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能源车企接连宣布涨价 买还是不买?

新能源车企接连宣布涨价 买还是不买?

本网讯(记者 胡斌 马工枚 文/图)近期,在油价保持高位运行且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加油费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购车打算的消费者纷纷把目光投向用车成本更少的新能源汽车。可最近他们发现,自今年初一波涨价后,新能源汽车再次迎来了涨价潮。其中,电动汽车方面,特斯拉一周内三次涨价,单次涨幅高达2万元;比亚迪、吉利几何、小鹏、哪吒、威马等多家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发布涨价公告。两轮电动车方面,小牛电动将于2022年4月1日对全系锂电产品零售指导价进行一次上调,上调金额200-1000元不等;此前,已经有电动车知名品牌爱玛企业发布涨价通知,整车价格全面上调。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购车市场有没有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成都新能源车市场。

现象 多品牌“官宣”涨价 交付周期变长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各大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发现,小鹏、理想等多个新能源车品牌的多个车型均有提价,涨价幅度少则几千,多则过万。记者了解到,其中,特斯拉在短短八天时间已经进行了三次调价,累计涨价幅度在1万元-3万元。近日,小鹏汽车也宣布上调部分车型售价10100元-20000元,而比亚迪、小鹏、哪吒等多家新能源汽车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最近油价涨得厉害,考虑到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比较低,使用体验也不错,所以考虑买一辆新能源车。”在成都一家小鹏汽车旗舰体验中心,来看车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最近的油价涨得快,再结合各方面的综合考虑,自己准备入手一辆新能源汽车,但是没想到,最近新能源车也开始涨价了。

除了涨价之外,“没有现车需等待”也让很多消费者犹豫不决。记者在理想、小鹏等新能源品牌体验店了解到,目前基本没有现车,等待周期按最快预计需要10天左右,个别车型则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其中交付周期最短的为蔚来,记者了解到,蔚来目前有少量现车,没有特定的定制需求就可以提现车,一般只需等待10天左右就能拿到车。理想汽车没有特定定制需求的话,交付周期在20天左右。

“销售人员告诉我现在没有现车,今天只是来试驾。等久一点没关系,只要能买到就行。”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店内个别低配车型有现车,其余车型均要等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成都一家小鹏汽车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方面是近期订单激增,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再加之有的车主会有定制需求,时间就会更久;另一方面则是核心材料紧缺的原因,各汽车品牌都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

电动自行车是最常见的锂电车,而今年全国多地非标车过渡期即将结束,一大波换购潮即将来袭。作为换购的主力军,其中爱玛和小牛相继发布了涨价通知,对终端产品零售价进行上调。

原因

原材料价格上涨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新能源汽车价格为何突然提高?记者了解到,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给出了“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价格上涨”等理由。成都一家小鹏汽车体验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等因素是本次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是动力电池原材料锂、镍和钴价格水涨船高。记者了解到,电池的造价在新能源汽车造车成本中占比最高,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材料,镍和锂的价格也在上涨。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于3月24日再度上涨,金属锂涨17.5万元/吨,均价报305万元/吨。磷酸锂已经从每吨9万元涨到每吨50多万元,而制造电解液的六氟磷酸锂也是从年初的11万元涨到现在的55万元,足足涨了5倍。而3月初,镍的价格也在上涨。据报告显示,伦镍价格从2万美元/吨上涨至5万美元/吨,单车带电60KWH的8系新能源汽车镍原料成本约增加1万元。

“除了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涨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小鹏汽车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外,除了原材料上涨外,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也是推动涨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年发布的《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且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消费者

涨价不会影响购买意愿

原材料不断涨价、芯片短缺又暂时无法缓解,加之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导致新能源车的制造成本不断上涨,此番涨价或许成为“必然”。那么涨价对消费者购车是否会产生影响?

“不仅是最近油价的上涨,而且在节能环保方面来看我觉得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结合我自身的需求,我还是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其实不管涨不涨价,按需购买就好。”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都在涨价,但是这并不会影响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涨价如果过于密集,会保持观望的态度再等等看,目前不会因为小幅度的涨价而选择去盲目购买。

新能源车企接连宣布涨价 买还是不买?

提醒

按需购买就好

“从目前态势来看,短期内原材料涨价状况仍将持续,电机、轮胎、减震、车架、塑件、电池等电动车核心部件成本上涨不会停止,整车持续涨价是形势所迫。”业内人士预测,越高端的车型涨价就会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消费行为,比如部分车主和“黄牛”从中看到了赚取差价的机会,开始倒卖提车资格。据了解,目前网络上已经出现不少新能源车订单转让的现象,部分转让费最高可达2万元。即便如此,转让市场依旧供不应求,毕竟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花少许钱通过购买之前的订单,不仅可以省去可观的涨价钱,还能缩短提车“等待期”。但实际上这种“有利可图”的投机行为,却直接导致不少热门车型出现了“买不到”或者“提车难”等问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购车秩序。对于这种交易行为,业内人士提醒,交易存在法律风险问题,消费者应该谨慎。而特斯拉、小鹏等品牌对此也做出回应:不允许直接转订单。

对于新国标下电动自行车的价格变化,业内人士还预测,目前车企发布涨价通知主要是针对经销商,终端门店是否涨价还是不确定因素,“毕竟新国标换购潮下,价格依旧是经销门店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个时候涨价,或许会损失一部分客户。因此,消费者尽量按需求换购就行,不要盲目跟风。”

发展新能源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为做好锂资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同时,大陆也在加快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据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已在17各地区及中国铁塔公司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截止2021年12月底,173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127个。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形成正极材料的技术不断提升,机制不断完善,都有助于释放更多碳酸锂产能,推动价格回归正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