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中国拥有数千年的航海传统和海洋文明,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展示着大陆的千年航海历程,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航海的故事,传播中国航海的声音。

云端看展,发现中国古代航海精品文物,大海就在你眼前!

展览概述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中国沿海10省市25家文博单位,推出的原创大型文物展览“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讲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航海文明,揭示通过航海发生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展览共展示162件/套航海精品文物,分为“联通大洋”“异域奇珍”“海史掠影”“海贸物语”“信仰之舟”“东西互鉴”六个单元,分别从航海科技、异域来物、人物事件、海外贸易、宗教信俗、文化互鉴等不同角度,讲述中国古代航海故事。

展览荣获第十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及2020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览亮点

看点一:十省联袂,覆盖范围史上最广

本次展览有中国沿海十省市共计25家文博单位参展,用最具各地特色的航海文物展示中国多元的航海文化。如此广阔的覆盖面在国内航海主题展览中还是首次。

看点二:百件精品,航海文物重器云集

展览荟萃各大博物馆重量级藏品,其中不乏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不仅在航海史中意义非凡,更是兼具“颜值”的艺术奇珍。

看点三:九艘沉船,重现海丝千年记忆

展览特别设置沉船主题展示区域,汇聚“南海I号”“万历号”“南澳一号”等九艘知名沉船出水文物,带观众穿越时空,梦回海上丝路。

看点四:五大事件,探寻先贤求索之路

展览中还重点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抗击倭寇、册封琉球等五大航海史关键事件,追忆航海技术成熟后中国先人在航海中的探索与成就。

看点五:四门宗教,倾听海上福音袅袅

宗教与文化的跨海交流也是航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主题在以往的航海类展览中阐释得并不多。本次展览将展出众多与宗教相关的“重器”,讲述航海与信仰的故事。

看点六:两元世界,跨越差异走向汇流

文明因交流而进步。此次展览还精选了几十件集中西元素于一身的文物,是大航海时代中西文化跨域差异、互学互鉴的明证。

重磅展品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西汉·蒜头纹银盒 南越王博物院藏

这件银盒 1983 年出土于广州南越王赵眛墓,位于主棺室墓主棺椁足箱中。银盒盖身相合呈扁球形,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揲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每圈各两排,每排 26 枚,排列紧凑而精致。盖与身结合处的上下边缘还装饰有一圈穗状纹带,表面有极薄的鎏金,器盖上焊接 3 个银制小凸榫,器底附加一个鎏金铜圈足。整个器物上还有“一斤四两……”等铭文。

从蒜头形凸纹、锤揲式的制造方式、器身银含量等方面皆可证明,这件银盒应是一件海外舶来品,源自波斯地区。来到中国后,工匠又根据汉代银器的特点,加上了铭文、盖子上的凸榫和器底圈足。出土时,盒内还有半盒黑色丸状物,也可能为舶来品。这件银盒是广州作为中国海外贸易的最早港口、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重要物证。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西汉·弦纹玻璃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玻璃,古时称“璧流离”“缪琳琅玕”“颇黎”“药玉”“瓘玉”等,是汉代从海外输入货物之大宗,对大陆古代玻璃制造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件玻璃杯经压模成型后精细抛光,呈半透浅蓝,历经两千多年依然晶莹剔透,保存十分完整,极为罕见。敛口,弧腹,自腰下内收,小平底,腹部饰三道弦纹。玻璃的化学成分和印度阿里卡梅度的钾玻璃接近,因此有研究认为这件玻璃杯是从印度输入中国的。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南朝·鎏金铜佛像 广州博物馆藏

佛教传入中国有陆路和海路两种途径。海路方面,佛教极有可能是从印度南端,经由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扶南(今柬埔塞)北上传至中国东南沿海。广州就是中国最早沐浴海上佛光的地方之一。因南朝时佛教禅宗鼻祖达摩从印度航海抵达广州,这里被称为“西来初地”。这尊佛像立于莲花宝座之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双目微闭,开脸祥和。佛教在南北朝时得到广泛传播,佛教造像即是当时佛教兴旺的佐证。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北宋·长干寺鎏金莲花宝子银香炉 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博物馆藏

银质,鎏金,整体造型为一枝横置的莲花,花、叶、果实及枝茎一应俱全,为典型的宋代手持香炉,应为行香礼佛专用,存世数量极少。香炉以一枚下俯的荷叶为托座,莲花为炉,炉下擎出一茎,上承佛像一尊,双手示禅定印,后有背光,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又有含苞待放的花蕾两枝,莲蓬形宝子一枝,数枝结为一束,成为香炉的长柄,柄末又附宝子一枚,专门用来盛放香料。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宋·金项饰 广东省博物馆藏

“南海 I 号”沉船出水的第一件金器,由四股八条金线相绞而成,状若麻花。以葡萄纹饰长条带钩为首,中间隆起,并饰璎珞纹;另一端 4 个圆环搭扣成尾,可以用来调节松紧。这件金项饰具有阿拉伯风格,类似物品在国内未曾出土过,可能是船上外国商人之物。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元·青花花卉纹八棱执壶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青花瓷在元代发展到顶峰,以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成就最为辉煌。元青花大多器型硕大,纹饰饱满,因釉色浓艳、工艺精湛闻名海内外,是当时主要销往西亚、阿拉伯世界的外销瓷。

此器胎色白黄,质地细腻,釉色因长期在海水中浸泡而略失光泽。壶口、流部位被海洋胶结物覆盖。通身绘青花纹饰,纹饰布局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主次分明。颈部饰蕉叶纹,腹部饰折枝花卉纹,采用横向带状分布的形式,在主题纹饰之间以卷草、回纹等辅助纹饰相隔,繁而不乱,井然有序。其造型可能模仿西亚、中亚地区的金属器样式。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元·印度教恶魔石构件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1992年3月,泉州开元寺戒坛出土十一方古印度教石刻,其中兽面形石刻有六方,为辉绿岩石雕成。兽头顶长一角,双耳高耸,露牙,口中吐出的气体在胸前构成羽翼形对称图案,中间垂下一个心形雕刻。下部基座上刻剑形垂注。这种恶魔石构件在南印度教寺被普遍运用,南印度人认为这是“好恶魔”的形象,它们吐出长舌头,卷入不好的东西,起辟邪之功用。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明·青花象首方足军持 广东省博物馆藏

“军持”来源于印度,最早是僧侣云游时用以饮用和净手所携带的贮水器,后逐渐演变为佛教法器。随着佛教在东南亚国家的盛行,军持需求量增多,大陆一些外销瓷窑口纷纷生产军持用以外销。

在“万历号”沉船发现的军持中,动物型军持占少数,较为珍贵。这件青花象首方足军持圆唇,敛口,方形腹,平底,整体呈象状。肩部一侧饰以象首双细孔流,象首两侧绘青花双耳及双眉目,流下附一扁条形系。口沿处绘青花如意云纹一周,长颈处绘蕉叶纹。方形腹为象身,象背部绘青花锦地盖布,首尾处饰以铃铛、璎珞纹。青花发色蓝中泛灰,白釉色呈暗青,胎体厚实,形态敦厚特别,具有较佳的观赏性。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明·崇祯帝册封琉球国王敕谕 旅顺博物馆藏

明清时,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岛国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当琉球新王嗣立,皆会派使团来中国“请命册封”,朝廷再遣使臣携敕谕,乘册封舟远赴琉球完成册封。从明洪武五年(1372)中琉建立藩属关系到清光绪五年(1879)琉球为日本吞并的 500 余年间,明清两朝共派出 23 次册封使。

此件敕谕以龙文缘边黄纸书写,总计 44 行。据敕谕所书,琉球王尚宁去世后,其子尚丰请命册封,崇祯帝遂于 1629 年遣杜三策、杨抡为册封使,携冠服等赏赐前往琉球,封尚丰为琉球国中山王。末尾署“崇祯二年八月十六日”,钤朱文方印“广运之宝”,并附赏赐琉球国王及其王妃的物品清单。此敕谕是明朝最后一次册封文件,对了解明朝对琉球王国册封的历史和两国宗藩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艺起前行】大海就在那里,一起去看看|云文博

清·广彩潘趣大碗 广州博物馆藏

“潘趣碗”一词音译自英文 punch bowl,是欧洲人用来调制果酒的器具,后来也用做装饰品,中国称之为“宾治碗”或“潘趣碗”。18 到 20 世纪,随着欧洲上层社会私人宴会的日益流行,欧洲人曾大量从景德镇和广州订烧这类大碗。

这件潘趣碗器形硕大,共绘制 206 个人物,碗心、内壁、碗沿以及外壁、开窗内分别呈现不同场景和人物故事,纹饰繁复紧密,色彩华丽饱满,人物生动传神,表现出热闹、喜庆的生活场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