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蔚来不涨价,至少目前还没这个打算。”

蔚来总裁秦力洪在 3 月 21 日,是这样回应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的。只可惜,打脸来得太快。“他在他生命的每个阶段都说了他相信的话”,罗老师定律永不过时。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新能源最后阵地失守?

4 月 10 日,蔚来发布《产品价格调整说明》,表示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自 5 月 10 日起,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果子给大家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ES8、ES6、EC6 各版本车型起售价涨了 1 万元,ET7、ET5 的起售价不变,电池包租用服务也有相应的价格调整。幸好,蔚来还给了意向用户一定的的缓冲期。因为5 月 9 日及之前支付 ES8、ES6、EC6、ET7 定金或 ET5 预订金的用户,购车及电池租用价格不受此次调整影响。相比起隔壁比亚迪,当晚 23:50 分宣布涨价,第二天零点开始执行,只给用户十分钟时间考虑,错过就亏 6000 元的操作,果子觉得,蔚来这波涨价已经是足够体面。当然,蔚来应该也有考虑过用户口碑,因为比亚迪就是因为这骚操作,被用户骂惨了,甚至损失了不少潜在客户。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为什么说蔚来蔚来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块阵地失守?因为它已经是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里,最后一个宣告涨价的了。说个更离谱的事情,就连果子上个月刚买的“小电鸡”,也就是电动自行车,也在踏进四月后涨了 500 块。原价才 4000 元不到,这涨幅,你们品品。果子前不久才读过一篇报道,里面细细阐述了“蔚来为什么不敢涨价”。其中,既有着 ES8、ES6、EC6 三款旧车型打天下,没新品和爆款的原因,也有着蔚来连年亏损严重,盈利问题高悬的原因。在如此困境之下,蔚来还敢顶冒着“打脸”的笑话,逆势宣告涨价,只能说,蔚来真的顶不住了。蔚来的涨价,只是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的一个缩影。新能源涨价有多疯狂?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针拨回去年年底。打响新能源汽车涨价第一枪的,是大家都熟知的特斯拉。Model 3 涨价 1 万元,Model Y 涨价 2.1 万元,在当时看来已经是不小的涨幅。与此同时,小鹏、哪吒、比亚迪等数个国内新能源车企,也相继宣布涨价。但那时候的车企还相对温和,整体涨价幅度都在 7000 元以下。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这种涨价尚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进入今年三月,新能源汽车的涨价已经从“小步快跑”变为“快速迭代”。在这波涨价潮中,涉及的车企多达十数个,涉及的车型近三十种。而且相比上一次,这次涉及涨价的车型范围更广:不仅有市面大多数 20-30 万售价的中端车型,也有五菱 Mini EV 这种仅售 5 万元左右的亲民款车型,还有 Model Y 这种售价在 30-40 万的高端车型。一句话总结,就是无一幸免。有媒体总结了一张新能源汽车的涨价表格,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车型不仅涨价,而且涨了不止一次。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短短一个星期的的的的里,多家车企宣布涨价。特斯拉的两次涨价仅仅间隔 5 天,部分车型最高涨了快 3 万元;比亚迪、威马、小鹏汽车等,在今年也是第二次涨价,小鹏更是削减了 1000 度免费充电等车主权益。就连李想也曾公开表示:“战争、政治、疫情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 30% ”。厂商们的压力,自然通过售价传递给了消费者。一方面,是传统汽油车车主。在油价已经突破 9 元大关的今天,许多汽油车车主都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没想到,新能源车的集体涨价,使他们又老老实实地开回了油车。另一方面,是一直想买新能源车的“等等党”们。曾几何时,新能源汽车是等等党们的狂欢阵营。2021 年 7 月,仅售 27.6 万元的特斯拉 Model Y 标准续航版上线。相比起长续航版,它只少了 69 公里续航和慢了 0.6 秒提速,就连隔壁的老狐都说想入一台。三个星期后,标准续老狐特斯拉 Model 3 价格宣布下调 1.5 万元,更是印证了“等等党永远不亏”的理念。谁又能想到,时隔仅仅半年多,等等党就从大获全胜变得一败涂地?价格疯涨的原因?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一,政策影响;二,原材料涨价。先来说政策,其实它售价的影响没那么大,主要体现在去年年底那波较为温和的涨价。去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的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下调30%。从整体来看,补贴退坡采用了阶梯式的方式,也并没有影响到本就不在补贴范围里的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因此大多数车企都是自己承受这部分成本上涨。最为致命的,是第二个原因,原材料涨价。在动力电池领域,锂、镍和钴是最关键的三个金属,因为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镍、钴、锰聚合物)是比较常见的正极材料。它占电池很大比例,而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所以成本也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成本。数据显示,从 2021年到 2022 年3 月 30 日,新能源汽车上游关键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从 5 万元/吨一路飙升至 50 万元/吨,整体涨幅超过 850%;而镍的涨幅也接近 100%。而根据生意社数据,镍的上海市场报价,由原来的不到 15 万元/吨,涨到 3 月 20 日的 22 万元/吨,最高一度超过 30 万元/吨;钴的报价,也从不到 49 万元/吨涨到 56.6 万元/吨;磷酸铁锂生产价由原来的不到 10 万元/吨一路上涨到超 15 万元/吨,涨幅接近 60%。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自然是供不应求。尽管中国自 2014 年以来,一直是全球锂电池最大的消费国和制造国,但在锂盐上游原料, 70% 依赖进口。已探明的锂资源里,大部分都分布在南美的盐湖「金三角」和西澳的锂矿。但南美地区的基建比较落后,盐田建设有难度,预计至少到 2023 年才有明显的产量增加。更雪上加霜的,是南美盐湖生产的锂精矿,品质普遍较差,需要运回国内转化 ,而国内的转化产能已经饱和,需要时间爬坡。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内忧外患下,新能源汽车的涨价,已是必然趋势。市场混乱,擦亮双眼

在车企和用户都叫苦连天的时候,只有黄牛乐开了花。以 Model 3 为例,标准版未涨价前的订单价格为 26.59 万元,黄牛从车主手中收了这笔订单后,加价 6000 元左右以 27.2 万元卖给用户,这笔利润由车主和黄牛分成。尽管“黄牛”作为中间商赚了差价,但用户购车价格依旧比官网 27.99 万元的价格便宜 8000 元左右。去官网买得等好几个月,还更贵;找黄牛更便宜,还能更快提车……这么魔幻的事情,也只有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才能看到了。面对这个乱象,车企也坐不住了。一份特斯拉的“不转卖承诺函”在网上流传,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要承诺一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转售,违者按车辆开票价 20% 支付违约金。另外特斯拉、比亚迪和零跑等品牌客服都表示,订单一经下定,除非是直系亲属或配偶,一经无法变更车型车主信息,以此来限制订单转卖的现象。所以,要是有狐友希望找黄牛买新能源车,一定要狐亮双眼!果子更建议大家通过正规渠道入手,虽然贵点,但也更有保障。

疯了!新能源车一个月涨价 3 次

参考资料:

36氪: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行业负反馈要来了吗?

港股研究社:锂镍钴价格齐飞,新能源汽车涨价潮何时休?

42号车库:新能源车涨价3万,「等等党」们为什么失算了?

光锥智能:涨价的新能源,难甩电池魔咒

智行驾道:新能源车企无奈涨价,黄牛却疯狂收单

猎云网:蔚来“不敢”涨价

编辑:问号

你还会考虑新能源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