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丨侧记“齐河作家群”(上)

青未了丨侧记“齐河作家群”(上)

李恒昌

青未了丨侧记“齐河作家群”(上)

大河之畔,晏子采邑,这个名叫齐河的地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清清文明之源,泱泱大河之水,不仅养育了这片热土上的黎民百姓,也养育了一代代各领风骚的才俊文人。特别是进入当代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和新的时代,优秀作家灿若星辰,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他们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有着共同的追求,既像百花盛开的大花园,又形成规模性集群方阵,从而成为当今齐鲁文坛的一个景观,可以用“齐河作家群”这样一个特定名称来命名。他们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怀揣梦想,手执光芒,以黄河般的情怀和赤子般的忠诚,书写着既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瑰丽诗篇。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努力、出类拔萃的表现和亮晶晶的成绩,彰显了奋斗的力量,折射了文学的光芒。多年来,齐河县一直保持着全国“百强县”的荣誉称号,那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百强”。如果有“文学百强”之说,齐河也应该榜上有名。因为,无论是全省还是全市的各类文学奖项,无论是泰山文艺奖还是长河文学奖,齐河的作家诗人们从未缺席。目前,齐河文学的创作队伍有中国作协会员7人、省作协会员26人、市作协会员66人。今天,让我们慢慢走进他们,去考察他们的成长经历,品味他们创造的精神食粮,谛听他们灵魂跳动的声音。

一、诗歌星空

齐河当代文学创作,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不仅诗人众多,而且优秀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叠出。这些诗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具有星光一般的效应。他们的诗章,像暗夜里的星星,不仅闪耀美丽的光芒,而且以其真挚的感情,能够温暖人们的心灵。读他们的诗章,让人相信,诗歌的光焰和生命,看似微弱,实际上要和万里黄河一样悠长。

“晏城七星”,慰藉心灵。在齐河诗坛,有七个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诗人,他们用心写诗,用心“疼”诗,创作出无数慰藉心灵的美丽诗篇。这些诗人,可以称之为“晏城七星”。其中包括已故诗人朱多锦,诗坛常青树张庆岭,中生代诗人英伦、魏保和、国洪玲,年轻诗人侯寿伟,古诗词名家张新明。他们既有共同的特点,又展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风采。

朱多锦(1945—2013),赵官镇程官庄人,原名朱孝全、朱晓泉,号铸鉴。“文革”时期,朱多锦在山东师范学院读书,因言获罪,被下放至聊城改造。其后先后执教于禹城、齐河等地。1985年发起成立了路远诗社。1995年后担任《山东文学》诗歌栏目编辑,期间又创办了《华夏文坛》及“七亩园文化论坛”。出版有诗集《沉思岁月》《朱多锦新世纪诗选》和理论批评集《发现与批判》等。

朱多锦的文学创作活动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或再早一些的文革时期。赵方新先生认为,朱多锦早期的诗歌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奔流着沸腾的热血和呼喊;九十年代后,他的诗歌趋于冷静的思索,以思辨性的张力替代了早年热烈激昂的直白抒情;新世纪之后,他又将反讽式的批判引入作品,使自己的诗歌艺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朱多锦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现代叙事诗的探索、城市诗的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建树三个方面。1985年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妻意》和2011年的《父亲的高粱》,代表了他在现代叙事诗方面的努力。《妻意》的叙事方式突破了传统叙事诗《王贵和李香香》《雷锋之歌》和《回延安》的模式,实现了由歌行体到诗体的本质转变。作品叙述了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与诗人丈夫在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这位农妇淳朴坦荡的内心世界,同时反映了特殊时代里知识分子的备受摧残的命运,发出了一声苦涩的叹息。这首长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重视细节的刻画,留下了许多富有诗意的细节性名句。《父亲的高粱》回溯了一段苦难的往事,通过父亲偷偷开荒种植的一片高粱地,展开了一幅特殊年代的特殊画卷,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文革”的反思与批判。这两首叙事诗倾注了朱多锦大量心血,炼词炼意,呕心沥血,为当代诗歌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作品。在朱多锦后期的诗歌创作中,城市题材的作品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这部分作品里,他以一个游离于城市者的身份观察着城市,思考着城市,在他的眼里城市是个不可理喻的怪物,有太多的看不懂充斥其间,他把自己对城市的忧思和批判,通过一个个场景和细节生动呈现出来。他对诗歌理论的建树主要表现在对当代诗歌的流派划分、对现代诗歌审美建构的分析、对现代叙事诗的研究等方面。

张庆岭是齐河诗坛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标志着齐河诗歌的成就,也标志着齐河诗人的宽大胸襟。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向这位诗人致敬。

张庆岭1947年11月出生于齐河县马集镇一家普通农民家庭。当过民办教师,干过乡镇干部。1978年考入德州学院,1980年分配到齐河师范任教。1986年初开始文学创作。

自开展创作以来,张庆岭已正式出版作品《追回的太阳》《三刃剑》《好诗妙品录》等19部。先后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诗刊》等文学专业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2600余首。组诗《夕阳,夕阳……》获《星星》诗刊年度散文诗全国大奖赛一等奖;因《留守儿童》被评为“中国好诗榜”上榜诗人。

尽管在文学创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张庆岭依然十分谦虚。这从他的“独白”中可以窥见一斑。“一个在命运面前不知所措的人;一个被生活辗轧成枯草的人;一个终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人;一个终究要被时间埋葬的人。时常感慨于自己的诸多意外——打小酷爱数理化,却别恋上了汉语言文学;读书时最讨厌作文,到头来却成了一个语言写作者;刚踏入社会干的是乡镇小吏,神使鬼差竟终以‘捏粉笔头’为业;骨子里关切民族兴亡,却热衷于人性本真的探索;年近四十才爱上诗歌,却又一再倡导‘记住诗忘掉诗人’……他不是个诗人,更不是个文学家。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在文学里找到可以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于是,就写一点分行或者不分行的文字,以让灵魂在被击碎之后,得到一点儿慰籍。”

张庆岭最令人称道的是创办诗歌民刊,举办诗歌沙龙,培育诗坛新人。齐河诗坛之所以如此繁荣,与他这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他自2006年创办并主编《小拇指》诗刊,编排出版了五十多期,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业内人士称为“南有《江南诗》,北有《小拇指》”。十六年来,他先后举办了上百场“诗歌专题讲座”,到全国各地举办二十多场“诗歌主讲班”,编辑出版《诗天下——小拇指诗刊十年精选》,全国的数百位著名诗人上刊,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英伦是齐河诗坛的重量级诗人,创作实绩颇丰,创作实力雄厚。他本名谯英伦,1957年12月生于齐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和报告文学,诗和散文诗散见《诗刊》《星星》《星星散文诗》《诗选刊》等文学期刊,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等多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散文诗集《温柔的钉子》《夜行马车》《疯狂的目光》《哭过之后》四部。 在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网、《诗刊》《星星》等举办的诗歌大赛征文中获奖一百余次,被人们冠以“获奖专业户”的赞誉。

英伦认为,诗歌最好能回归它的本质——因为想写而写,用手写心。诗越来越讲求整体性。现在人们记住一个诗人,大多是因为他的一首诗,而不是他诗中的一两句。记住他的一首诗,更多的是他所表达的整体意境。即使意象诗中,叙事也越来越成为重要元素。他一直坚持“先生活后艺术,先生活后文学,先生活后诗”的原则。英伦还坚信,诗是他生命的帆,并时刻为其消费感受的风。他的感受主要来自于以自己的命运为主线,以生活遭际为切入点,把握想象和情感的植入密度。诗像火焰,在他写出的每一个方块字里燃烧,照亮他幽深的精神洞穴和道德良知,他为他的诗能有意或无意地灼疼什么而倍感欣慰。

英伦的诗歌注重传承和扬弃,下力气在意境的挖掘和语言表达方式上出新,作品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题材上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努力讴歌新时代,注重诗歌的社会属性。英伦认为一个不关注社会现实,只躲在象牙塔里在诗中摆弄自我小情调的人,注定不会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诗人,更不会成为优秀诗人。火热的现实生活远比自我做作的孤独抑郁伤感等负面情绪,更能激发创作热情和灵感。他以塞罕坝、小康社会建设、地方风物为题材的诗作,均被《诗刊》刊载。为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而创作的小长诗《在一块钢铁里仰望祖国》,为脱贫攻坚创作的《在桑树村扶贫的一些场景》等,都受到刊物的青睐和读者的好评,前者被《芒种》诗歌栏目头题推出,并被《诗选刊》选载,后者也登上了《诗选刊》2020年第12期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号。

“我所热爱的,我希望最终被她燃成灰烬”。所幸,他所热爱的并没有化为灰烬,而是成为天空中熠熠发光的星星,慰藉人们的灵魂。

魏保和,60后作家,笔名“韦清”。因为他生于齐河,挚爱着齐河,著名诗人孙静轩为他起“齐河”为笔名。他的创作体裁非常多样,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均有涉猎,尤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少年文艺》《山东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多家报刊,有作品被《报刊文摘》《特别文摘》《读者》转载。出版散文随笔集《一位教师的心灵图谱》《追逐梦想》《流星划过夜空》。

魏保和对文字的爱好始于初中时代,最初的原因只是对文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喜欢。1985年7月,散文《我是一粒种子》获《少年文史报》编辑部和全国地质科普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文史地知识及作文大奖赛”二等奖,极大地增强了创作的信心,随后逐渐走向了文学创作之路。上世纪末,迷恋上了诗歌。本世纪初,又接触到杂文,并与杂文有着十年的“过从甚密”期,曾多次在《杂文报》发表有思想、有见底、有文采的作品。

魏保和的诗歌如同他的名字之寓意,质地饱满、温和、稳健,往往用日常的细节撩拨读者情感的神经,对底层的关注使其作品弥漫着一股悲悯的情怀。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他的“兄弟姐妹系列”作品,包括《想象中的大姐》《二姐》《小妹》和《兄弟》,抒写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亲人们”的苦难悲歌,体现的是诗人的一颗悲悯之心。《小妹》开头,他这样写道:“小妹属羊/总是任由命运的绳子牵着。”仅此两句,便足见“小妹”一生的不幸。他之所以如此抒写,不仅仅是因为同情和怜悯,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够改变,改变小妹的命运,改变人的命运。他希望每个在困顿中挣扎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他“坚持随意散淡地写诗,不勉强自己,不刻意为之”“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他认为一个诗人“写多写少并不要紧,重要的是给自己辟开一块精神高地,给灵魂构筑一小块栖息之所,让自己诗意地活着,即便混在任何一类人之间,一打眼就能识别出来,即便诗人混得如何不体面,他的特立独行仍然给他贴满诗人的标签。”在诗歌创作中,他“倾向于不事雕琢的诗,正如一枚生在荒山野岭的果子,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天然赐予,别人看见看不见均无所谓;这种诗是诗人和诗作的一次偶然邂逅,诗的灵动与新颖,决定了诗不会按诗人预想的思路运行。或者说好诗都有一定的潜伏期,不到一定时机(时间、地点、场景等)是不会轻易面世的。”

国洪玲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位女诗人。她笔名果果,原籍黑龙江省,现居齐河县焦庙镇。她的诗歌深深根植在泥土和个人经历里,如同一位乡间的漫步者轻轻吟哦着年华的流逝和四季的交替。她的诗歌拥有独立的品格和安静的气质,诗坛的纷扰与她无关,世俗的纷争与她远隔,她指尖下流淌出来的是清新的鸟鸣、平静远去的黄河、微雨中的小酌,田园的风味和古典的意蕴俯拾皆是。她对诗歌叙述的掌控力度总给人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轻不重,不松不紧;她对诗歌节奏的把握似乎暗合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她的作品散发出魅惑的魔力。她的诗歌集《无措篇》集中体现了其美学追求。

因为她生活在农村,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写诗,既是一位“农民诗人”,也是一位“妈妈诗人”。对于自己为什么爱上写诗,最初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只是将自己的散文写作,变成了“分行”写作。然而,正是这“分行”写作,成就了一个优秀诗人。她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最根本的是她对诗歌的独特理解:诗歌是花朵的悄然绽放,要有美感。也是一次呼吸,但你的气息独一无二。诗歌还是果实的坠地声,一种归还。诗歌,更是治愈,引你复活。

应当看到,正是她的诗歌创作,“治愈”了她的心灵,让她“复活”了自己。她所在村庄地处偏僻,文化相当落后。但她坚持辛勤务农,不更不辍。十年间陆续在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杂志刊物发表大量的诗歌作品。2020年出版《清水集》,既是水到渠成,也为以后的征程获得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这些年,她积极参加县作家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走出家门,走出乡村,走进广阔的天地,充分展示了个人的创作魅力,成长为一个有知性、有品味、有成就、有活力的新女性。

不仅如此,国洪玲还努力通过诗歌创作,介入现实生活。身居身居黄河沿岸,她先后创作关于母亲河的组诗《河》,为能枕着黄河而居而自豪;《相约齐河》等获奖诗篇,为身在大义齐河而自豪。她积极参与乡村采风活动,领略新型农业的风采,新型农业人的风采,为她们写诗著文,以传播新时代新风采新面貌,为农业经济振兴贡献微薄之力。

国洪玲自己介绍说:“村里人自从发现了我这个写诗的孩子妈,封建保守的观念有了大大改观,我的诗歌为村庄注入了一个文化的元素,农民不再只是穿衣吃饭,还能作文章,未尝不是现代乡村发生的巨变之一。”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国洪玲的成长和创作经历告诉我们,不仅书生有用,诗人也有用,而且具有改变人生和慰藉心灵的“大用”。

出生于八十年代的诗人侯寿伟,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也是齐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任《齐河文艺》编辑。虽然年纪轻轻,已经发表大量诗作。作品散见与《山东文学》《齐鲁周刊》等报刊,诗作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诗歌卷)》和《山东诗典》,出版诗合集《风穿着花瓣的鞋子走过》。

谈起诗歌,侯寿伟的认识与众极为不同,体现了新一代诗人崭新的诗歌理念。他认为,诗,带给他的是一种莫名的感觉。“正是这种莫名的感觉,成就了一首诗歌。使你深深地爱上她,就像你的肤色一样,洗也洗不掉。”他说,诗人的责任,便是“把这种感觉,利用自己独有的语言,把它们嫁接起来。从而成就一首诗歌。”

在他的观念里,诗歌是与生俱来的。他读诗爱诗,并对这个时代和世界保持着爱的距离。侯寿伟并不在意诗的意义,而是在意她所传达的人生之美和人性之美。这是诗人内心对这个世界的表达。

虽然侯寿伟说并不那么在意诗歌的意义,看似有些“轻佻”,但是他的诗歌,客观上却展示着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意义。国洪玲读他的《黄河疼出的文字》,读到“故乡在胸膛里汹涌成/黄河疼出的文字”,读出了诗人内心故乡的“汹涌”,读出了母亲河的“澎湃”。从一个“疼”字,读出了母亲河的大爱和人间的大爱。

对笔者来说,最喜欢侯寿伟这样的诗句:“去东营看黄河入海口/渤海与黄河的交接处/沿着这条的水路——/向上回溯就能唤醒我的母语/向下开阔就能打开东方的心胸。在此处/滋养我们的民族的羊水/恢宏而安静。”黄河入海口,只是黄河与大海的一个交汇点,年轻的侯寿伟却写得既如此自然,又如此文明;既如此纵深,又如此开阔;既如此沧桑,又如此壮美。真让人怀疑,这样的诗句,竟会出自一个80后青年诗人之手。

张明新是“晏城七星”中的一个独特存在,也是齐河文坛的功勋人物。因为他不同于其他诗人专写现代诗,而是潜心于古典诗词,而且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他的诗词,妙在意象,美在意境,高在境界。创于齐河,影响却在全国。

张明新1956年10月生于齐河县晏城镇南北村。1973年1月齐河一中毕业,1980年到1983年自修于北京语言文字自修大学。1973年参加工作。虽已退休,始终没有退出诗坛。

似乎是命中注定,张明新从小便对诗词一见钟情,阅读背诵了大量唐诗宋词,并从中探索研习,逐步掌握谙熟了格律,陆续创作了大量诗词。诗词复兴后,发表诗词作品不计其数,散见在《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诗词中国》等国家级刊物,其中包括中华诗词学会的重点工程《当代诗词文库》登载71首。已出版《张明新诗词》《杨柳村》两部作品集。被多家诗词学会、诗社、著名微信平台聘为评委或诗评人。他是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会员。近几年参加全球(华人)、全国及地方性诗词大赛,获奖五十余次。其中,《天柱山狂想》和《赏桃林》分别获得2015年和2018年中华诗词杂志“中华好诗词”奖。他曾两次担任全国诗词大赛的评委,体现了其在诗坛的权威性。

在中华诗词学会、国务院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华书局、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移动总公司七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张明新一举夺得头奖。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

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

这首《送别》是“二十万元寻当代王维”活动中的获奖作品,在11个国家11多万首参赛诗中获第二名,是当代流传最广声誉最高的被公认为“足以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江苏红豆集团专门为这首诗建了一座诗墙。有人在网上撰文说,从中国文联获悉两首当代最好的作品,一首是这首《送别》,另一首是国学大师文怀沙的,后来证实文怀沙那首是镌刻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上的唐诗。关于这首诗还有一段公案:具终评委并负责初评的丁芒先生透露,“这首诗实际上是第一”。这首诗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荣誉,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其营造的瑰丽意境和独特的意象,把送别之情非常艺术形象地从红豆,从心灵铺陈到天地之间,极为壮阔美丽。

“齐河四张”,风行四季。在齐河诗坛,有“齐河四张”之说,他们是张海梅、张玉华、张丽华、张方江四位诗人。他们因机缘巧合,合著《风行四季》而得名。《风行四季》的出版,成为齐河诗歌史上一道绮丽无限的风景。他们的诗章,足足成就了“四季风行”的美与魅。

张海梅——春的勃发。张海梅是“齐河四张”中最具特色的诗人。她的诗歌最大特点是空灵、哲思、柔性,像倒春寒一般。著名诗人桑恒昌评道:“海梅的诗,是一种独特、是一种升华、是别一种天地。”她的诗作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排行榜》《诗歌年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湖南诗歌年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中国精短诗选》等。

评论家程小源先生在评价《风行四季》中认为,张海梅的诗是一种“美的深情叩问”。以其独特的视角、别样的表达,呈现给读者的是近乎难以言说的,直抵个体生命灵魂深处的一种慰藉。从“自然”到“感伤”向度的升华,彰显出诗人对灵魂承载的珍视和保护之美。从感伤到希冀的向度张力,解读了诗人所呼唤和认知的---诗是白玉无瑕的东西。

作家逄春阶认为诗作《黄河如是说》里的“母亲多像站起来的一片海”堪称传世之句。评论家王立世先生在《世界小于瞳孔》的序言里,将张海梅的诗歌置于中国新诗发展历史的“场”中比较分析,从“生活与语言”“情感与意象”和“想象与哲理”等方面,以“诗学”理论的视角,精准分析了张海梅诗歌的“独特性”。这部诗集,以个性化创作丰富着新诗的内涵,写下对生命、自由和爱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蕴含着中国哲学的精髓要义,深沉、内敛。文本纯净、唯美、大气、艺术。作品突出生活与语言、情感与意象、想象与哲理几个独特的表达方式,摄取了普通生活中的体验和领悟,诗意饱满、空灵,情感细腻、诚挚,水乳交融、亦真亦幻,达成和谐、唯美的意境,这些都足以成为她获得“长河文艺奖”的理由。

读张海梅的作品,最能触动心灵的是流淌在她生命中不安的部分。《黄河流淌着我日夜不安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她全部诗作的“诗眼”。她笔下的黄河,写照着她生命的本真、底色和追求。纵观她的全部诗歌,几乎每首都流淌着她生命中不安的部分。这样的不安,不是她对生活的不满,也不是内心的不安定,甚至不是不安于现状,而是一种灵动的、向美而生的、属于诗人的特有生命状态。诗人注定是这样的人。在她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有一颗怦怦跳动的炽热之心。在她的眼里,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在张海梅这里,不安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哲学揭示和诗意表达,每每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从她的诗歌中读出她不安的灵魂, 也同时读出自己的灵魂,犹如诗人庞德窥见自己的灵魂如“水下火焰般的爱人” 。

张玉华——夏的激情。张玉华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优秀诗人。在“齐河四张”中,他的诗,以激情而著称,具有夏天般的火热和力量。在他那里,诗是发现,是倾听,是真诚,是发现的力量、倾听的力量,也是真诚的力量。这方面,诗人王霁良先生有着深刻的洞见和精准的评价。他说,仅一组诗《家在齐河》,就足见其出手不凡,看似不经意的抒写,字面背后的意思却深,语言直抵核心足以撼动读者的心灵。一个诗人对诗的理解决定他会写怎样的诗,读玉华先生的诗就是读他对生活的真诚,读他对家乡萦系于心的情感,读他心灵的悸动和不羁想象。家乡,是诗人脐带文化的母体,《家在齐河》用最质朴的语言写生活中的发现,反映生活的真实和原初意味的物象,抒发出一个城里人缭绕不去的乡情。

读张玉华先生的诗,读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窥看、倾听和审视的深度。阿莱桑德雷曾说:“诗歌如果不被别的心灵所理解便不成其为诗歌了。”张玉华写的最多的是农耕文明遗下的物事及乡下人在城里的打工生活,词语之中潜藏着忧伤,潜藏着对打工的艰辛、对生存本身的同情。如《父亲进城》,一个对城市建设有贡献的父亲,眼里的城市是眼生的,是冷漠的,“好像屁股底下那块砖/认出俺一样”,给读者留足了思考的空间。如《打工归来》,“这时 她的手里/正攥着几个硬硬的棉桃/那些棉桃 还没来得及开放/就被霜打了/她正想把她们解救出来”,与前面一段的鲜明对比,打工归来者的眼前浮现的场景,和后一段对妻子劳动的描述,外面的花花世界终是外面的,它炫目但不似身边的女人温暖,读这样的诗让人感悟到什么才是生活的本真。

《家在齐河》用诗去阐释家乡,去表述在诸多事境面前灵魂的问答,不仅诗中有多重指向,也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梯子》就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有深度的感悟,《买鱼》的结句“他们一定认为//春天——/已经来临了”,几乎是调侃了,《貂蝉》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凭姿色吃青春饭的女性暗含了讽刺。《为爱情投保》构思别致,令人难忘。“妻子说着说着/就哭了/好像那个男的就是我”,看似用词随意却是点睛之笔,诗写作不到一定火候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张丽华——秋的清澈。张丽华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晏邑春秋》的执行主编。她的诗歌给人以秋天般的感觉:肃穆、清澈、宁静、高远。

张丽华中学时期开始写作诗歌,大学时期组织“幽兰文学社”,创办手抄杂志《幽兰》。2006年加入“沁湖诗社”,正式开始诗歌创作生涯,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结出了累累硕果。陆续在《诗选刊》《星星》(散文诗和理论版)《芒种》《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省内外刊物发表诗歌。

张丽华认为诗歌创作是一种灵魂的呈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抗争,是诗人人格升华后酿成的烈酒。诗歌是一种真善美的精华艺术,在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中亦会产生执着、痴情和贪恋,与现实产生碰撞和对抗,产生求之不得的痛苦地磨练和洗礼,因而产生丰富的诗意。张丽华的诗歌,感情浓郁,是情感和思辨相结合的产物,很多诗歌也是情景交融的。为挣脱“小我”的局限,她追求高远澄澈的意境,将“小我”放于特定的时空,以“大我”俯视“小我”,从而涤荡身心、灵魂升华。

张丽华前期的诗歌作品,以口语叙事诗为主,她的叙述带着深挚的感情,体现了父辈亲人们对命运的抗争,和她对童年生长的农耕家园的怀念,她的诗歌还带有乡村风情和黄河风光描写,清澈优美。诗写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张丽华开始与大的诗歌磁场相交融,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心灵书写时期,此后她的诗歌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发展了更丰富的意象层次,更深刻的哲理内涵和想象空间,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像《春天揭开了最后的面纱》,“云和雾还未散去/大雨将自己藏在雨后/一条鱼将自己藏在骨刺里/阳光在给自己针灸”,在这首诗里,再也找不到真实的场景和物象,全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感悟和投射,云雾、大雨、鱼、骨刺,都具有了更深广的含义,更宽广的想象空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春天揭开了最后的面纱/一朵云舍弃了影子/一座大山通体透亮”,这一段非常具有思辨的色彩,而且是不拘泥定式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我所看,得我所得。

张丽华在经历了人生的世事无常后,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沧桑感和时空的跨越性,诗写风格趋向高远苍茫的意境。像她的《更远的远方》,“一只蝉在凄切的鸣叫/我丢了一匹马……/蝉叫着它永远找不回来的马/我也在马山上找我的马”,世事如风,一些逝去的事物真的还能找回来吗?“我的马”透露出的内涵深广而丰富,我们都是在世界上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自己的人。

对于张丽华和她的诗歌,诗人国洪玲领悟是最深刻的。张丽华毕竟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从张丽华的诗歌中,国洪玲读出了更多“疼的”感觉。国洪玲发现,在张丽华的内心深处有太多叫做酒、扇贝、雨水、秋风、石头、雪、芦苇、莲花、芭蕉、合欢、月亮、白杨树、鱼的诗。这些诗写出来了,疼就长出了翅膀,诗歌会减轻肉身的疼痛的。一个有公职的女人还要兼顾一个家,生活工作,当它们变成乱麻的时候,诗歌,就是一种梳理,也如练太极。张丽华恰恰真的在练太极。静下来了,你才听得见自己要什么,丽华一直这样安静地写诗,练太极,认真倾听自己的心声。

马启代先生评价张丽华的《倾诉之后》,认为她的诗歌最贴近内心的感受,其情感特别浓郁,其笔触特别细腻,我写,因为我愿写,我不得不写,这就贴近了真正艺术的核心,逼近了写作的真义。真实的书写才可能产生撼人心魄的诗句。而且马启代发现丽华还是位超越于一己之私的悲情主义者、爱心主义者,有着广阔的情感边界和精神追求。像她发表于《星星》的散文诗《岱庙》组诗。

读张丽华的诗,我更在意其中蕴含的“秋意”——一种“胜春潮”的“秋意”。在《秋水长》里,她写道:“阳光满怀地抱着/这暮色里的玫瑰/秋水如练流金”“一叶扁舟轻柔的滑进/故乡的波心”这“如练的流金”,便是秋日的光芒;这“故乡的波心”,涌动的是诗人的灵魂。 “只有你贻我的一节彤管/还响着满地萧声”,这美丽的“箫声”,便是诗人和秋天的翅翼。

张方江——冬的冷峻。 张方江,笔名半禹,以诗歌见长。作品曾在《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山东诗典》等报刊刊发,与其他“三张”一起出版诗合集《风行四季》,代表作品是《编织了N年的爱情》。其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沉静、冷峻和倔强,无论是抒写爱情,还是抒写生活,都具有“冬”的某些特征。

张方江对诗歌和诗歌创作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说:“既然有幸来到这个创造奇迹的新时代,就绝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灵感,创作出与这个时代共鸣、共振的诗歌,并与大家共享诗歌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充实。”

对于张方江的诗歌,诗人雁阵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他说,半禹对于当今诗坛的八面来风,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