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癌症早筛赛道火起来了吗?首个结直肠癌居家筛查产品去年卖了近亿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作为健康中国重要行动之一,癌症防治一直备受重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癌症防治的关键。早期筛查与诊断十分重要,有利于尽早干预癌症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率。

癌症早筛行业有多火?3月18日,诺辉健康(6606.HK)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旗下的“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在2021年实现收入9,720万元人民币,首个居家自测便潜血(FIT)检测产品噗噗管同样营收破亿元,成为癌症早筛市场率先冲进亿级赛道的两大单品。

癌症早筛市场诞生两大亿级单品

2018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首个居家自检便隐血(FIT)测试产品噗噗管上市,2020年11月,常卫清拿下了药监局批准的国内首张癌症早筛注册证,在结直肠癌领域,国内的癌症早筛产品研发取得了新突破。

癌症早筛赛道火起来了吗?首个结直肠癌居家筛查产品去年卖了近亿元

这两大早筛产品目前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诺辉健康年报数据显示,拿下“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在2021年实现收入9,720万元人民币,全年实现发货量超66万盒,发货量较2020年同比增长168%。首个居家自测便潜血(FIT)检测产品噗噗管在2021年实现收入近1.2亿元,全年实现发货量超过580万人份,发货量较2020年同比增长104%。

癌症早筛的千亿赛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前赴后继涌入癌症早筛领域,而如何实现商业化的成功,头部企业仍在积极“探路”中。

诺辉健康方面透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一年内迅速完成常卫清超过400家医院的准入和销售,并凭借合规优势与电商、保险以及下沉市场的头部平台确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同时深耕民营体检市场,与多元化渠道共同打造癌症早筛“医疗消费品”的用户解决方案,提高大众对结直肠癌筛查的关注以及增加产品在临床、消费者和保险市场的渗透率。诺辉健康的直营电商也同期迅速推动用户沉淀并获得稳定增长,在2021年蝉联京东天猫618和双11期间的行业销售额双冠。

癌症早筛赛道火起来了吗?首个结直肠癌居家筛查产品去年卖了近亿元

数据显示,常卫清在2021年实现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的66.9%上升至76.0%,噗噗管在2021年实现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的45.8%上升到71.5%。在两大核心产品的带动下,诺辉健康在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比增长201.5%;实现毛利润1.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比增长315.2%;毛利润率从2020年的52.8%攀升至72.7%。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持续深耕消化道领域,诺辉健康在研管线也已经拓展到了其他癌种。2022年初,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幽门螺杆菌消费者自测的“第一证”,把检测场景从医院前置到家庭,让之前必须在专业医疗机构完成的检测可以有消费者自测完成。

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在2021年研发投入相比2020年增长了近3倍,达到6,000万元。公司拥有的专利及专利申请也从去年的71项增加到了 169项。2021年,公司大力投入专利多组学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尿液检测HPV的早筛产品宫证清将在今年启动超过万人的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肝癌早筛分子检测的苷证清预计最快在2022年底前开展注册临床试验。

继续提高市场渗透率还需过哪些关?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大陆癌症患者人数逐年增长,每年相关医疗费用超过2200亿元。大多数癌症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肿瘤早期体积小,未发生转移,较容易切除,因此,越早发现恶性肿瘤组织,越有利于增加患者存活几率。癌症筛查、早诊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全社会卫生成本的关键手段。

3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其中消化内镜专业的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为“提高肠镜腺瘤检出率”,明确将癌前病变的筛查作为肠镜检查的重要指标,前移关口到结直肠癌的预防。

“我们在极力推动多方去发展认证内镜前的初筛检测技术,鼓励引导老百姓居家自测,以提升筛查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同样表示,就中国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看,大陆和欧美还是有差距,但这方面已经在逐渐的改变。中国需要筛查的高风险人群数量大,城市和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及各个地方发展不太平衡。

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指出“满足国家级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国家级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范围为全国。” 就此顾晋表示,癌症居家筛查未来如果被纳入医疗结构的认证体系,老百姓看病会更简单,医生看病效率也能够得以提高,居家早筛能发挥“漏斗”作用。

但顾晋同时强调,癌症居家早筛结果接入医疗机构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加强资质认证。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检验试剂盒的认证和审批。第二就是企业研发部门要把试剂盒的费用要调到一个合理的空间,这样才能够让医保能够负担进去。第三个经过认证的试剂产品需要遵照临床指南的推荐在医生中普及和推广。(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杭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