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1

爱是一种情感,任何情感都必须建立在共识上,所以温暖的爱情必然也需要美好的共同回忆作为支撑。两个人在一起最初的感觉其实并不是爱,那只是激情,是一种被“喜欢”激发出来的情绪,而不是情感。

像“喜欢”这一类情绪的迸发通常都是激烈的,它甚至可以掩盖很多负面情绪和感受。再加上我们每个人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都会非常希望展示自己完美的形象,隐藏自己不好的一面,而对恋人,又充满着各种美好的幻想,所以恋爱关系的起点通常也是非常美好而热烈的,恋人看起来也是闪闪发光的。

激情总有消退的一天,就算你再喜欢玩过山车,连续玩上十天半个月还是会腻,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可以一直高强度维持的。这就导致了很多恋爱之初的互动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比如每天煲两个小时电话粥,在没有激情和新鲜感的刺激时,那终将会成为尬聊,双方会感觉话题越来越少,就像在例行公事。而随着两个人的近距离接触,很多本性会不断暴露,完美伪装也会逐渐被撕开,这又会导致从恋人那里产生的喜爱之情会持续下降,很多固有行为会因为缺少了情绪支撑而更加难以为继。

这种转变往往就是亲密关系的生死线,能够接纳转变就可以把过去那些枯燥的仪式化的东西转变成真正的美好回忆——虽然我们现在不再每天煲电话粥,但每当想起在一穷二白的时候还要每天花10多块钱打电话,就非常温暖。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爱情有童话般的幻想,他们希望的是关系一成不变,恋人最好也不要有什么变化。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因为如果要维持那种一成不变的样子,就需要维持喜爱之情,但如果每次生日都收到同样的礼物,刺激其实是在不断下降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希望维持在关系里的良好体验的人,会不自觉地变换对恋人的要求,同时拒绝恋人出现不符合自己期待的行为,这在对方看来其实是在不断遭受新的挑战,维持关系的难度是在不断提升的——恋爱之初每天煲2小时电话粥,和恋爱几个月后煲电话粥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人总要回归现实去为生活而奔波,不可能一直靠恋爱荷尔蒙当饭吃啊。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但在提出要求的那一方看来却是:“我的要求都很合理呀!别人都做得到为什么你做不到?为什么你不能像以前一样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一旦关系出现这种分歧,那么爱情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了。

因为如果我们要相信对方是爱自己的,一个首要的因素其实是对方是否能够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只有当被理解和尊重时,我们才会觉得一个关系是接纳自己的,是温暖安全的。但在冲突的关系中,往往是双方都感觉不到对方的理解,只能感觉到自私和索取。

2

“你想过我每天那么辛苦的工作,晚上回家孤苦伶仃的,就盼着你的电话吗?我又没有像小女生那么任性,这一点基本的要求你都满足不了吗?我为关系付出的牺牲在你那里就这么不值钱吗?”

“那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每天要拜访30个客户,还要被老板骂,回家了就想休息一下,偶尔不想说话这不也是很正常吗?为什么你就是理解不了?”

“你还要我怎么理解你?每天回来就打10分钟的电话,聊一聊,能花得了你多少时间和精力?”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是,那是花不了多少时间。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保证能在你有空的时候顺利通话,我又需要提前多久就等着你?为了你这10分钟电话,我可能整整一个小时都没有办法好好休息!”

“你回家不就是在打游戏吗?怎么就没有休息了?”

“心里边挂着你的事,我连副本都不能好好下,排位赛也不敢打,这样能叫好好休息吗?只不过是在消磨时间而已!”

“说起来就是打游戏比我重要,对吗?”

“我真不是那个意思……怎么你现在变得这么难以沟通了?”

“到底是你难沟通还是我难沟通?男人果然是会变心的!”

3

上面是一段虚拟的异地恋情侣争吵。

我们都觉得是异地恋导致的关系破裂,其实并不是这样,真正导致关系破裂的是双方都在害怕——害怕对方的改变,害怕对方的索取,害怕对方的不理解,也害怕对方的道德绑架和贴标签。

一旦关系进入到双方都在害怕的状况里,那亲密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跟对方相处的时候不仅感觉不到温暖,还会感觉特别膈应、生疏和尴尬。而且随着这种隔阂感的持续,双方相处时的不舒服会越来越明显。

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精力都会用来防御对方的攻击和伤害,把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到自己的感受和处境上,并且不断回忆对方的一些“过失”来给自己制造委屈情绪,以便在争吵的时候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向对方发起攻击,迫使对方就范。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我们都会毫无根据地相信:只要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会改,就会让关系回到原来的状态。既然要争对错,那争论双方都会不自觉地忽视自己的问题,并选择性地只看对方不好的方面。

但讽刺的是,如果一段关系里全是关于争吵的记忆,以及担忧、委屈、焦虑、愤怒、害怕、羞辱之类的情绪,那爱的情感又能靠什么去维系呢?

当双方都无法看到真实的对方时,猜忌之心就会导致爱的森林变成黑森林,双方都会开始采用黑森林法则来应对关系——只要你有动作,不管是不是善意的,我先给你一枪,防止你伤害我。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我们都相信自己没有恶意,即使给对方一枪也只是为了控制住对方,并不会要对方的命——翻译成爱情语言就是:“我骂你几句又能怎么样?你就不想想我为关系付出了多少吗?”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对方看来,这其实就是双标——凭什么你能伤害我,而不准我伤害你?爱情的战争里从来都没有赢家,赢得争论的那一方反而是输得最惨的。

当对方发现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在关系里保护自己,再也没有精力去维系关系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即使分手依然很痛,但留在关系里感觉会死。而更加遗憾的是,因为过去的伤痛是忘不掉的记忆,所以即使偶然重逢,也很难破镜重圆了。

4

要维持良好的关系,需要至少坚持一个原则:不要把对方当做幸福的来源,而是当做幸福的“增幅器”。啥意思呢?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肥皂喜剧,都喜欢在笑点加一些观众的哄笑声?

这说明了如果只从事物本身的刺激感中寻找乐趣,其实是不够的,甚至是不能尽兴的。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人跟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这件事物有相同的感受和看法,那么这种情绪的反馈会放大乐趣体验。

为什么一开始满眼都是你的人最后放弃了你?

这个现象就告诉我们,不要把恋爱当作生活乐趣的来源。对方固然会哄你开心,但如果你要求对方一直都能哄这么开心,那就是在变相提升恋爱维持的难度。跟对方有相同的爱好,甚至更重要的是相同的价值观,总会在一些事情上找到共鸣,这才是生活乐趣真正的来源。

我曾经在步行街看过很多看起来关系不错的情侣或者夫妻,偷听了他们的对话,无一例外的都是这种样子:“老头,你还记得这里以前有家豆腐脑吗?很好吃,可惜没了。”

“我当然记得,以前为了追你,我还天天过来买呢,让店家放很多油辣子。其实我喜欢吃甜豆腐脑……”

“要死啦你个死老头!咸的才是王道!这样,哪天我们去找找看,我想吃了!”

“好呀!”

这种讨论在外人看来有啥乐趣可言?吃个豆腐脑就真的能让一个人幸福的升天吗?真正的乐趣其实就是这样的“我的感受和想法能够随时得到赞同和回应”。想要维持好的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走出亲密关系,去外界寻找你的“豆腐脑”,品尝完它们的鲜美后,回家和爱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直让爱人做给自己吃,再美好坚定的爱也经不起持续的消耗。

苟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聆听(重庆)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喜欢就点关注吧!

因为有你

而变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