就跑到国外去开拓市场,结果被德国人看上了,买入大量电子血压计。

虽然有了德国市场,九安医疗在国内还是平平无奇。

跨国生意成本太高了,让这家公司一直亏损。

直到2010年,戏剧性一幕又出现了。

苹果竟然会跟九安医疗合作。起因是,后者搞出全球第一个能在iPhone、iPad上进行血压测试的工具。原来,不动声色的5年,刘毅跟团队做起医疗智能软硬件设备。

关键是他们得到了苹果的认可,乘着东风去美国硅谷开了子公司。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那个子公司的英文品牌名叫“iHealth”。请记住这个英文,他将创造奇迹。

很多人都清楚,现在大名鼎鼎的小米,是雷军受乔布斯影响,自感智能风暴会席卷全球,在2010年成立的公司。按时间推算,九安医疗的产品2010年就得到苹果认可,简直不可思议。

刘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在一个智能不发达的年代,他的前瞻性超乎想象。

紧接着,又是戏剧性的一幕。

听闻,有中国公司获得鼎鼎大名的苹果认可,还在美国本土开了子公司。

国内一些券商坐不住了。

他们感叹,“差点就错过了第一股”。纷纷找到刘毅,告诉他,可以通过上市谋发展。

是不是很戏剧性?

一个中国公司在国内没人关注,跟外国人合作,跑到国外做生意,才引起关注,要把他们拉到国内上市。在一帮“大师”的培训下,九安医疗成功在国内IPO。

刘毅本以为在国内上市,就可以在国内拿下市场。

自从上市,九安医疗顶着“国内电子血压计第一股”的头衔,很多人却觉得他们是“垃圾股”。

毕竟,看一只股票是垃圾股,还是潜力股,不就看核心竞争力、市场空间、业绩、盈利吗?这些要素,很难从九安医疗的财报中,看出他们到底有多出彩。

电子血压计,不管是不是自研,本身就不是一种高端技术。至于智能软硬件,这里面概念多,真货少,蹭概念得多,干实事的少,苹果也不缺供应商。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九安医疗继续过着平平无奇的日子。

2020年,“全球黑天鹅”袭来,九安医疗抓准风口,公司业务核心向防疫产品中的新冠试剂、抗原检测转型。2021年,借助中国抗原检测出口大势,去美国做起新冠生意。

还记得,前面让大家记住的英文名“iHealth”吗?

正是这家子公司,彻底改变了九安医疗的面貌。

“iHealth”跟美国人打了10年交道,对美国本土市场具有“教化”作用。

到了2022年,九安医疗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在美国更是了不得,卖疯了。

那么,美国人为什么愿意买九安医疗的产品?

在美国一天赚走1.5亿,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故事中,最戏剧性的案例

我觉得里面有两点原因:第一,可能美国消费者觉得“iHealth”是美国公司,这个就像我们觉得好丽友是中国公司一样;第二,性价比高,九安医疗的试剂盒售价为6.99美元,这个价格要比当地不少本土公司价格便宜,且试剂盒可以自行采集,15分钟出结果。

又便宜又好用,傻子才不买。其实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美国东西贵,老百姓不存钱,消费能力高,他们吃一顿快餐需要10美元左右,买一个试剂盒才6.99美元,一点都不贵。

所以,九安医疗迅速在美国建立起庞大的市场。根据九安医疗方面表示,试剂盒月产能实现1亿人份,要在2022年实现月产能2亿人份。什么概念?美国3.3亿人口,月产能过亿,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能都用过九安医疗的试剂盒产品。

这个数据让九安医疗2022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惊呆众人。据他们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预计达到140亿元—160亿元,同比增长超367倍。

季度数据拆成天数来看,就是一天能净赚1.5亿元,这个数据太牛了。

九安医疗4月17日晚间还发布了一则公告,内容是他们的子公司有了最新合同进展。各种利好之下,九安医疗股价半年增长15倍,4月19日股价微跌,但尾盘拉升明显。

“太赚钱了”、“妖股之王”,这是财经媒体给他的称呼。而作者看到的却是,一家处境艰难,熬了27年的公司,因为“运气”时来运转,给27年的付出,画上一个美好的问号。

就像作者开篇提到的内容,九安医疗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案例,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作者相信,漫长的27年创业旅途,对于刘毅和团队来说,肯定危险大于机遇,甚至无比艰难,哪怕一个坎没扛住,他们也不可能拥有现在的成绩。

这又要提到作者前面写的“500亿独角兽无人接盘,70岁刘姝威呼救,又一创业天团吹不下去了”。作者并不是非要拿柔宇科技与九安医疗,进行对比、去证明什么。

只是觉得,是否应该多思考一下,与其去拯救那些吹牛、讲故事、毫无创造价值的公司,难道不应该多去关注关注,那些踏实做事,还在艰难前行的创业者吗?

但愿创业者中,能少一点戏剧性的案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