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预防近视重点。

0-6岁:建立视力档案

0—6周岁阶段,孩子视觉系统处于从刚出生时的“远视眼”向“正视眼”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家长应格外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进行视力筛查。

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3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

电子视屏要严控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造成不可逆眼部损伤。

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充足睡眠10小时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幼儿的营养水平和睡眠质量与成年后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应注意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6-12岁:加强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2小时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2小时以上。

眼轴检测很必要

眼轴是体现孩子发育的重要指标,如果孩子的眼轴在短时间内增长非常快,意味着可能出现近视趋势。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小学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检查。在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时,可以加入眼轴监测,了解孩子近视趋势,从而提出精准建议。

正确用眼不能忘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晚上孩子近距离用眼时,应将台灯放在书写手正对的一侧,同时将室内的主照明灯打开,让房间光照充足。

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

12-18岁:做好“三个20”

三个“20”多提倡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中学生学业压力增加,应避免连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

牢记“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视屏距离要保持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中学生应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的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

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

不同年龄段保护视力的重点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