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着鸡毛蒜皮的日子,又有着如诗般的温情,《美国女孩》质感很足

《美国女孩》是一部将故事背景放在2003年非典起始的影片,故事的发生地在中国台湾,但却以《美国女孩》命名,这本身就能够让观众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其讲述的是一个自幼生活在美国的女孩,回到中国台湾后的种种不适,期间穿插着亲情与友情。

家庭类影片对于亲情话题的探讨是永恒不变的,《美国女孩》也不例外,但由于这部影片为女主角加入了癌症的设定,使得这种亲情是较为沉重的,但影片并没有强行的去拔高作品的维度,而是选择以呈现最真实的生活为切入点。

《美国女孩》中的主角同样过着鸡毛蒜皮的日子。中年人操心的依然是工作,家庭和物质生活,而小孩子则是在拒绝和不得不适应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一种让自己舒适的方式。虽然从影片讲述的内容来看整体较为沉重,甚至会因为不停歇的争吵而让人倍感窒息,但这部作品本身又有着如诗般的温情。

相比起大部分家庭题材的作品,《美国女孩》的质感都很足。它看似狗血,但是却真正将本就属于生活的狗血融入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真实而让人有代入感。

文化差异引起不适,诉求与所得不对等

影片在开局交代了背景,女主角王莉莉因为患上了乳癌,无法继续待在美国,选择回到中国台湾治疗,对于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的王莉莉来说,这一趟的行程更像是回归到了自己的故乡。但于自小就在美国生活的两个女儿来说,他乡才是故乡,而故乡却是不那么熟悉的他乡。

这种不熟悉首先是呈现在讲话方式,影片一开场,母女三人在第一场拿行李时全程用英文对话,但此时的母亲却告诉两个女儿,见到爸爸后要讲中文。这种潜在的矛盾从一开始就已经滋生,注定了两个孩子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会是一种障碍。

因为这种语言的差异使得一家人更像是处于完全不同的多个频道,女主角与自己的丈夫可以轻松地用中文交流,但大女儿却在尽可能尝试着用中文讲话,却也穿插着英文,小女儿是更为纯粹的用英语交流。

除了语言上的问题之外,还有文化差异引起的不适,在更崇尚自由自我的美国教育理念中,鲜少会出现体罚,棍棒教育等现象。因此当大女儿进入学校,尤其是最好的国中学习时,她总是因为不那么自由的种种约束而感到不适。

大女儿梁芳仪没有主动地去接受这种生活上的变化,这就致使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处于被动的,即便是交了一个新的朋友,也被对方的家长提醒不要与她的孩子一起玩。而在国外成绩还算不错的梁芳仪回到国内之后,也因为成绩太过差劲而感受到了体罚带给她强烈的心理不适。

梁芳仪本身的诉求与她的所得就是不对等的,从住房环境到学习环境,再到周围人对她的看法,梁芳仪本能地将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而其他人也给她贴上了一个美国女孩的标签。尽管梁芳仪并没有过激的行为,但是在其他人看来她的种种不适,就是因为拥有着一种潜在的优越感。

窒息的情绪压力,来源于用最坏的方式表达爱

《美国女孩》之所以让人感到压抑,直接原因是剧中女主角一家总是不停地争吵,这种争吵并不只是局限于父亲与母亲,还有孩子与孩子,亦或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而引发争吵的问题多种多样,并非是将同一个问题来回争吵。

看似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女主角患上了癌症,那么可能引发情绪崩溃的点在于无法承担医药费或是无法得到治愈,但通过这部影片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和说话的方式来看,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窒息的情绪压力。

女主角王莉莉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中国式母亲,她总是习惯性地用最恶毒的话语来刺痛别人的心,在确诊癌症之后,她将得癌症的原因归咎于其他人的身上,亦或是用不够积极的态度来强调最坏的结果,导致一家人都倍感压抑。

而王莉莉的这种行为,在大女儿梁芳仪看来是她做母亲做得不够好,完全可以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缓解癌症带给她的压力,更应该尽可能的好好活着。但她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身处王莉莉的境地,如何以更积极的方式去面对?

通过影片来看,王莉莉去医院做化疗时,医生在给她贴纱布,虽然镜头只是给了一个侧面,但是从王莉莉的眼神中看到的却是一种恐惧和担忧,这甚至掩盖过了她做化疗的痛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母亲是最坚强的人,即便是在面临疾病时,也默认了她们一定能够撑得过去,却忽略了母亲同样是一个普通人,对死亡也会有本能的恐惧。只不过王莉莉将这种恐惧和担忧转换成了一种负面的情绪输出。

丈夫之所以与自己的妻子时隔许久未见,也没有太多亲密的举动,也会在情绪爆发时对女儿动手,也是因为他所面临的困难是实际的。妻子治疗需要费用,一家人想要换更大的房子需要费用,但他工作的行业又是不景气的,不得不离家远行,妻子却无法理解。

对于年纪还小的梁芳仪来说,她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就是对故乡生活的种种不适,以及无比渴望回到美国的心愿难以实现,在梁芳仪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叛逆。

但一家人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沉默,没有将困难摆出来一同解决,而是将困难转化为一种负面情绪,期待别人能够懂事,做得更好,但却因为对方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导致情绪崩溃。实际上每一个人不愿意说出自己所面临的难题,也是避免了家人为自己担忧,但他们却选择了用最坏的方式来表达爱。

在影片中唯一一个没有那么多复杂情绪,可以更加直接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反倒是没长大的小女儿,她知道爸爸妈妈对姐姐的爱,对自己的爱,也知道姐姐和自己同样是爱爸爸妈妈的,这种纯粹的情感表达方式,更值得我们在被情绪压力裹挟时反思。

以“重大事件”作切面,未经历也能深切感受

《美国女孩》中呈现的生活场景,亦或是发生的家庭矛盾,都能够让大部分观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这一家人的生活是现实中自己家庭的真实写照。而这种极强代入感的来源,并非是有过与剧中人物相似的经历,而是因为从一些小细节上让观众找到一份熟悉感。

对于影片中的家庭来说,重大的事件就是癌症以及小女儿疑似非典被隔离,这都是面临着生死诀别的时刻,于家庭而言,很有可能因为这样的重大事件而彻底覆灭。但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候,在这种重大事件背后,衍生出来的一些生活细节才是对于大部分人家庭的写照。

在非典时期,小女儿因为咳嗽发烧导致父母两人出现了不同的想法,爸爸认为在家吃药会更加安全,但妈妈却坚持要到医院,结果因为小女儿疑似肺炎要被隔离,使得夫妻二人之间的矛盾迎来了大爆发。

当妈妈总是因为情绪消极而说出一些让人心里压力太重的话时,大女儿对着妈妈发泄自己的情绪却遭到了父亲的掌掴,一个家庭表象的和谐,往往掩盖的都是长久积攒的矛盾。缺少的就是一个导火索,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否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会以这样的方式迎来爆发。

然而,这种家庭矛盾又并非是无法解决的夫妻之间的问题,当她们在教育孩子时因为统一战线而得以解决。母女之间的问题也并非是根深蒂固,影片的最后当妈妈得知自己的小女儿只是普通肺炎时将女儿接回家,镜头从大女儿的视角切入,她听到声音后跑出门外,这也同样是亲情的作用力,使得一家人得以和解。

重大事件的设定加入到影片中,不过是作为切面出现,《美国女孩》真正想要让我们看到的还是家庭,生活,亲情的真实面目,这也是为何《美国女孩》的设定带着狗血的味道,甚至从美国回到家乡这种并非大部分人都有的生活经历,依然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的原因。

《美国女孩》从家庭的视角给我们呈现了太多的矛盾,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负能量,但随着剧情故事的发展,问题没有得以彻底地解决,但也没有强行HE,却同样让人感到温馨,完成了结尾的和解。而这种温馨,就是来自于不可割舍的亲情带给我们的心灵寄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