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段位的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

高段位的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

俗话说“万物莫不有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化的必要过程。

然而在生活中,孩子“定好规则转头不认”到“就规则讨价还价”的行为,时常令家长们头疼不已。比如:

孩子总是耍赖,约好的游戏时间到了,却反悔不干;

约定好每天看一集动画片,每次看完后娃都闹着要再看一集;

妈妈,如果我做完作业,就看两集动画片,可以吗?

和孩子说好一个月只买一次玩具,但孩子在商场里看见想要的玩具就哭着闹着非要买;

……

对此,家长们常常与孩子斗智斗勇,威胁惩罚轮番上阵:你要是再不收拾玩具,我就没收了;你再不放下手机,下次就不给玩了;有时候为了平息孩子的哭闹只能妥协,最后规则变成了摆设。如此一来,孩子讨价还价,家长身心俱疲。

基于此,接下来的几篇公众号文章,小编将系统地和大家分享,幼儿期建立规则的重要性,为什么明明制定好了规则,孩子转头就不认?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如何建立规则孩子更愿意遵守?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建立规则的方法。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从小给孩子树立规则的重要性及何时开始培养?

1.为什么要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

在《勇于管教》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再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栏杆其实就是规则,知道规则的孩子会有安全感,在规则内敢于放心大胆自由地探索;相反,没有规则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战战兢兢不敢探索,有的违反漠视挑战规则,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有位幼儿园老师曾分享过一件事情,她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不遵守纪律、挑战老师的权威,让她感到特别头疼。

可是有一次,当孩子将玩具随意乱放,不肯放回原位时,这次老师没有让步,不管孩子耍什么小花招,都一直坚持让他把玩具收拾好。

很神奇的是,自此,这个孩子像变了一个人,对老师非常尊重,之前让人头疼的行为也减少了不少。

高段位的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

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这是因为缺少规则感的孩子,内心是紧张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花样百出的捣蛋行为也是在不断试探老师的边界。而老师对规则的坚持,让他触碰到了边界,知道哪些是他可以做的,哪些是他不能做的,孩子的不良行为由此减少。

2.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

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

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符合社会准则;

另一方面,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希望在行动中处处体现自己的自由意志。

这两方面会频频产生冲突,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如果父母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孩子一起订立规则,并且在订立以后遵守原则,可以让孩子理解尊重和界限,更好的适应社会规则,融入集体环境,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能更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

高段位的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

比如:

在行为习惯上立规则:专心吃饭、按时睡觉,少吃甜食,玩完的玩具整理归纳,每天看多长时间动画片……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能力,更自律优秀;

在人际交往上立规则:不能打人,不能抢别人东西,未经同意不随意动他人物品,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需求和感受,知礼懂礼;

在公共场合上立规则:公共场合不乱跑,地铁、公交车上不吵闹,电影院看电影保持安静,玩滑梯排队,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不任意践踏草坪……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尊重他人;

高段位的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

在安全问题上立规则: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碰危险物品,不在电梯里蹦跳、乱摁,甚至搞破坏……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看到这些规则,有些崇尚自由教育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些不就像条条框框一样,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吗?

黑格尔曾说过: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规则如同房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活动,但能遮风挡雨,让孩子在规则内可以放心、大胆、自由地探索。而且,3-6岁的孩子正是在各种规则的建构中,逐渐去自我中心化,对世界有更成熟深刻的认知,成长为明事理、有同理心、言行一致的孩子。

还有的家长在处理孩子违反规则的事情时,不仅不借机教育孩子,反而一个劲儿为孩子开脱,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

高段位的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

其实不然!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未形成对事物的认知,他们对父母和老师有一种莫名的崇拜,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会照着做。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对两难故事情境做出判断的实验也证明了这点,实验发现年幼的儿童倾向于服从权威,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

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或者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思维观念逐渐成型,这个时候的孩子个人意识非常强,注重自己的感受,可能不会对父母和老师“言听计从”了,甚至还会对着干,亲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和矛盾。

由此可见,最好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况且规则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重复和练习。

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心存规则感,上好规则教育这门人生重要的一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