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刚”?性别教育从几岁开始才不晚

#如何帮孩子树立性别意识#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娘”,女生却越来越“汉子”。在这种现状的背后,性别偏差可能是主因之一,而这种偏差很可能是父母在孩子幼儿时埋下了“问题种子”。

我们对于自己以及其他人性别的正确认识称为“性别认同”,它是儿童成长发育的一个必经阶段。有研究表明,儿童期性别认同异常可能会使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差,导致同伴对其接受程度差,成年后更容易产生性取向障碍。因此在性别认同形成期,如果不重视孩子性别认同的建立,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刚”?性别教育从几岁开始才不晚

CHAPTER 01

幼儿期是性别认同的建立期

性别认同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2-3岁。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性别认同分为生理性别认同和社会性别角色认同,其中社会角色认同是在生理角色认同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把握幼儿期生理性别认同建立的初期。

CHAPTER 02

影响性别认同父母因素占主导地位

儿童性别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后天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父母及家庭环境、老师及教育等。而幼儿期的主要生活环境主要围绕在家里,因此父母及家庭因素占据着早期的主导地位。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刚”?性别教育从几岁开始才不晚

有学者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最初的、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性别角色期待与幼儿性别特征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有学者发现动画片不仅对幼儿选择玩具的类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对其职业期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改变儿童已有的性别刻板印象[1]。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刚”?性别教育从几岁开始才不晚

CHAPTER 03

播好性别认同的“种子”

家庭教育最先对幼儿的性别认同产生影响,这个就成为了建立正确性别认同的基础。因此家长首先应该自身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进行合理的家庭教育。

性别教育中立化

家长要有平等的性别观念。

家长不要和孩子开比如“你怎么像个女孩子一样”这样带有性别歧视的玩笑,也不必着急让孩子进入角色分类,在为孩子挑选的衣物、玩具、辅导读物时,不要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孩子在观看动画片及阅读课外读物时,要为孩子筛选,注意男性与女性角色的平等性。

研究发现:幼儿期的宝宝虽然对性别开始有了初步印象,但还不会对应自己的性别。这时去性别化的教育可以消除幼儿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使幼儿的意识不受男女性别的限制,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模式可以不受性别的限制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让孩子正确认识两性之间存在的生理差异,获得正确的性别认识,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念[2]。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刚”?性别教育从几岁开始才不晚

性别期待抛脑后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前都会期待自己的孩子是男孩或女孩,如果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期待不同,很多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期望性别改变孩子的衣着以及教养方式,这样会让孩子质疑自己的性别,从而影响性别认同的建立。

适时进行性教育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刚”?性别教育从几岁开始才不晚

父母要有健全的性知识结构,如果孩子有性别问题的疑惑,不要回避,要明确的给出回答,给孩子提供性别信息,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有助于为孩子认识性别角色树立榜样。家庭教育在幼儿性别认同的初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宝宝树立好榜样,保持正确的性别观念,直面孩子的性别问题,让孩子意识到两性平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认同,为他们健康的人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