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丢三落四,大脑总“掉线”?当心!这些行为在损害你的记忆力!

你是否留意到,伴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他们经常会出现说了上句忘下句,忘记某些人名字或者某些事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刚刚发生的事情一转眼就忘了。

甚至于我们自己,也偶然会出现大脑“断片”和“失忆”的状态,例如拿着手机找手机,接了个电话之后突然忘记自己该干嘛了,常常自黑来一句:“老了……老了……”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各种熬夜,不到十二点坚决不睡觉;加班到通宵,睡前还要玩一会手机,不玩手机感觉都对不起这休息时间……

(图片来源:giphy)

这些行为其实都在损害我们的记忆力。

神经系统的调节非常复杂而精细,就像汽车的油门与刹车会随着路况的不同随时切换运行。

白天需要工作和学习,保持旺盛的精力,大脑需要猛踩油门,这个过程需要交感神经的支配,保持足够的大脑兴奋度。

夜间,大脑需要开启休止符,踩下刹车,让大脑充分的休息、清洁、滋养和赋能,为次日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这个过程需要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作息不规律,就会扰乱大脑神经系统的调节过程,就好像汽车的油门刹车失灵一样。白天缺乏应有的精力和注意力,而晚上又缺乏应有的困意和睡眠驱动力。难免进入一种“晚上不困,早上不起”的人生囧境。

大脑的运行节奏老是踩不上点儿,就像再好的汽车如果不正确的使用,抛锚在路上就在所难免了。大脑的慢性损害,自然会影响到记忆力、注意力等大脑的高级功能了。

长期慢性的大脑损害,特别是在老年阶段,还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1]。

此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时间变得过度的碎片化,这个过程也会导致频繁的任务切换,损害注意力资源和工作记忆能力,导致做事的时候经常心不在焉,丢三落四,大脑经常“掉线状态”。

在我们正常老化过程中,记忆力也会衰退。那么为什么在人体老化时,记忆力也会跟着衰退呢?

我们先将记忆比喻成一个浩大文件系统,我们大脑中颞叶深部的结构-海马体就像能够存取信息的大硬盘。每天从外界汲取的各种信息,经过分类加工,标记后储存在大硬盘里。当需要这些信息时,随时可以提取出来使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各个脑区也会跟着老化,就像计算机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也难以避免。在一定范围内,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不大的记忆力减退,经过提示可以马上想起,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属于增龄相关的生理现象,完全不必过度担心,也不属于疾病的临床诊断范畴[2]。

但是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不属于上述的“良性”记忆力减退。这种非“良性”的记忆力减退可能是痴呆的早期征象。痴呆的病因中最常见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全球每3秒就会产生一位认知障碍症患者[3]。

(图片来源:soogif)

随着人口老龄化,AD会成为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当我们身边人,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出现下述症状后,家属和亲人不能轻易地以为那是正常的衰老导致的记忆力衰退,应该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明确是否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

瞬间遗忘:最为典型的就是前一秒做过的事,后一秒就忘了,经过提示,也完全没有记忆,但却对很久前的事情记忆深刻;

表达障碍:大脑功能的严重损害,会影响到思维、理解和表达的过程。患者可以表现为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和不断重复,思维混乱等;

定向障碍:搞不清时间和地点和人物关系,甚至发生走失和迷路导致意外风险[1]。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医学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逆转和治疗方式。预防和治疗时机前移是全世界公认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来将痴呆对生活质量和寿命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并通过提前预防,来推迟或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

多用脑

我们常说的脑子长时间不用会锈掉,是有一定道理的。建议平时多训练大脑,如读书、交友、下棋和听音乐,多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等。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规律高质量的睡眠对记忆力的保护至关重要。大量的信息的存储加工和巩固,需要在睡眠中完成。所以保证睡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大脑修复。

饮食健康

大脑的工作需要健康的原材料作为能源。营养均衡,种类丰富,科学加工的饮食方式,是保护大脑的基本法则。

最后,戒烟戒酒和多运动也是大脑健康必不可少的。

随着年龄增长,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衰退不可避免,但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弥补衰老带来的损失。如果发现大脑功能衰退的程度与年龄不符合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找病因,以免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特约作者:徐昊| 神经外科医生科普大V

审稿专家:王春雪|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长云. 老年健忘是否年龄在作怪[J]. 社区, 2003, 000(020):42-42.

[2]李娟, 崔晓宇. 记忆老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9(011):1121-1123.

[3]王华丽, 于欣.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现状[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6):358-360.

[4]叶民.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 2017, 031(005):402-406.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