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作者:力波观察

据有关媒体报道称,乌克兰代表团成员向俄方提出,乌克兰未来的国家道路,可模仿北欧国家瑞典或是中欧国家奥地利的中立模式。即采取中立地位,拥有一支自卫性质的武装力量。即不寻求加入北约军事集团,在外交上采取多面交流,而非向特定国家或特定组织靠拢、在军事上则可保留防御性质的陆海军等军事力量。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关于这个提议,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认同,称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妥协方案,但要求乌克兰直接采用瑞、奥模式。但随后乌克兰方面回应称,奥地利及瑞典的中立模式,我们绝不会接受,中立只能是“乌克兰”独有的模式。

那么瑞奥两国的中立模式,乌克兰为何不接受,而“乌克兰式”的中立又将有哪些特征呢?

(一)瑞典选择中立的起源:参与纷争占不到便宜,不如敝帚自珍

19世纪初,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通过新宪法,该宪法除削弱君主制下的国王的权力外,还强化议会这一议政机构在国家治理方面上的权力,此外还确立一项极为重要的共识,即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中立政策”。

瑞典的中立政策,简而言之,便是在和平时期不同其他国家或组织结盟,战争时期则坚守中立,不偏袒或靠拢任何一方。瑞典之所以采取中立政策,源于在此前的两百年中,他们以多种手段参与到欧洲大陆上的纷争中去,原本想着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没有料到,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割让了大部分的领土。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连年战乱,导致瑞典国内彻底由皇室垄断不说,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强化中,而战争的冲击,使得瑞典经济遭受寒冬,百姓缺衣少食。因而当芬兰易手于沙俄后,瑞典国内旋即“变天”,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推行了君主立宪制度,并且确立了中立政策,以此避免重蹈覆辙。

(二)奥地利选择中立起源:只站中间,谁也不得罪

坐落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奥地利,也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通过全新宪法,决定奥地利此后成为“永久中立国”,严格奉行“中立政策”。

奥地利之所以采取中立,原因在于该国处在战略地带,奥地利不可避免地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交锋对峙的前沿。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而言,奥地利是遏制苏联发展的桥头堡。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而在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眼中,奥地利的存在就像一枚钉子般嵌入其体内,恨不得欲除之而后快。为此,奥地利为避免成为美苏双方日后博弈的棋子,决定采用中立政策。而正是得益于中立政策,使得奥地利至今都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中。

(三)“永久中立国”政策,带给奥地利瑞典的好处

瑞典与奥地利两国在中立政策指导下,带来了诸多好处。瑞奥两国不轻易就国际重大事件发表言论或采取措施,任它洪水滔天、瑞奥两国也会选择三缄其口,即使被域外势力逼迫,也会采取模糊处理,以此维护他们的“中立政策”。

而在外交上,瑞奥两国主张既同西方体系保持良好关系,也同东方国家展开深入合作,尽量维持“一碗水端平”,长期来看,将会让瑞奥两国获利良多,避免因突发事件或短期因素致使利益受损。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此外,瑞奥两国还积极同第三世界展开广泛接触,如此做的目的,在于向世界证明,“我们严格遵守中立政策,并在此框架下展开对外合作与交流”。

在军事上,瑞奥两国除建设有一支自卫性质的国防力量外,还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招致敌对或是被外部势力嫉恨。一是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或同盟组织,二是在国内不允许任何一方设立军事基地(即使是名义上也不允许。)。因此,通过这些举措,使得瑞典与奥地利两国继瑞士后,成为世界上中立国家的典范,同样也为欧洲在战后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乌克兰为什么不能“永久中立”,坚持走自身独立政策?

乌克兰之所以不接受瑞奥两国的中立模式,是因为其所面临的态势及自身情况与前者截然不同。由于乌克兰国内东西部地区的分立加剧,使得亲西方派与亲俄派无法达成一致,从库奇马总统之后的乌克兰总统选举,及议会更迭上就可以看出来一点,乌克兰的局势时时刻刻都充满着美俄双方的博弈,要想在时下波澜起伏的浪涛中寻找到一个类似于平衡支点的离岛,可谓是难如登天。

外交领域,便是亲西方派主张向西方倾斜,而亲俄派自然则向莫斯科靠拢,使得乌克兰外交存在巨大变数。军事方面,乌克兰若仅仅建立一支自卫目的的防务力量,也是极为不现实的。毕竟它在东、南两个方向上面临的对手,是综合军事力量极其强大的俄罗斯。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而在北部方向上,乌克兰还要面对俄白联盟的战略包围。两国的军事力量结合起来,对乌克兰造成巨大威胁。乌克兰因此强烈反对,换句话说,便是俄罗斯希冀乌克兰变成一只温顺的绵羊,而非以一只长满獠牙的狼的姿态出现在自己面前。

(五)乌克兰自称的“中立模式”有啥好处?

从乌克兰的说法上,我们可以推断出“乌克兰式”的中立模式,应该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是更加多元化,使得国内东西部势力派别都能达成一致。

二是外交上更加灵活,这一灵活的根本性原则就是,乌克兰的对外工作主导权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选择和谁发展或者不和谁接触,皆由自己裁决。

三则是军事领域上,除保留陆海军外,还一定拥有空中力量,乃至于是重建战略打击力量,这一点乌克兰可谓是志在必得。毕竟通过此次俄乌冲突及东部危机,他们已然尝到了苦果。但这一切取决于,这个方案能否得到俄罗斯的认同。

乌克兰能否效仿瑞典和奥地利?一碗水端平,谁也不得罪

俄罗斯发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是要乌克兰成为缓冲区,而不是西方的前沿阵地,如果谈判最终取得的成果与预期效果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俄罗斯断然不会接受。对于乌克兰的中立,看样子是板上钉钉了,不过对于采取何种中立形式,还有待明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