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剛”?性别教育從幾歲開始才不晚

#如何幫孩子樹立性别意識#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男孩子越來越“娘”,女生卻越來越“漢子”。在這種現狀的背後,性别偏差可能是主因之一,而這種偏差很可能是父母在孩子幼兒時埋下了“問題種子”。

我們對于自己以及其他人性别的正确認識稱為“性别認同”,它是兒童成長發育的一個必經階段。有研究表明,兒童期性别認同異常可能會使孩子社會适應能力差,導緻同伴對其接受程度差,成年後更容易産生性取向障礙。是以在性别認同形成期,如果不重視孩子性别認同的建立,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一生的影響。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剛”?性别教育從幾歲開始才不晚

CHAPTER 01

幼兒期是性别認同的建立期

性别認同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在2-3歲。目前多數研究者認為:性别認同分為生理性别認同和社會性别角色認同,其中社會角色認同是在生理角色認同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幼兒期生理性别認同建立的初期。

CHAPTER 02

影響性别認同父母因素占主導地位

兒童性别認同的形成和發展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先天因素和後天的社會因素。後天因素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例如父母及家庭環境、老師及教育等。而幼兒期的主要生活環境主要圍繞在家裡,是以父母及家庭因素占據着早期的主導地位。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剛”?性别教育從幾歲開始才不晚

有學者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對兒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發展産生最初的、最直接的影響;家長的性别角色期待與幼兒性别特征有明顯的相關性。也有學者發現卡通片不僅對幼兒選擇玩具的類型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還對其職業期望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有助于改變兒童已有的性别刻闆印象[1]。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剛”?性别教育從幾歲開始才不晚

CHAPTER 03

播好性别認同的“種子”

家庭教育最先對幼兒的性别認同産生影響,這個就成為了建立正确性别認同的基礎。是以家長首先應該自身樹立正确的性别觀念,進行合理的家庭教育。

性别教育中立化

家長要有平等的性别觀念。

家長不要和孩子開比如“你怎麼像個女孩子一樣”這樣帶有性别歧視的玩笑,也不必着急讓孩子進入角色分類,在為孩子挑選的衣物、玩具、輔導讀物時,不要有明顯的性别差異。孩子在觀看卡通片及閱讀課外讀物時,要為孩子篩選,注意男性與女性角色的平等性。

研究發現:幼兒期的寶寶雖然對性别開始有了初步印象,但還不會對應自己的性别。這時去性别化的教育可以消除幼兒性别角色的刻闆印象,使幼兒的意識不受男女性别的限制,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思維模式可以不受性别的限制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可以讓孩子正确認識兩性之間存在的生理差異,獲得正确的性别認識,樹立科學的性别觀念[2]。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剛”?性别教育從幾歲開始才不晚

性别期待抛腦後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前都會期待自己的孩子是男孩或女孩,如果孩子的性别與父母的期待不同,很多父母會按照自己的期望性别改變孩子的衣着以及教養方式,這樣會讓孩子質疑自己的性别,進而影響性别認同的建立。

适時進行性教育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剛”?性别教育從幾歲開始才不晚

父母要有健全的性知識結構,如果孩子有性别問題的疑惑,不要回避,要明确的給出回答,給孩子提供性别資訊,樹立正确的性别意識,有助于為孩子認識性别角色樹立榜樣。家庭教育在幼兒性别認同的初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是以家長一定要為寶寶樹立好榜樣,保持正确的性别觀念,直面孩子的性别問題,讓孩子意識到兩性平等,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認同,為他們健康的人格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