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过敏药订单今年增5倍!三甲医院药师教你用药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大陆北方就会迎来花粉过敏季。原本生机勃勃、令人欣喜的春天,有的人却要“一把鼻涕一把泪”。

据某外卖平台统计,2022年春季较去年同期通过网络下单过敏药的用户增长超500%。

抗过敏药订单今年增5倍!三甲医院药师教你用药

在所有的过敏药订单中,每天有接近四成被送往办公区域,白领成为春季过敏的高发人群。

抗过敏药订单今年增5倍!三甲医院药师教你用药

别看过敏只是打喷嚏、流鼻涕而已,如果拖着不治疗,很可能对黏膜、皮肤及实质性脏器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哮喘,危及生命。

在过敏越来越常见的今天,买对抗敏药成了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教你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身体状况选择药品,并科学减少自己身上的过敏原。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石浩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 于彬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张予

5类过敏原包围所有人

春季的花粉、尘螨、雾霾,都是十分常见的过敏原。

外因:长期佩戴口罩、长期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习惯,会使呼吸道习惯于“过于干净的”环境,导致呼吸道脆弱,敏感性几率增加。

内因:长期加班、熬夜会影响个人体质,最终改变内分泌、激素水平,让个体更容易过敏。

生活中的过敏原无处不在,常见的有以下5种。

1

粉尘类

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尾气、煤气、香烟等。

2

食物类

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酒精、消炎药、葱、姜、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3

日常接触类

冷热空气、紫外线、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金属饰品、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4

药物类(注射剂)

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5

自身组织抗原

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外伤或感染等。

药师教你选抗过敏药

喷嚏、鼻涕、眼睛痒……过敏症状虽然让人困扰,但抗过敏药带来的嗜睡更让人纠结。其实,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就能减少这类副作用。

扑尔敏

不适合白天吃

第一代抗组胺药有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镇静与中枢神经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服用后会出现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

服用这类药后应避免驾车、精密仪器操作、高空作业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应慎用。

氯雷他定

心脏不好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阿斯咪唑、特非那定等,吃这类药物犯困的概率大幅降低。但阿斯咪唑、特非那定可能影响心律,特别是与酮康唑及红霉素等合用时要警惕。

地氯雷他定

副作用轻不犯困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轻,抗过敏作用更强,但服用时也应注意观察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酮替芬

起效较慢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又称肥大细胞稳定剂,主要有酮替芬、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

此类药物副作用小但起效慢,一般在连续服药1~2周后起效,故需耐心、规律服药,不可随意间断。

需要注意的是,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一般不推荐使用任何口服抗过敏药,6月龄至1岁幼儿必要时可口服西替利嗪,2~6岁可遵医嘱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6岁以上儿童可选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剂型可以选择片剂或滴剂等。

需要长期用抗过敏药不能太专一,建议每个月咨询医生后换一种药,以免耐药。

爱过敏,回家马上洗脸和鼻腔

容易过敏的人群,外出回到家要第一时间洗脸、清洗鼻腔,这样做可以减少沾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过敏原,盐水冲洗还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鼻腔清洗方法

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安全的辅助疗法。

洗鼻盐水要选择医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不建议自己用食盐配置。

如果直接用鼻子吸水冲洗易呛水,推荐选购专用洗鼻器。使用时适当前倾身体,靠近水池,头稍偏向一侧,将盐水由较高侧的鼻孔挤入鼻腔。

鼻子不通气时,可以通过按揉穴位缓解症状,比如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往上到鼻根、眉头,上下来回搓,早晚各做一次,能有效改善鼻腔功能。

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50%有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每周换洗寝具,最好用60℃以上的水烫一下再清洗有助减少过敏原。

平时少去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靠窗位置,以免香水、汽油、等味道刺激呼吸道。

花粉过敏的症状长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除了口服抗过敏药物,临床上还可以对症使用激素等药物,或一个月注射一次抗免疫球蛋白(IgE)进行治疗。▲

本期编辑:张杰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