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共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开幕

作者:青岛新闻广播
共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开幕

博物馆是保护文物、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殿堂”,更是以物传神、以古鉴今、以文化人的“一所大学校”。2024年5月18日,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为期100天的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在青岛金石博物馆正式开幕。开幕当天,《器韵风华》青岛&上海双城联展及博古通今·文博市集同步开启,来自上海宝库匠心博物馆、崂山区部分非国有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融汇一堂,带来一场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对话。

共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开幕

活动现场发布了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系列活动,为博物致知·博学游记主讲师颁发证书,组织开展《博物馆数字化应用》研讨会,共同探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道。活动邀请到来自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联盟、全国性数字视觉专业服务机构等行业资深专家莅临现场,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崂山区委有关部门、区直有关单位,崂山风景区管理局相关处室,市、区相关博物馆负责人,驻区高校代表、中小学生和家长代表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青岛&上海双城联展:讲述“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清代皇家家具孤品《荷花椅》、出自“汴绣皇后”王素花之手的藏品《清明上河图》、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丽华创作的苏绣藏品《千里江山图》……这些来自上海宝库匠心博物馆的重要馆藏与崂山区各博物馆展出的东汉末年《兔符》、19世纪的羊毛《挂毯》、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夔龙纹香薰》等文物和馆藏精品在展厅中隔空交流,共同奔赴一场古今文化匠心之约。

共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开幕

据悉,本次双城联展为期1个月,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易经·系辞》对“器”的解读,分为“器韵”“风华”两大版块,共9个分展厅百余件馆藏精品展陈。在展陈设计上,“器韵”为形而下的器之文化属性,兼具着中西文化的直观性对比;“风华”为形而上的道之体现,集中体现器与不同人文的交融之道。方寸之间,博古通今,博融万家。通过场景、展品的创意交互,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深度交流与碰撞,展示出青岛市崂山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勃然生机。

15项主题展览打造沉浸式课堂 赓续厚重的崂山文脉

曾几何时,藏品“沉睡”库房是大多数中国博物馆的通病。如何让“躺”在博物馆库房里的作品活起来?崂山区通过馆际联展的平台,鼓励区各大博物馆积极开展主题陈列展览。

共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开幕

今年馆际联展期间,铭史堂工匠艺术博物馆将举办“解读历史的光”珐琅器物展,带我们跟随掐丝珐琅万字锦地棒槌瓶的故事脉络,沉浸式感悟中国匠艺的传承与发扬;个杯堂杯子博物馆将举办“墨香古韵”古砚展,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砚台的制作技艺和历史故事;若七珠宝文化艺术博物馆组织“遇见珐琅”专题展,将展出中、日、法等国家的古董珐琅珠宝;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与臻艺贝雕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推出“传承与创新”贝雕艺术精品展;海玉崂山绿石博物馆推出“石之艺”精品矿物岩石展;浮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推出“海东东”咖啡杯大赛暨咖啡杯展……15项主题展览,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游客在崂山感受传统和现代、过去和未来的交融。

创新“博物致知”活动形式 开启集章式博学游记

据悉,今年馆际联展共持续100天,期间将推出四大主题板块,涵盖多项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活动,为群众送来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馆际联展创新策划了“博物致知”博学游记系列活动。将打造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博物馆小侦探”等5个区级课堂,青岛晓阳春茶博物馆“崂山茶文化体验”、青岛爱在古毯博物馆 “‘毯’言丝路 探秘敦煌艺术”等10个博物馆自主课堂,将全区博物馆精品研学旅行项目串点成线。崂山周氏楣声艾灸文化博物馆等开展“五进”活动,将“行走的博物馆”送到您身边。组织“我眼中的博物馆”绘画比赛,邀请您描绘不一样的文博世界。

共促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开幕

更具创意的是,活动研发设计“寻宝集章”文创打卡册,让您在漫游寻宝的同时,开启一场集章式旅行。开幕当天,博物致知开启第一讲,围绕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邀请上海博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楠先生,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心副总经理严知颖先生两位业界专家授课,分别以“法国博物馆艺术IP数字管理”、“博物馆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博物馆数字化应用经验。

文博市集“博古通今” 打造沉浸式美学场景

据悉,本次馆际联展在金石博物馆三楼设置博古通今·文博市集,市集分为两期,时间为2024年5月18日至5月19日、5月25日至5月26日。文博市集汇集文化、历史、艺术、创意等元素,设非遗、博物馆文创及艺术品三大类,突出“原创、手造、艺术”三大特点,展示、交流并吸引人们观赏、购买文创艺术品;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文化艺术的乐趣。通过审美化的器物呈现、沉浸式的场景营造和养成式的消费引导,构筑出“小而美”“小而精”的美学生活空间,展现博物馆馆藏活化利用的最新成果。

读懂崂山,博物馆的视角不可或缺。进入新时代,崂山区锚定打造“博物馆之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精心打造品牌,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博物馆建设“N+1”崂山模式,博物馆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目前全区已有非国有博物馆22家,总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区县级首位,政策扶持力度处于全省、全市领先。特别是从2019年创新推出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活动以来,每年吸引20余万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细品文物、触摸历史、感悟文化,带动了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崂山区融合打造博物馆藏品、非遗项目、特色文创,建立起珠宝玉器、生活美器等20余类近千款“崂山有礼”文创体系,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别具匠心的文创作品,讲述崂山故事。

(记者 刘禹卓 通讯员 董燕 王菲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