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4月15日,湖南长沙,一位年轻爸爸遇上了一件让他做梦都会笑醒的事情:快6岁的儿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将来要考清华、北大、国防科大这些名校,还说如果考上了就让爸爸叫自己一声爸爸。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这位爸爸看到儿子的架势,哭笑不得,但心里觉得儿子还是很有希望的。因为他年纪虽然不大,但已经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天赋,喜欢研究,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游戏时,他坐在小课桌上研究天文、地理、历史、几何,很多内容甚至超出了爸爸的认知范围。现在,他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还学会了画版图和模型。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对于儿子,这位爸爸打心里觉得他是十分优秀的,并把他的笔记分享到网上。看到小男孩的笔记后,很多网友都直呼不简单:

“这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是一个厉害的角色,要么别人都说小天才小神童呢,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够展现自己的出色之处,长大以后绝对是父母的骄傲。”

“这孩子将来绝对有前途,我家孩子六岁的时候每天就知道打游戏,现在果然一事无成。”

“六岁就已经会这么多字,真的是太厉害了,我六岁的时候应该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吧。”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不能太乐观,现实中小学阶段是“神童”,高考上二三本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这位爸爸分享的笔记内容来看,小男孩确实已经学得比较深了,很多都是高中甚至大学的内容。由此可见,父母对他的启蒙教育非常成功,对很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跟以前粗放式的教育模式不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好的启蒙教育才是真正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学霸和天才,都是父母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启蒙教育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基础,才有了后来的成绩。

比如:“天才少年”曹原,三四岁开始就“拆家”,研究各种玩具、电子产品的原理构造,父母不仅没有阻止他,还不断买回东西供他研究;26岁破解世界微积分难题的陈杲,父亲在他2、3岁时就开始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专门为他开发各种数学游戏;清华才女武亦姝,从她四五岁的时候就陪她阅读古诗词……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这些学霸、天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强的幼儿时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底层基础。

大陆有一句老话:三岁定八十。并非毫无道理。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跟他(她)没有真正上学前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很多孩子之所以成为学渣,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幼儿阶段没有接受适合的启蒙教育。“三有家庭”孩子的成材率高,寒门难出贵子,很重要原因是这两类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差异上。前者有条件,父母有意识,接受了专门、科学的启蒙训练;后者家境贫困,父母没有能力或者根本意识不到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能不能成才就跟种庄稼一样,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6岁萌娃扬言要考清华北大,看到他的笔记后,网友直呼“小神童”

当然,并不是说做好了启蒙教育就一定能够成才,但至少经过系统启蒙教育的孩子,他们的底子肯定比没有经过启蒙教育的孩子更加扎实,只要父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他们成才的机会很大。毕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已经领先了其他孩子太多。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